
華文世界北京9月17日電 2022年9月14日至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並應邀對哈薩克、烏茲別克進行國事存取。行程結束之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向隨行記者介紹此訪情況。
王毅說,仲秋時節,習近平主席踏上舉世矚目的中亞之旅。此訪正值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延宕,大國關系深刻調整,地緣沖突蔓延外溢,人類社會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此訪又逢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即,神州大地生機勃發,全國人民勠力同心,民族復興迎來光明前景。這是習近平主席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出訪,意義重大、時機特殊,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面向亞歐大陸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是在關鍵歷史節點開展的一次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重要存取。國際輿論高度關註,密集報道,合作、安全、發展、開放、互信、尊重成為國際主串流媒體報道關鍵熱詞。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習近平主席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首次出訪選擇中亞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是以上合「朋友圈」破解美對華「包圍圈」的戰略之舉,充分彰顯習近平主席的強大自信和非凡影響力,表明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3天2夜裏,習近平主席飛赴努爾蘇丹、撒馬爾罕兩地,停留時間48小時,密集出席近30場活動,多邊與雙邊日程結合,安全和發展議題兼濟,時間雖短,但亮點紛呈,成果豐碩,有力推動上合組織擴員邁出新步伐,引領中國同有關國家關系邁上新台階。滄海橫流領航向,絲路古道煥新機。在國際風雲激蕩、風險挑戰積聚的大環境下,習近平主席此次中亞之行,為貫通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增添更多生機活力,為處在十字路口的國際地區形勢帶來更多穩定因素,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創造更多有利國際條件,充分體現了大國大黨領袖胸懷天下、引領時代的大格局、大擔當。
一、弘揚「上海精神」,開啟上合組織發展新階段
王毅說,今年是上合組織憲章簽署20周年,也是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5周年。這些年來,上合組織弘揚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在歐亞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積極發揮了上合力量,作出了上合貢獻。另一方面,當今世界團結與分裂、合作與對抗的矛盾日益突出,上合組織維護地區和平安全面臨諸多考驗,各成員國維護自身安全穩定遭遇嚴峻挑戰。習近平主席著眼上合組織和各成員國面對的新形勢新任務新難題,在撒馬爾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緊扣今年適逢上合組織承前啟後的重要年份,從戰略和全域高度看待和指引上合組織發展,就各成員國加強團結、推動本組織未來發展提出重大倡議主張。
習近平主席深刻總結上合組織成功經驗——堅持政治互信、堅持互利合作、堅持平等相待、堅持開放包容、堅持公平正義,指出這「五個堅持」充分體現了「上海精神」,始終是上合組織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遵循。「五個堅持」也是真正多邊主義的實踐,是對傳統集團政治的超越,回答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應當推進什麽樣的新型區域合作、如何推進新型區域合作的問題,對上合組織自身建設、對促進國際關系健康公正發展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關於上合組織未來建設方向,習近平主席指出,新形勢下,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國際和地區事務中重要建設性力量,要勇於面對國際風雲變幻,牢牢把握時代潮流,不斷加強戰略自主,鞏固深化團結合作,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為此提出五點建議,強調要加大相互支持、拓展安全合作、深化務實合作、加強人文交流,堅持多邊主義,這些建議契合各成員國求團結、促穩定、謀發展的共同心聲,為上合組織擘畫了前進路線圖、描繪了合作新前景。
在習近平主席和與會各國領導人共同努力下,本次峰會透過涵蓋經濟、金融、科技、人文、機制建設、對外交往等領域共40余項成果檔。特別是在中方推動下,成員國元先發表關於維護國際能源安全、維護國際糧食安全、應對氣候變遷、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多元化等4份重磅聲明。中方還宣布設立中國-上合組織反恐專業人員培訓基地、舉辦產業鏈供應鏈論壇、建立中國-上合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以及向有需要的開發中國家提供15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糧食援助等。這些舉措實實在在、順應各國需要,體現出中國不僅是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的提出者,也是踐行倡議的行動派。習近平主席在會上呼籲,要繼續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和地區合作倡議對接,拓展小多邊和次區域合作,打造更多合作增長點。各方積極響應,表示將不斷發掘各領域合作潛力,將上合組織打造成為地區安全穩定之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此次峰會前,越來越多國家申請加入上合組織。中方和上合組織成員國一道,通盤統籌、平等協商,在峰會上接收伊朗為成員國,支持啟動白俄羅斯加入程式,批準埃及、沙烏地、卡達、同意巴林、馬爾地夫、阿聯、科威特、緬甸為新的對話夥伴。上合組織迎來新一輪最大規模擴員,鞏固擴大了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員最為遼闊的地區合作組織的地位和影響,再次彰顯出「上海精神」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吸重力。這次擴員也充分表明,上合組織不是封閉排他的「小圈子」,而是開放包容的「大家庭」。上合組織作為涵蓋26個國家的新型國際組織,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發展前景,必將為維護亞歐大陸以及世界的和平與繁榮註入更多正能量和新動力,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示範作用。
撒馬爾罕是舉世聞名的「絲路明珠」,經歷了古絲綢之路的燦爛和輝煌。今天,這座歷史名城再次見證亞歐大陸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要時刻。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撒馬爾罕峰會成為上合組織歷史上出席領導人最多、成果檔最為豐富的一次峰會。烏茲別克作為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和東道國,高度重視並舉全國之力舉辦此次峰會。中方從政治、會務、防疫等方方面面給予鼎力支持,為峰會成功舉辦作出積極貢獻,體現了中國同上合成員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團結協作精神。峰會簽署並行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撒馬爾罕宣言】,充分吸納了中方系列重要倡議的主要內容。
二、以共建命運共同體為引領,譜寫中哈中烏睦鄰友好新篇章
王毅說,哈薩克、烏茲別克是中亞大國,也是中國的西北要鄰和全面戰略夥伴,還是最早支持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習近平主席9年前到訪中亞期間,在哈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還曾專程赴撒馬爾罕參訪,與兩國結下不解的「絲路情緣」。今年是中哈、中烏建交30周年,明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哈、中烏關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主席時隔數年再次存取哈、烏,並把兩國作為疫情以來首訪國家,充分表明中國同哈、烏兩國關系的高水平胡特殊性,以及元首之間的親密友誼和高度信任。
兩國元首均高度重視,將習近平主席作為最尊貴的客人,親自謀劃、親自部署,以最高禮遇和最高規格接待。托卡耶夫總統親赴機場迎送,在總統府舉行隆重歡迎儀式,向習近平主席頒授哈薩克最高榮譽獎章——「金鷹」勛章,並親自安排哈著名功勛藝術家用中文演唱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歌曲【映山紅】。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在接待十多位出席上合峰會領導人的繁忙日程中專程赴機場迎接,在機場精心組織盛大歡迎儀式,向習近平主席授予首枚烏茲別克對外最高榮譽勛章——「最高友誼」勛章,並邀請習近平主席共同種下一棵象征烏中友誼長青的橡樹。米爾濟約耶夫總統還指定政府總理全流程指揮接待工作。這些特殊和熱情安排,體現了兩國元首對華友好的政治意願,體現了哈烏兩國人民對中國的深情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