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應對此負責!」2003年,中國幫蘇丹在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上建了座水電站,讓美日專家吃了癟。他們開始找中國麻煩,結果被狠狠打臉。
蘇丹是非洲的一個小國,卻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尼羅河全長6670公裏,水資源非常豐富。利用水能,可以灌溉蘇丹的大片田地,還可以用來發電。

2003年,蘇丹向全世界發起招標,決定在尼羅河幹道上修建一座水電站。一開始,美日等已開發國家招標成功,但是在實地考察的時候,卻以建設難度大為理由,拒絕承包這個工程。
最終,這項工程落到了中國的手中。當時,中國還不是聞名全球的「基建狂魔」,對於這項工程,中方決定慎重對待,請來國內大量的專家進行實地考察,並制定相應的建設計劃。
雖然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但實際考察後,施工難度還是大大超過了專家們的預料。全長九千米,工程量比三峽還要大。想要建成,並保證強度和實用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中國專家並沒有氣餒,他們就地取材,使用當地盛產的石材,再加上混凝土的澆灌,前後歷時五年的時間,最終建成了這座奇跡工程,蘇丹將這座大壩命名為:麥洛維大壩。
為了降低維護成本,麥洛維大壩並沒有使用三峽最先進的發電技術,而是用了技術更為成熟的發電組。雖然總體發電量遠不及三峽大壩,但是125萬千瓦的發電功率,已經是蘇丹全國總電力消耗的兩倍。
大壩建成後,灌溉了附近四百公裏內的良田,大大提高了當地糧食的產量,緩解了蘇丹饑荒的問題。

麥洛維大壩還將電力輸送到蘇丹各地,緩解了當地用電壓力。這座堪稱人類奇跡的大壩,成為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真正成為了蘇丹的強大心臟,讓他們的農業、工業都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
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偏有人願意出來找不痛快。例如美日專家,開始暗戳戳的指責中國,稱麥洛維大壩的建成,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對環境造成汙染,理應對這件事負責。
聽到這樣的聲音,中國還沒有做出反應,蘇丹人民不樂意了,直言不諱的表示:「中國為我們解決了糧食問題、發電問題,讓我們吃上了飽飯,用上了更多家電,這是造福於人民的好事!」
「相對於只會耍嘴皮,我們更願意和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國家交朋友!」

一番話,懟得美日專家無言以對,本想借助輿論對我們施壓,反而被打臉,只能悻悻而歸。
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徹底坐穩了「基建狂魔」的寶座。如今再也沒有人敢小看我們的基建能力,東方巨龍正在騰飛,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會再次讓全球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