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至16日,習近平主席出席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並對哈薩克和烏茲別克進行國事存取。哈薩克和烏茲別克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而上合組織經過21年的發展,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也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台。2013年金秋,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首倡「絲綢之路經濟帶」,9年以來,共建「一帶一路」與上合組織在相互融合中結出了累累碩果,正向著高品質發展邁進。
安全起步:上合組織為共建「一帶一路」築牢安全螢幕障
維護和加強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是上合組織成立宣言和憲章中明確規定的根本宗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簽署的第一個共同檔就是【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將打擊「三股勢力」明確列為上合組織的重要任務。
上合組織涵蓋的地區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域,也是中歐鐵路大通道的必經之地,面臨的安全形勢錯綜復雜。首先,受全球反恐形勢影響,該地區恐怖組織活動呈現國際化、碎片化、分散化的趨勢,全球招募受訓和集中回流現象明顯,中亞地區成為國際恐怖組織人員回流重要區域,特別是「伊斯蘭國」殘余勢力在2017年前後進入阿富汗北部並以此為基地擴散,各類恐怖組織趨向活躍。其次,美國從自身利益出發,調整地區反恐戰略,從阿富汗倉促撤軍,實施反恐「雙重標準」,透過新疆制裁法案在國際上煽動刺激伊斯蘭世界仇華排華情緒,美變相支持恐怖主義的行為極大地助長了包括「東伊運」在內的地區恐怖組織的氣焰,使得「東伊運」「俾路支解放軍」等恐怖組織在中亞、南亞等國家對「一帶一路」計畫目標發動襲擊的威脅上升。同時,受疫情和經濟下行影響,上合組織區域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防疫和經濟重新開機方面,對反恐投入相對減少。此外,美西方國家高舉「民主改造」大旗不斷在中亞地區策動「顏色革命」,引發地區沖突、政權更叠威脅,安全環境更加復雜。
上合組織因安全而興,因應成員對維護安全和穩定的迫切需求,在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成員國簽署了反恐怖主義公約、反極端主義公約、禁毒合作協定、合作打擊犯罪協定等多個安全合作檔,搭建起了維護地區安全的「四梁八柱」。上合組織在塔什幹設立地區反恐機構,舉行聯合反恐演習、網路反恐聯合演習,安全合作範圍逐步擴大,使安全合作落實落地,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揮了巨大作用。
安全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安全合作是上合組織的原動力,也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安全保障。中國就推動地區安全合作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和倡議:中方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提出共同、綜合、合作、永續的安全觀,豐富了上合組織安全合作內涵;在2022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上合組織及世界應對國際安全挑戰提供了中國方案。上合組織各項安全協定的簽署和安全機制,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雙輪驅動:共建「一帶一路」為上合組織發展註入新動力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隨後,習近平主席在吉爾吉斯出席上合組織峰會,向「上合大家庭」發出共建邀約——「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我們有責任把絲綢之路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開啟了共建「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的融合之路。
理念融合引領。2001年上合組織在中國上海成立,確立了「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2013年開始,「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斷與「上海精神」交織融合。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同致力於在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基礎上開展互利合作,攜手打造命運共同體,不斷將理念轉化為行動,從「保安全」開始向「謀發展」前進。
發展保障安全,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的最大公因數,成為維護安全的重要保障。在理念融合的基礎上,上合組織成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平台和共同發展的大舞台,共建「一帶一路」建設為上合組織突破發展瓶頸帶來機遇,成為上合組織深化區域經濟合作的切入點和區域經濟合作的增長點。
安全經濟雙輪驅動。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成員國積極開展經濟合作,逐步形成了安全和經濟的雙輪驅動局面,為上合組織發展註入了新動力。一是戰略對接取得效果。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哈薩克「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烏茲別克2017—2021年五大優先發展領域行動戰略及歐亞經濟聯盟深入對接,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促進各國經濟融合、發展聯動、成果共享。二是提振經濟取得跨越。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帶動下,區域內國家一心一意謀發展,經濟總量和貿易聯通取得了跨越性發展。9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約12%。三是務實合作取得成果。以中吉烏公路、中歐班列為代表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計畫營運順暢,上合組織區域內初步形成涵蓋公路、油氣管線和鐵路的復合型基礎設施網路。在北哈薩克州中哈合作建成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向哈農戶提供保底收購價的種植訂單,有力提升當地農民生活;在烏茲別克錫爾河州,中烏鵬盛工業園為當地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
深度融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
經歷20多年的發展,上合組織實作了從安全起步到安全和經濟雙輪驅動的轉變,逐漸進入成熟期,初步形成安全、經濟和人文三大支柱支撐的局面。「一帶一路」倡議實施9年來,在與上合組織的融合開發中,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把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取得積極進展和系列重大成果,給上合國家和地區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上合組織的發展註入了強大的動力。當前,全球正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深度融合,關鍵在於向高品質發展轉型。具體而言,體現在更高合作水平、更高供給品質、更高發展韌性和更多惠及民生。
更高合作水平。要深化政治互信,發揮政策溝通的引領和催化作用,將上合組織平台從安全和經濟雙輪驅動向更加穩定的安全、經濟和人文「三大支柱」全方位合作轉型。強化共建「一帶一路」的「軟聯通」建設,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對接機制,推動把政治共識轉化為具體行動、把理念認同轉化為務實成果。透過加強「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對接合作,完成關於歐亞經貿合作夥伴關系協定可行性研究,與歐亞經濟聯盟正式簽署經貿合作協定等,共同協商解決影響互聯互通的政策、規則、標準等問題,簡化海關手續,消除行政壁壘。
更高供給品質。要進一步鞏固共建「一帶一路」與上合成員國的基礎設施「硬聯通」成果,加快推進落實中吉烏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和建設,為中歐班列更加穩定營運提供新的增長點。要加大新基建計畫比重,與上合組織成員國推進新型基礎設施計畫合作,深入發展「絲路電商」,加強數位貿易、推動構建數位合作格局。
更高發展韌性。要推動對上合組織成員國投資合作綠色發展,加強新能源、節能環保、綠色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長點,進一步提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韌性。加大科技研發和創新投入,透過共建「上合組織成員國技術轉移中心」「上合組織青年創業國際孵化器」計畫、學術論壇、技術培訓等,推動科技資訊共享和創新成果轉化套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更多惠及民生。要從上合組織朋友圈不斷擴大的實際出發,結合不同國家國情、發展階段和發展需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與相關國家發展實際深度融合。推進符合各國國家發展水平的計畫,特別要突出重點標誌性工程,以水、電、路、網等領域民生工程提升上合組織成員國民眾獲得感,更加聚焦農業、減貧、衛生、健康等領域,優先建設更多「小而美」計畫,形成更多接地氣、聚人心的合作成果,顯著地改善上合組織成員國民眾的生活配套設施,提升當地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