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國際

西方世界開始討論,佩洛西竄台看起來更像是個昏招

2022-08-05國際

竄訪台灣,佩洛西究竟打了誰的臉?

不顧中方嚴厲警告,佩洛西堅持竄訪中國台灣,喊著所謂「我們不會放棄對台灣的承諾」。

不得不說,這個82歲老太太的「謝幕演出」,著實高調,也著實讓島內某些人自嗨了一把。

而這幾天來,中方的強力反制措施,也著實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堅定立場和決心。

圍繞佩洛西的竄訪和中方反制,人們議論紛紛。連西方世界也開始討論,佩洛西竄台看起來更像是個昏招。

美國給自己制造麻煩

25年前,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紐特·金裏奇也曾竄訪台灣。但金裏奇是共和黨人,而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來自民主黨,金裏奇的竄訪更多有著給民主黨政府找麻煩的意味。

但現任總統拜登和佩洛西同屬民主黨。

面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一意孤行,拜登一面表示美國軍方並不認為佩洛西竄訪台灣是個好主意,一面用「國會是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部門」做借口,為自己「勸」不動佩洛西辯解。

但認為拜登政府這番做法不可信、這番解釋毫無說服力的,可不只是中國。

「拜登沒能勸說同屬一個政黨的眾議院議長,會讓人覺得他沒多大權力。」曾在澳洲政府內擔任國防情報分析師的艾倫·杜邦直言,即便是在所有人都知道佩洛西權力不小的澳洲,人們也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

【紐約時報】評論稱,美國的亞太盟友將佩洛西的竄台之舉視作是一次不必要的挑釁。圖源:nyt

反倒是,美國政府這般不顧亞太地區盟友感受,放任佩洛西竄訪的做法,招來地區盟友的抱怨。「各方都應該考慮如何才能為緩和目前緊張局勢做出最大貢獻,我們都希望保持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澳洲外長黃英賢這番發聲中的「各方」二字,就讓【紐約時報】讀出了澳方的這層暗示。

對於美國來說,「這是一場不必要的危機。」就像杜邦說的,「這是個烏龍球,是美國給自己制造的麻煩。」

島內綠營幻想正被戳破

島內的一些人固然是樂見拜登由著佩洛西耍性子的。

自飛機從馬來西亞起飛,到飛機最終飛往南韓,佩洛西的竄訪將中國台灣一下子推到了各國媒體的頭條位置,也讓許多不熟悉情況的外國人終於搞清楚了台灣在什麽地方。

但或許在82歲身著一身粉紅套裝的佩洛西看來,她才這出戲的主角。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台灣問題專家祁凱立認為,用這樣一次不計後果的高調竄訪為自己的職業政客生涯收尾,是「佩洛西此行的個人動機」。

而在這樣的個人動機之下,所謂的承諾自然也是要打個問號的。

美國駐香港總領館外,抗議人群腳踩佩洛西的照片。圖源:衛報

如今,隨著大陸停止從台灣地區進口柑橘類和魚類、停止天然砂對台灣地區出口,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島周圍軍事演訓的推進,中方的強力反制更是將佩洛西給予島內一些人「美國將站在台灣一邊」的幻想一點點戳破。

「遠水救不了近火」,更何況歷史經驗證明,美國的聲明和行動之間向來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華盛頓拋棄甚至背叛過自己的很多盟友」,越南軍事專家阮明譚說道。日本經濟新聞則援引貿易統計數位評論稱,跟隨佩洛西而來的,是籠罩在陰影之下的台灣經濟。

中國的實力得到了展現

「這值得嗎?」一家德國媒體則在開篇的第一句就發出了這樣的靈魂之問。

德媒報道截圖。

在德國人看來,佩洛西竄訪引發中方在軍事上的反應是意料之中的。德國知名學者桑德·施尼德表示,是佩洛西打破了長期以來各方在台灣問題上的默契,激化了矛盾,產生了與西方預期完全相反的效果。

事實上,中方的強力反制,在戳破島內某些人「仰仗」美國幻想的同時,也戳破了西方世界所謂「海峽中線」的幻想,讓更多人見識到了中國在捍衛本國領土完整問題上的堅決。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南韓存取學者李成賢表示,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佩洛西竄訪台灣的處理方式事實上讓中國得到了展現實力的機會。「中國可能做出的回應成為華盛頓激辯的話題,這件事本身就凸顯了中國地位的上升。」

佩洛西的亞洲行還沒結束,竄訪台灣的後果還在持續顯現。

歷史將如何評判她的這次孤註一擲?就讓時間來給出答案吧。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齊旭

視訊制作 王若弦

編輯 深海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