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北約是冷戰的產物,其成立初衷是對抗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然而,隨著冷戰結束華約解體後,北約卻沒有隨即結束其歷史使命,而是繼續被保留。

北約為美國服務
北約是軍事組織,其存在的作用無疑會給全球和平胡穩定帶來威脅,尤其在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之下,美國可以依托北約這個平台對他國頤指氣使,甚至武力恫嚇。
事實上,美國也確實是這麽做的。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之後的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都是利用北約這個媒介,慫恿北約盟友共同進行軍事幹涉。這樣一來,美國既可以藉此讓盟友分攤戰爭軍費,也可以分擔軍事力量消耗。可以說,北約已經日益淪為為美國服務的軍事組織。
北約進一步擴張
近期,北約再一次進行擴張。北約30個成員國的代表簽署了芬蘭和瑞典加入該條約的議定書,正式啟動北約北擴行程。此舉將給歐洲安全以及全球發展帶來新挑戰。

無論是北約的東擴還是北擴,其一方面反應出,冷戰思維始終存續於歐美戰略界之中,並沒有隨著冷戰結束而告終;另一方面,擴張也被歐美認為是對抗世界新格局、新勢力的有效手段和力量。
近年來,北約不僅在歐洲擴張,更是有意推動北約「亞太化」行程,以染指亞太事務。
前段時間,北約峰會期間,美國更是邀請日本、南韓、印度等盟友共同赴會,而且還對亞太事務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完全一副亞太地區領導者的姿態。
對此,亞太地區其他國家一定要引起高度的警惕,雖然美國還未正式邀請亞太國家加入北約,但隨著其戰略的需要,美國或許會將這些國家招入北約麾下。

俄烏沖突在美國的不斷拱火下持續升級,歐洲國家在美國的煽風點火下,也不斷深陷沖突。然而,俄烏沖突並沒有北約國家的介入而向有利於烏克蘭的方向發展,反而由於經濟制裁等原因,歐洲很多國家都已自亂陣腳,經濟和民生問題更是十分突出。這無疑給亞洲國家敲響了警鐘。
部份訊息參考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