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國際

佩洛西之後,英國也開始搞事:近千英企要切斷與中國的貿易

2022-08-06國際

一直以來,英國的「習慣」就是處處想要討好美國,有機會的話就牢牢抓住,沒有機會的話創造機會也要上。這不,這次借著佩洛西竄訪亞洲的機會,英國又開始搞事情了,直接把矛頭對準了中國,直接警告或將有近千家英國企業從中國大陸撤出供應鏈。

近日,據英國方面媒體報道,英國工業聯合會總幹事東尼·丹克公開表示,因為近段時間中和美國、英國政治關系的緊張,所以目前已經有近千家的英國企業準備切斷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關系,將自己的供應鏈轉移到其他的地方。

丹克認為,隨著英國政客們不斷推動英國和中國「脫鉤」,因此大部份的英國企業自然會心生擔憂,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不難理解了。不過對於這一事件可能對英國導致的負面影響,丹克也不得不承認,如果這些英國企業轉而向其他地區尋找貨源,放棄中國這個英國的最大貿易合作夥伴,那或許將導致一些難以承受的後果。

確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樣做一方面這些企業將面臨更高的成本,這對於本來就已經陷入通貨膨脹的英國來說,無疑又將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是進一步推動英國通脹率的上漲,再次打破新紀錄。

而另一方面,一旦這些企業和中國的供應鏈強行脫鉤,那麽失去了中國市場的它們,無疑將受到重創,很多英國企業也將直接陷入到危機之中。

而對於英國方面出現的這種言論,中國駐英國大使也做出了回應,認為這些英國政客們的話是在制造不安情緒,在現在英國國內不斷增加的生活成本壓力下,只要是理性的英國企業都應該十分清楚,和中國「脫鉤」唯一的結果只能是對它們自己的全球競爭力造成淪陷性的影響,所以這種做法是絕對行不通的。

不得不說,中國大使確實是一語道破了這個事情的本質,對於大部份英國企業來說,不是不明白中國市場和供應鏈對自己的重要性,畢竟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不止一個「前車之鑒」了。

此前,同樣是在德國官方的幹預下,一些德國企業選擇離開了中國,結果對於中國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影響,反而是它們自己失去了一塊巨大的市場。而那些依舊選擇相信中國,留在中國的德國企業,現在卻越過越好。

俄烏沖突爆發之後,西方企業也是掀起了一股從俄羅斯結束的浪潮,結果呢?這些西方企業的結束打倒俄羅斯了嗎?不僅沒有,反而還推動了俄羅斯自身企業的迅速發展,畢竟沒有了你麥當勞,難道我們就只能啃漢堡皮了?最終受到嚴重損失的,還是這些西方企業自己,而現在這些西方企業就算是後悔了,再想拿回俄羅斯的市場,也已經不可能了。

所以,大部份西方企業其實還是明白這其中利害的,那它們為什麽還要這麽做呢?這背後最大的推動力量顯然就是英國官方。

一直以來,為了掩飾自己在國內國外事務處理方面的無能,英國的那些政客們屢試不爽的一個套路就是「打中國牌」,只要一遇到什麽問題,就開始轉移矛盾,而這一次,英國的這些政客們無疑又是想要透過推動英國企業和中國「脫鉤」,來再次展現自己對華強硬的一面,以獲得更多的支持和政治籌碼,特別是現在眾人正在爭奪保守黨黨首的關鍵時刻。

但這些眼中只有自己政治利益的英國政客們,卻似乎從來沒有想過,作為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離開了中國,這近千家英國企業又能到什麽地方開拓市場,求得生存呢?而現在英國本來就深陷危機之中,國力已經在走下坡路,這樣一通瞎折騰之後,又會對英國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是危機呢?

要知道,現在的英國已經是內憂外患不斷,特別是北愛爾蘭、蘇格蘭等地區對英國官方的不滿情緒已經越來越強烈,越來越難以忍受英國官方的統治,要是英國再經歷一次大的危機,並一齊引爆國內日積月累的各種矛盾,那英國四分五裂的那天,恐怕真的就不遠了。

(加盟作者: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