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本屆卡達世界杯出現了很多需要讓人重新適應的規則,比如5個換人名額還可以另加1個「腦震蕩換人」名額,比如越位判定可以透過自動檢測系統。
不過有一個現象讓很多老球迷不太習慣,就是這屆比賽「拖堂」情況非常嚴重,傷停補時從以往大家所習慣的3~5分鐘,延長了一倍,甚至在個別比賽中出現了十幾分鐘的情況,「上下半場加起來,等於又踢了個延長賽。」加班成為了此次世界杯的常態。
傷停補時「拖堂」
創造了世界杯紀錄
常規意義上,一場90分鐘的比賽,主裁判會根據場上發生的各種情況,在上半場和下半場結束前分別補上幾分鐘,大多數時候會在5分鐘左右,超過6分鐘的補時都比較罕見,而補時超過10分鐘更是少之又少。
而此次世界杯,為了增加凈比賽時間,國際足聯采用了全新的補時規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比賽時間,並幫助遏制浪費時間的行為。而這一措施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傷停補時的時間變長了。
小組賽中,英格蘭與伊朗的比賽時長達到了117分16秒,上下半場共補時24分鐘,這也是世界杯史上最長補時。這場比賽中,塔雷米的點球進球在第103分鐘打進,是世界杯歷史上除延長賽外的最晚進球。
另外根據統計顯示,卡達與厄瓜多爾的揭幕戰總計補時10分鐘(上下半場各補時5分鐘),英格蘭與伊朗的比賽共補時24分鐘(上半場補時14分鐘,下半場補時10分鐘),塞內加爾對荷蘭的比賽共補時12分鐘(上半場補時2分鐘,下半場補時10分鐘),美國與威爾斯一役共補時13分鐘(上半場補時4分鐘,下半場補時9分鐘)。
這些數據突破了通常大家對於傷停補時時長的認知。
光頭裁判提醒
9分鐘補時會成為常態
其實目前國際足聯裁判機構負責人、昔日光頭裁判科裏納在卡達世界杯開賽前,就對本次世界杯的補時時間進行過解釋。他非常明確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並預測了在2022年卡達世界杯上看到的那種「9分鐘傷停補時」。
「我們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已經做到了更準確地計算補時。球員受傷、浪費時間或是慶祝進球,這一切都會被計入到補時時間內。我們告訴過所有人,如果看到第四官員舉起的牌子上出現6分鐘、7分鐘、8分鐘等超大數位,不要驚訝。」
「想想一場進了三個球的比賽。一場慶祝活動通常需要一分半鐘,所以進了三個球,你就少了五六分鐘。我們不希望一個半場只有42到43分鐘的比賽時間。因慶祝進球、換人、受傷或被罰下場而損失的時間都應得到彌補。7~9分鐘的補時在本屆賽事將變成常態。我們在俄羅斯取得了成功,我們希望在卡達也能做到。」
避免「磨洋工」
但球員受傷風險增加了
超長傷停補時引發了球迷的討論。之前有的球隊為了保住當時的比分,會使用「拖延」戰術:包括受傷之後在球場上能多躺就多躺,就是球迷常說的「臥草」;門將開球門球盡可能多持球;比賽臨近結束前多次換人拖延時間等。
延長補時後這些「拖延戰術」都無法奏效了,顯然有利於提高球賽的觀賞性。
所以足球界也表達了歡迎態度。在足壇名宿卡拉格、耐維爾等人看來,足球比賽因各種因素被浪費了太多時間,所以「享受卡達世界杯上增加的補時時間吧」。
還有球迷表示,超長傷停補時放在淘汰賽中,肯定會讓絕殺、絕平的場面增加不少,比賽的精彩程度會大幅提升。
但是,也有評論認為這對球員來說體能消耗會更大,一些理療師分析覺得:「球員上場的時間增加了,那麽受傷的風險也同樣會增加。」另外從球員在場上比賽的心態來看,在事先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再增加10分鐘的比賽時間,挑戰性更大了。由此繼續延伸,球隊醫療組的工作量也會增加,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來提高球員在比賽間隙的恢復能力。
而對於一些比分在進入傷停補時前就勝負分明的比賽,延長傷停補時的時間則顯得沒有必要。比如英格蘭6:2勝伊朗的比賽,下半場長達14分鐘的傷停補時,對於逆轉無望的伊朗隊來說就是煎熬,並不會對提高比賽的觀賞度有任何幫助。
(原標題【傷停補時多一倍,應對球員「磨洋工」 這屆世界杯,「拖堂」為啥成慣例】。編輯王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