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世界杯引發萬眾矚目,雖然中國足球無緣世界杯,但在足球場之外,中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中國和卡達剛剛簽署了史上最長的天然氣合作協定,這將協助穩定中國未來多年的能源安全。
卡達世界杯正式開幕,世界杯作為新冠疫情以來最受關註的體育賽事,堪稱在全球經濟陰影之下一次難得的全球性狂歡。雖然中國男子足球一如既往地未能出現在此次世界杯中,但這一次的卡達世界杯卻充斥著中國元素。從場地的建設,到世界杯期間出售的各種零售紀念商品,再到支持賽事的電力系統與太陽能設施,各類物品上的中國元素都極為明顯。大量的中國制造出現在卡達世界杯上,無疑是中國綜合國力的一個展示。但相比於這些方面的成功,中國在足球場之外,還取得了一個更為值得註意的勝利,那就是和卡達的戰略效能源合作協定。

綜合多家媒體訊息報道,當地時間11月21日,卡達能源公司與中石化簽署了一份長期能源合作協定,協定規定在未來的27年內,卡達向中國每年供應約400萬噸液化天然氣(LNG)。對此,卡達能源事務部長兼石油總裁阿德·謝裏達·艾爾卡比表示,此協定標誌著「LNG行業達成歷史上(為期)最長的供應協定」。事實上,卡達官員的這一說法並不誇張,這確實是液化天然氣行業前所未有的長期訂單,這一能源合作將持續到2050年,對中國和卡達雙方而言,都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性意義。

對於卡達來說,中國的這一訂單,可謂是天降大禮,將為該國提供長期的經濟收入。卡達作為中東能源富國,不僅本身有著豐富的能源資源出口,而且如今還在進一步地加大液化天然氣的出口能力。目前,卡達能源公司正對卡達和伊朗共同占有的北方氣田(North Filed East)液化天然氣計畫進行擴建,該氣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但其產能還在增加,這直接增長了卡達的能源出口總量。據估計,到了2027年,卡達的液化天然氣出口能力將從每年7700萬噸,提升到每年1.26億噸。對於卡達來說,它們急需買家來消化這些持續增長的產能,而在全球範圍內,能夠長期且大規模地消化這些能源的,也就只有中國、歐洲和印度了,而中國又是其中最大的市場。因此,對於卡達而言,和中國達成的這個協定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而對於中國來說,此協定不僅具有經濟方面的利益,更會最佳化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一方面,卡達的液化天然氣能源供應,將進一步地提升中國清潔能源的比重,有助於中國的綠色發展。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天然氣進口,此前存在一定的外部風險,只需要看看進口來源的比重就能發現問題。中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是澳洲,在2021年,澳洲供應的液化天然氣占中國總進口量的39%,接下來排名第二的是美國,占有量為11%,其次才是卡達、馬來西亞、印尼和俄羅斯。也就是說,僅僅是美國和澳洲,加起來就供應了中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的50%!無須多言,這一比例意味著什麽是非常明顯的,中國需要改變自己的液化天然氣進口來源,將供應者調整為更為可靠的合作夥伴,這是合乎情理的。

事實上,中國此前已經在進行調整,中國和俄羅斯的相關能源合作不斷增加,在今年的俄烏沖突爆發之後,中俄的能源合作更是迎來了一波大漲。由於遠東管線的建設需要時間,其運力在短期內是不會有決定性提升的,因此我們還需要擴充套件其他方面的合作。和卡達方面的這一27年歷史性訂單,堪稱中國能源供應的大事件,這對中國未來的能源穩定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可以說,中國在世界杯上提供的小產品和各類投資計畫獲得的利潤和聲譽,固然是值得一提的。但中國和卡達達成的巨額能源合作,這才是真正具有長期戰略影響的大事,這會改善未來許多年中國的能源供應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