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熬了幾個夜,身體有點扛不住。
就簡單聊一聊這幾天跟朋友看球時,聊的政治對比賽勝率的影響。
話說,年輕時看球最投入精力的,莫過於中國隊出線的2002年日韓世界杯。
同樣是主辦國,日本跟南韓就走了兩個路線,一個弱幹涉,一個強幹涉。
日本除了小組賽的分組時用了點主辦國優勢外,正式的比賽中就規規矩矩的,淘汰賽的第一輪,就被土耳其一球淘汰。
南韓則不顧面子,充分利用了主辦國的裁判優勢,蠻橫的先後淘汰了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如果不是碧根鮑華向國際足聯施壓,在比賽前1小時更換主裁判,搞不好德國也倒在南韓奪取冠軍的路上。
兩個東亞國家不同的選擇,在於兩國的經濟與政治形勢。
彼時,中國剛加入WTO,全球制造工廠的名頭還在日本的頭上,歐洲和美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都是日本。
需要利用全球化的遊戲規則悶聲發大財的日本財閥,需要樹立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不願意在國際場合上留下「道德汙點」,政治上謀求大國地位的日本政治家族,希望有更好的國際形象。
因此雖然在砸錢方面日本毫不吝惜,但是並不會不顧吃相的作弊。
相反,當時的南韓,市場和影響力主要集中在亞洲,總統金大中更是剛剛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韓朝首腦會談與民族裏程碑的【6·15韓朝共同宣言】,打了半個世紀的半島,出現了民族統一的曙光。
世界杯對於南韓來說不僅僅是一場比賽,還是一場民族統一大業的旗幟,02年北韓一些民眾看著南韓隊橫掃世界杯的激動,不遜於50年代華裔科學家與華僑看著誌願軍橫掃聯合國軍。
而且,對於金大中來說,他也需要足球勝利為他提供民意支持,以保證將總統的位置傳給同一陣營的盧武鉉,以避免南韓的政權被保守派奪取。
因此02年南韓隊的黑哨背後,可不僅僅是塞錢,還有著國家力量的強行幹預。
同樣,我們看本屆世界杯,在計算賠率的時候,也可以考慮是否會有政治力量的幹預。
譬如卡達打破了世界杯主辦國首場不敗記錄的背後,是因為卡達對足球成績近乎沒有訴求。
雖然卡達投資了兩千多億美元來舉辦世界杯,可謂空前絕後。
但是,舉辦的目的不是給國內30萬卡達人看的,是為了透過大規模的先進基建,讓卡達實作全球化的轉型,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投資,吸引更多的精英人才湧入。
通俗的來說,卡達是想要辦的是賭場,吸引全球金主爸爸們來玩,賺的是手續費,那麽他要做的,跟日本02世界杯有些像,就是要提供公平,最好不能下場作弊。
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本次卡達世界杯的科技感和公平感,碾壓了之前歷屆世界杯。
而作為地區一哥的沙烏地,思路跟卡達、杜拜、阿布達比這些主動吸引全球投資,小國寡民的王室就不一樣,作為阿拉伯世界總財力最強大的國家,一直都是拿著石油賺來的錢對外投資和購買軍備。
而且,沙烏地也正好面臨薩勒曼父子的權力傳承問題,其打破兄終弟及的傳承規則,無論是國內、阿拉伯國家之間,乃至美國,都有著巨大的阻力,薩勒曼父子需要一些「祥瑞」,來證明自己的執政合法性,以及鼓舞阿拉伯海灣國家民眾圍繞在沙烏地身邊的旗幟。
因此,相比於早就習慣了在美國、俄羅斯、中國、伊朗、沙烏地之間搞平衡的卡達,作為海灣國家和OPEC國家的老大哥,沙烏地需要不斷制造出超預期的戰果,甚至願意為了勝利來動用國家層面的力量。
當然,政治並不可能決定比賽的勝負,只是能夠略微左右一些勝率,為賽場上的球員提供一些支持。
譬如站在歐洲的角度,法國隊的實際賠率,可能比市場賠率略好,德國對的實際賠率,可能比市場賠率略差。
因為馬克龍是少數幾個歐洲國家裏面拒絕抨擊卡達,並表示進入決賽圈時會去看的領導人。
無論是準備從德國手上奪回歐盟主導權,還是壓住法國國內可能出現的黃馬甲,法國國家力量,都有對比賽施加影響力的動機。
而德國則是唯一一個強硬抨擊卡達的大國,再加上之前長期執政擁有廣泛關系網的基民盟下野,恐怕今年的德國隊,不可能得到賽場之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