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體育

以怨報怨的溫網,以德報怨的球員

2022-08-05體育

為了抗議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的軍事行動,為了避免成為「俄羅斯擴大影響和政治宣傳的舞台和工具」,溫網今年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球員實施了禁賽。

溫網此舉目的是想削弱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俄羅斯出生和長大、2018年才轉投哈薩克的萊巴金娜奪得了溫網女單冠軍,女單亞軍賈霸的丈夫也有一半俄羅斯血統。

溫網閉幕後,俄羅斯網球協會主席聲稱,萊巴金娜奪冠是「俄羅斯的勝利」。也有評論指出,溫網的禁賽行動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很多人認為,相對歐洲的北約成員國來說,美國才是制裁俄羅斯最大的幕後推手。照這個思路延伸下去的話,既然英國的溫網都對俄羅斯球員禁賽了,那麽美國的美網就更應該禁賽才對,但美網並沒有這麽做。

一方面,溫網的禁賽並沒有阻止俄羅斯裔球員奪冠;另一方面,美網及其它賽事都沒有效仿溫網的禁賽舉措。並且,溫網還因為禁賽被國際網球聯合會以及掌管男女職業網球賽事的ATP和WTA取消了積分。

這樣來看,溫網的禁賽非但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反倒讓自己的形象和影響力受到了損害。用一句時髦的外交辭令來說,溫網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溫網的舉措不僅得不償失,更是一種典型的「以怨報怨」的做法。現在來看,溫網當初除了禁賽措施之外,還有沒有更優的選擇呢?

當然是有的。在開賽前,盧布列夫、亞薩蘭卡等人就提出了更柔和的、更彰顯高風亮節的「以德報怨」方法。

據悉,在溫網作出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球員禁賽決定前後,盧布列夫與亞薩蘭卡等人曾與溫網主辦方進行了多次磋商,他們提出了參賽但不拿獎金或將獎金捐給人道主義機構的方案。此外,為了彰顯和平胡團結的體育精神,盧布列夫還提出與烏克蘭球員搭檔參加雙打比賽,俄烏兩國球員攜手在溫網打球,以表達他們團結一致的反戰立場,向世人傳達崇尚和平的訊息。

遺憾的是,無論俄白兩國球員提出什麽建議,全英草地網球俱樂部的官員們一概否決。盧布列夫透露說,那些官員們自始至終就一句話,「很遺憾,我們將堅持禁賽的決定。」

現在來看,假如溫網當初采納盧布列夫等人的意見,讓俄烏兩國球員攜手搭檔打比賽,這樣無疑能給世人傳遞更正面的、更積極的資訊,為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軍事沖突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若是如此的話,溫網既達到了當初目的,又彰顯了自己的大度和包容。

在溫網碰壁之後,盧布列夫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和追求和平的信念,他在本周華盛頓舉行的ATP500花旗銀行公開賽期間再次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倡導在巡回賽上以實際行動讓網球超越政治。「我認為利用巡回賽這個平台很重要,為了美好的事物,人們之間互相關愛是多麽重要,在世界各地擁有和平是多麽重要。我們試圖證明網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這在當前情況下尤為重要。」

在談到未來目標時,盧布列夫希望整個體育界,或者至少是網球界,有朝一日可以超越政治——但實作這個夢想需要集體的努力。「當然,我認為政治總是在體育運動中。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我確實相信,透過團結一致並為和平做好事,網球是能辦得到的。總的來說,如果網球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那麽其它運動計畫也會這樣行動起來,也許有一天體育中就會沒有政治。」

在盧布列夫看來,職業網球已經高度商業化,並且是一項典型的個人運動,網球完全能給其它運動起到表率作用。「顯然,至少我有理由相信網球中可以不摻雜政治,因為網球是獨立的東西。我們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球員,我們在各個國家旅行和打比賽,我們在全世界都有球迷,這是網球獨特的優勢。」

盧布列夫是這麽想的,也是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付諸於行動的人。今年2月,盧布列夫在法國馬賽搭檔烏克蘭球員搭檔丹尼斯·莫爾查諾夫參加了男雙比賽,最終在該站奪得男雙和男單雙料冠軍。這站比賽結束後,盧布列夫轉戰杜拜,他奪冠軍之後在攝影機鏡頭上寫下「請停止戰爭」,這個勇敢的舉措贏得了廣泛贊譽。

回顧人類體育運動史,雖說很多比賽計畫都是從軍事訓練中演變而來,但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和演變,現代體育已經化身為推動和平的重要力量。

曼德拉說:「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在這股力量感召下,無數人以體育的方式跨越國界,用體育的語言祈願和平。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在【體育頌】中寫道:「啊,體育,你就是和平!」他那句「將全世界的年輕人召喚到運動場上競爭,而不是到戰場上拼殺」更被奧運人奉為圭臬。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期間,在聯合國和國際奧委會的共同努力下,波赫交戰雙方得以停戰。次年,聯合國透過一項決議,呼籲各國在奧運會開幕前7天到閉幕後7天休戰。

這樣想來,溫網今年的做法顯然是「以怨報怨」,這種強硬的單方面舉措已被證明是失敗和徒勞的。相反地,盧布列夫提出的「以德報怨」舉措反倒顯得更智慧高明。(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卷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