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體育

高階數據解讀丁彥雨航底薪簽上海:大傷後轉型順利 實力啥水準?

2022-08-05體育

再過半個月,丁彥雨航就將迎來29歲生日。對於職業籃球運動員來說,29歲本該是生涯巔峰期,可本該在當打之年的丁彥雨航卻只是與上海男籃簽了一份底薪合約,年薪30萬人民幣。丁彥雨航25歲時就已經兩次捧起MVP獎杯,但新賽季,他卻要為先發位置、出場時間而戰。

丁彥雨航落到如此落寞的境地,純粹是因為傷病,他因為膝蓋傷病荒廢了三年之久。上賽季,丁彥雨航終於復出,他在18場比賽中每場平均打24.9分鐘拿下13.6分、3.1個籃板、1.7次助攻,投籃命中率41.1%,三分命中率35.2%,各項數據相較巔峰時期均有下滑。

現在的丁彥雨航究竟是什麽水準?CBA高階數據發展之前一直非常落後,但過去一年間CBA的高階數據有了一定進步。我們可以利用手頭已有的數據來看看丁彥雨航究竟是什麽水準的球員,以及他的轉型之路走得到底怎樣。

上賽季,丁彥雨航在山東隊復出,山東對他的使用非常謹慎,徐長鎖一直控制丁彥雨航的出場時間,幾次采訪則表示丁彥雨航尚未完全康復,他們必須謹慎使用。從丁彥雨航復出後的表現看,他的運動能力的確因為膝蓋傷病有了巨大下滑,場上的突破、對抗遠不如巔峰。

相較2017-18賽季丁彥雨航大傷前那個賽季,上賽季的丁彥雨航每36分鐘得分少了接近5分,真實命中率從巔峰的59.2%跌到了55.7%。丁彥雨航在場時球權使用率依然達到25.7%,但他的球員效率值(PER)卻跌到了13.4。

丁彥雨航在場上所做的基本就是一件事——外線投籃。他的籃下每36分鐘出手僅為3.7次,命中率58.7%只超過58%的球員,其籃下出手大多來自反擊而不是陣地戰的強突。其每36分鐘三分出手達到10次,大傷後的丁彥雨航比任何時候都依賴三分球。這就導致一個問題,丁彥雨航的殺傷力銳減,造罰球率暴跌,穩定性下滑。

巔峰時期丁彥雨航有大概40%的進攻靠擋拆和面筐單打,但復出後,丁彥雨航這一數據跌到了大概20%,定點投籃的比重達到了近五成。他就像是職業生涯暮年的卡麥隆-安東尼,從一個單挑手變成了一個定點投手。只不過,安東尼是因為年齡,丁彥雨航是因為傷病。上賽季,丁彥雨航的三分球受助攻率高達72.7%。

丁彥雨航的個人轉型相對順利,他曾經並不算可靠的三分射手,生涯前7個賽季只有1個賽季三分命中率超過34%,但上賽季他將三分命中率提升到了35.2%。在每36分鐘出手10次的情況下,這已經是可觀的命中率。只是,這種單一的打法對山東隊幫助不算大,他在場,山東隊百回合得分113.8分。當他不在場,山東隊百回合得分反而提升到115.1分。

防守端,巔峰丁彥雨航也不算防守悍將,大傷後的他防守更是無法給山東隊提供太多幫助,他在場屬於山東隊需要掩蓋的漏洞。當他在場,山東隊百回合失分達到115.2分。當然,上賽季的山東也沒幾個防守出色的球員,他們的整體防守聯盟倒數後10位,丁彥雨航不在場,山東隊百回合失分也達到115.7分。

再看丁彥雨航的一體化數據,這裏用的是NBA比較權威的ORAPM值和DRAPM值,丁彥雨航的ORAPM值為+1.9,超過聯盟78%的球員。DRAPM值+0.5,超過聯盟59%的球員。也就是說綜合攻防,丁彥雨航仍算是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球員。

總體來看,各項數據對丁彥雨航真實實力的評估不算統一。從真實命中率、球員效率值看、在場百回合正負分看,丁彥雨航是聯盟平均水準以下的球員。但一體化數據又顯示,丁彥雨航的在場影響力超過聯盟76%的球員。其實,將兩個結論中和一下差不多就是最真實的丁彥雨航了,轉型後的他更接近聯盟平均水平,算是一個合格替補。

新賽季在人才濟濟的上海隊,丁彥雨航並不需要做太多不適合他的工作,比如持球強突、單打,他只需要保持上賽季的外線手感,如果他能進一步提升外線投射,他能爭取一個第六人的位置,並在未來幾年內有一份穩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