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女籃在今夏的女籃世界杯,不僅是時隔28年重奪世界杯亞軍,也是隊史第3次獲得世界亞軍,更是讓人看到韓旭、李月汝與李夢等領銜的全新一代,未來有望成長為「黃金一代」。只是在中國女籃重返榮耀之後,WCBA新賽季的規劃卻令人跌破眼鏡,尤其是用「強弱AB分組」掩蓋球隊兩極分化的尷尬現實,如此荒唐模式很可能讓WCBA進入開倒車之列。

當中國籃球近幾年在國際大賽屢屢受挫,不僅是中國男籃在2019年本土世界杯折戟,以及無緣東京奧運會,還有中國女籃在東京奧運會遺憾被逆轉止步八強,外加今年U18國青男籃與U18國青女籃接連丟冠,均是給中國籃球的發展敲響警鐘。
所幸,在今年的女籃世界杯賽場,中國女籃姑娘們上演「鏗鏘玫瑰」的精彩戲碼,尤其是後3場在缺少隊內得分王李夢情況下,連續淘汰歐洲勁旅法國女籃與東道主澳洲女籃,及至決賽才輸給實力高出一檔的美國女籃。中國女籃姑娘們成功站上領獎台,幫助球隊時隔28年重奪世界杯亞軍,也是讓所有人再度對中國籃球的發展重燃希望。

只是在國家隊的繁華過後,回歸到WCBA聯賽層面的發展,無疑則是出現令人大跌眼鏡的現象。根據新賽季的WCBA聯賽競賽章程顯示,在大慶隊結束後剩余的17支球隊,上賽季排名前9名的分為A組,後8名的球隊分為B組,進行首階段迴圈賽。首階段A組後三名降級到B組,而B組前三名升級到A組,繼續展開第二階段迴圈賽。
盡管CBA也存在分組,但WCBA的分組則是頗為「離譜」,原本可以按照楔形排列盡量均衡分組,卻非得按照強弱分成AB組。如此模式下,以內蒙古女籃和四川女籃為首的強隊,她們自然是無所謂,尤其是如此雙雄球隊的實力碾壓其他隊,她們打誰都無所謂,還可以提升比賽鍛煉價值。

反觀B組的球隊則是弱隊大集合,哪怕還有3隊有機會第二階段升到A組,但也意味著剩余5隊整個賽季都沒有機會與強隊交鋒,只能整個賽季上演「菜雞互啄」的戲碼,如此比賽的鍛煉價值自然是相當有限。
誠然,「強弱AB分組」能夠讓WCBA的比賽變得相對「場面好看」,讓強隊之間的對決更具火花,弱隊之間的對決也不至於「太難看」,畢竟動輒六七十分差距的比賽很難再出現,但如此「後果荒唐」的無奈之舉,實則卻是嚴重傷害弱隊的利益。

大慶隊已經選擇結束WCBA,她們沒有資本與能夠與大投入的強隊比拼,畢竟內蒙古女籃與四川女籃基本瓜分了大部份國手,她們的實力遠超其他球隊,也是讓WCBA的爭霸格局基本就是圍繞如此兩隊展開。剩余的球隊就是「陪太子讀書」,而處在B組的弱隊甚至是失去與強隊比賽的機會,很可能導致她們破罐破摔,未來會否效仿大慶隊結束猶未可知。
中國女籃在國家隊層面取得突破,重奪世界杯亞軍令人歡呼雀躍,但U18國青女籃在今年不僅是26分差距被澳洲女籃吊打丟冠,無緣實作6連冠霸業,更是在小組賽階段1勝2負險些提前出局,連續輸給中國台北女籃與日本女籃,折射出青訓與後備人才的匱乏,才是更加棘手的問題。

中國女籃如今的主要陣容班底相當出色,她們有望在未來幾年保持強勁的競爭力,但再往後的未來發展,更年輕一代能否頂上來才是關鍵。WCBA聯賽無疑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連線青訓與國家隊的必要載體,但顯然WCBA如今的不合理規劃發展,很可能會讓聯賽的發展呈現倒退模式,也是倒逼弱隊結束或者放棄青訓,無疑如此舍本逐末的事情需要反思,更需要及時調整,否則最終會造成何種局面,或許並不令人難以猜測預料。
(文/醉臥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