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就像一個永遠扶不起的阿鬥,國家隊自1952年建立以來,70年間,國足給球迷留下的傷痛遠遠大於驚喜。 2002年,國足首次參加世界杯,球迷以為這只是巔峰的開始,殊不知這已經是巔峰的結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盤點那些年被國足釘在恥辱柱上的五大敗北之戰。 曾幾何時,足球還是財大氣粗的房地產商的玩物,足協還能邀請到威爾斯、烏拉圭這樣的強隊參加「中國杯」,作為足協旗下唯一的國際A級賽事,國足歷來十分重視。 2018年,中國杯在南寧如期舉行,參賽球隊為國足、烏拉圭、威爾斯、捷克,首戰中國隊對陣貝爾帶領的威爾斯,面對當時世界排名20位的威爾斯,裏皮帶領的國足面對現場4.6萬名球迷,交出了0:6慘敗的答卷。 全場比賽國足基本沒有任何威脅進攻,蜷縮在半場被威爾斯狂揍,上半場0:3結束後,大批球迷紛紛離場,表示不願看到一場慘案。 在這屆中國杯中,國足毫無疑問拿到了倒數第一的名次,三場全敗。 國足歷史上最大比分輸球則發生在2012年9月和巴西的一場熱身賽。 當時國足世界排名78位元,正處於低谷期,巴西特同樣處於更新換代中,內馬爾、奧斯卡等球員正逐漸成為球隊的核心,世界排名12位元。 雖然整體實力有差距,但是賽前根本沒有球迷能猜到會輸8個球,畢竟作為熱身賽,雙方都是以練兵為主,也不會太拼,畢竟之前國足熱身賽中還1-0擊敗過法國。 整場比賽國足控球率僅為25%,球員毫無鬥誌,射門數僅為42:6,後衛劉建業自擺烏龍,內馬爾甚至完成了帽子戲法。 1997年世界杯亞洲預選賽十強賽中,國足2:4慘遭伊朗逆轉,同樣成為了國足永遠的傷口。 當時的國足被稱為中國足球的黃金周期,在亞洲處於一流水平,1997年的國足紙面實力甚至比2002年的國足更強,也是最有希望晉級世界杯決賽圈的一年。 9月13日,在主場對陣伊朗的比賽中,上半場國足憑借範誌毅的點球和和李明的淩空抽射,早早就建立起了2:0的領先優勢。 哪只下半場,國足放松警惕,以為勝券在握,伊朗在短短三十分鐘內,四次攻破國足球門,最終以4-2逆轉。 也正因為這場比賽,國足喪失了出線的主動權,無緣世界杯!這場比賽也成為了國足最恥辱的比賽之一。 前面三場對手的對手實力都很強勁,大比分輸球,球迷雖然傷心,但也不會過多指責,畢竟技不如人。然而面對越南這樣曾經的魚腩球隊,居然還能慘敗,那確實該罵。 在輸給越南的這一天,剛好又是大年初一,都是舉家歡樂的日子,然而國足卻上演了一場悲情大戲,面對僅排名108位元的越南隊,國足基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最後時刻才憑借徐新的進球,挽回了一點顏面。 也正因為這場比賽,國足徹底告別了2022年的卡達世界杯,微博熱搜前十中,八個都是關於國足的慘敗。 賽後,人民日報體育發表評論指出,「大年初一的世預賽,國足輸了不該輸也不能輸的一場球。」評論稱,「我們更願意看到這是國足知恥後勇的轉折點。」 而國足最大的恥辱則來源於2013年對陣泰國,為何這場球賽能成為國足最大的恥辱?原因有兩點,一是泰國隊是以年輕人為主的二隊,二是這場比賽是在主場合肥舉辦。 在家門口輸給泰國5個球,這在範誌毅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正常都是比分反過來的,所以就有了範誌毅的經典名言:「臉都不要了,輸完泰國輸越南,再輸緬甸,接下來沒人輸了。」 而作為總教練,卡馬喬也成為了國足歷史上最差的總教練,0:8慘敗巴西和1:5泰國都是出自他手,比賽結束後,卡馬喬也被「提前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