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鋒下課,換一個洋帥是換湯不換藥,並不能解決人才匱乏的問題
中國男籃換帥、杜鋒下課成為最近一個熱議話題,盡管新來的洋帥不為人知,甚至被質疑,但是可以肯定,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帥也一定會帶來新的東西,據說這次喬爾傑維奇上任時,隨身帶來一名體能教練,外界對此議論紛紛,難道洋帥喬爾傑維奇要準備在國家隊員的體能訓練上有大動作嗎,既然帶來體能教練,國家隊員必定逃不過加強體能訓練這一關,這是可以肯定的,洋教頭喬爾傑維奇不會鬧著玩的。

之前大家都說杜鋒先換使用後衛,擅長使用後衛,於是國家隊19人名單就有10名後衛,14人名單有7名後衛,12人名單有6名後衛,郭艾倫、趙繼偉、吳前、孫銘徽、賀希寧、王奕博、高詩巖、姜偉澤、趙睿、胡明軒、徐傑11名後衛都先後出現在中國男籃名單上,有的隊員是兩進兩出,賀希寧好歹也打了男籃亞洲杯,高詩巖兩次被淘汰。
杜鋒喜歡使用後衛,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杜鋒最常用的戰術就是「三後衛」陣容,杜鋒為啥要使用「三後衛」陣容,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一是廣東男籃經常使用「三後衛」,以利於快攻反擊,和快速地逼搶,廣東男籃往往利用「小個陣容」打出暴風驟雨一般的快攻,瞬間拉開比分,一波流帶走比賽,杜鋒使用這種戰術熟能生巧、習慣成自然。

加上,國家隊張鎮麟、周鵬、胡金秋、阿不都沙拉木多名前鋒沒有入選,中國男籃出現「鋒無力」,在這種情況之下,杜鋒不得不用後衛去客串三號位,當時杜鋒就公開說,他需要更多的能同時打2號和3號位的高後衛,杜鋒點名了郭艾倫、趙睿和孫銘徽,認為這三名後衛有一定的身高,是中國男籃的首選後衛,果然,趙睿和孫銘徽在世預賽和男籃亞洲杯賽上,客串了三號位,由於需要後衛去填補鋒線,所以杜鋒在12人名單上選拔了6名後衛,這是過去不多見的。

但是,中國男籃在上一次世預賽,和澳洲男籃的交鋒中,兩戰兩敗,為啥呢,因為我們的後衛遇到了澳洲男籃的高後衛和大個子前鋒,就顯得沒有作為了,179厘米身高的徐傑被對方針對,澳洲男籃就在徐傑面前幹拔,連續命中三分,比分迅速拉大,末節中國男籃被澳洲打懵了,全隊只得3分,郭艾倫和孫銘徽也出現低迷,突進去全被封蓋而導致失誤,被澳洲男籃單節轟出一波26比3的攻擊波,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那場比賽中國男籃臉丟大了。

很明顯,和澳洲男籃的比賽,我們就吃虧在後衛身上,男籃亞洲杯一樣如此,結果中國男籃止步於前八強,一時間,批評聲撲面而來,很多球迷直言杜鋒「三後衛」陣容是兵敗的主要原因,說明杜鋒的「三後衛」陣容是失敗的,這已經成為事實。
無巧不成書,這個新來的「洋教頭」喬爾傑維奇竟然是後衛出身,來之前,喬爾傑維奇接受記者采訪就公開說,他要把自己的後衛生涯和經驗與中國男籃的後衛分享,如果說體能訓練是喬爾傑維奇新官上任燒的第一把火,那麽重視後衛、大量使用後衛難道會是喬爾傑維奇要燃燒的第二把火嗎,誰知道。

但是,中國男籃目前就這些人,中鋒變不到哪裏去,估計不會調整,前鋒再調整也就是那樣,不是傷病,就是年齡偏大,後衛人數算多一點,如果郭艾倫再次拒絕參加,中國男籃後衛又能好到哪裏去,所以說,中國男籃要提高成績,要發展,問題還不是換帥,關鍵還是沒有儲備足夠的人才,這也是現實,看來中國男籃換帥,依然是換湯不換藥,國家隊換帥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何況喬爾傑維奇還是一個打短工的。

(文,風追煙雲侃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