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期間中國男足終於上頭條了,這可不是像日本、沙烏地、伊朗等男足在世界杯賽場上綻放亞洲之光,而是我們的前任總教練李鐵出大事了。最後調查的結果可能得等一段時間,但李鐵給中國留下的傷害不是一時半會能夠修補的。

跟李鐵關系很熟的人透露李鐵本人情商非常高,很少跟隊友來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跟領導和老板們打交道,而且不是一般的懂事。李鐵曾經到陌生的城市武漢後,能迅速成為總經理加總教練,這就是李鐵的能耐,最大的能耐就是在國家隊總教練選拔中,能夠脫穎而出,年紀輕輕的就能擔任中國男足總教練。說實在的,中國男足總教練的權力如果用在邪道上,那可是大肥差。

據說李鐵和一家經紀公司有合作,讓一些球員與這家公司私下簽署合約,如果不簽的話,就無法進國家隊。雖說是傳言,但足以證明國足總教練在球員的選擇上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就為之後中國男足倒在12強賽埋下了伏筆。
李鐵的問題很多,但其中一點是讓廣大球迷接受不了的,那就是徹底毀了中國足協的歸化政策。規劃政策是前任總教練裏皮在任時提出的,裏皮認為再好的戰術安排,如果沒有能力把球送進球門,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但是男足沒有腳法出眾一錘定音的鋒線球員,機會創造出來了,可就是打不進球門。裏皮提議走歸化路線,提升中前場解決問題的能力。

於是中國足協頂住了世俗的偏見和壓力,陸續歸化了一批有實力的巴西球員,就是希望這些球員在關鍵時刻能夠帶領中國男足打進世界杯。但李鐵擔任總教練之後對於歸化球員的使用上一直是個謎,到底是背後有人指使還是另有玄機不好說,但李鐵是總教練,就應該對歸化球員使用問題負責。

從中國男足12強賽的排兵布陣來看,球迷可以透過先發名單發現一個很大的玄機,就是國足每場比賽都最多讓2名歸化球員先發,沒有出現過一次3名歸化球員同時先發的情況。艾克森、阿蘭、洛國富、蔣光太都是很有實力的球員,不然足協也不會歸化他們,但不知為何,李鐵就是不待見他們,尤其是阿蘭和洛國富。

在連續輸給澳洲和日本後,中國男足和李鐵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沙烏地隊的首場較量中,中國男足只有蔣光太一個歸化球員,這也太看不起沙烏地隊了。結果上半場就落後兩球,李鐵也不再固執己見,下半場同時派上阿蘭、洛國富和艾克森。
洛國富登場以後敢打敢拼,表現十分積極,用一記吊射讓球迷看到扳平比分的希望。即便很多球迷說這些歸化球員只是「僱用兵」,但洛國富和阿蘭、艾克森的表現足以對得起拿到的薪水,總比有些國內球員躺著賺錢好得多。

隨後李鐵在巨大的壓力下不得不重用洛國富和阿蘭,國足也連續戰平阿曼和澳洲,止住了頹勢。但此時為時已晚,中國男足丟掉了進軍卡達世界杯的主動權,必須有人出來承擔責任,就是所謂的背鍋,李鐵當仁不讓。

重要的是歸化政策是裏皮向前任足協主席提議的,而現任足協主席陳主席對歸化球員並不感冒,但礙於歸化政策已經實施,不得不用,所以每場比賽只選擇部份歸化球員先發。因為一旦成績顯著會歸功於前任的政績和恒大的功勞,會影響到現任的「政績」,這就是最大的玄機。

雖說歸化政策只是飲鴆止渴,不是長久之計,但既然中國足協在壓力之下堅持推行了規劃政策,作為總教練就要把這項政策用好用對。先讓中國隊打進世界杯,點燃足球在中國國內的希望,讓更好的孩子喜歡上足球,熱愛足球,這就是中國足球急需的。

然而各種背後勢力的較量讓歸化政策沒有徹底地執行下去,這次歸化政策沒有成功,估計以後也不會有人再提了。李鐵出事只是冰山一角,背後那些骯臟不堪毀了規劃政策,也毀了中國球迷的希望。看看12強賽同組的日本隊和沙烏地隊,擊敗德國和阿根廷兩大傳統強隊為亞洲爭光,而我們中國足球頻出醜聞,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