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體育

史上最貴世界杯,中國企業竟成為最大「金主」!

2022-11-22體育
史上最貴世界杯,中國企業竟成為最大「金主」!

備受矚目的世界杯在卡達開啟了,賽場內激烈的角逐正在上演,賽場外各大品牌贊助商們正摩拳擦掌忙著為提高各自品牌的知名度而戰。

別看中國男足未能進入世界杯,但在本屆世界杯上,從場館、周邊,到球迷、裁判,依然有很多中國元素。

本次世界杯,中國企業更是首次以設計施工總承包身份參與世界杯主場館建設。這座體育場位於卡達首都杜哈以北15公裏處,可容納9.2萬名觀眾,承擔2022年世界杯準決賽、決賽、閉幕式等重要活動和賽事。

受疫情影響,本次世界杯的現場觀眾數量將比上屆俄羅斯世界杯少。但是,這種頂級賽事所帶來的影響力不可小覷,更是我們國產品牌開啟知名度的好時機。

據英國調研公司Global Data的數據,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杯的贊助額再創新高。萬達、蒙牛、海信、vivo四家企業為本屆世界杯贊助了13.95億美元(約100億元人民幣),超過美國企業的11億美元,成為頭號「金主」。

有網友感嘆,我們這回可是妥妥的「金主」。不過, 也有網友懷疑,花了這麽多錢,能賺回來嗎?

贊助世界杯,是門好生意嗎?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本屆世界杯共有4家中國贊助商,分別是萬達、海信、蒙牛和Vivo。其中萬達是國際足聯(FIFA)合作夥伴,而其余三家企業則是世界杯官方贊助商。

本屆卡達世界杯,中國官方贊助商贊助提升到13.95億美元,對比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中國企業的贊助金額約為8億美元,這背後不僅是中企的雄厚財力,更說明了本次世界杯背後的影響力是中國企業尤為看重的。

筆者認為,中國企業之所以如此「大手筆」的贊助卡達世界杯,旨在透過世界杯向全球球迷展現其品牌的號召力。對於這些實力強大的大企業來說,不僅要在國內市場擴大市占率,還要提高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

可別小看了企業品牌知名度的作用,筆者發現歷屆世界杯的贊助商可都是國際上「響當當」的大企業,例如,可口可樂、愛迪達、現代等等。

史上最貴世界杯,中國企業竟成為最大「金主」!

贊助奧運會能給企業品牌帶來多大價值?南韓的三星就是最好的答案。曾經,南韓三星也是從低端制造起家,透過贊助奧運會一躍晉升為全球性品牌。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成就了三星,三星更是與奧運會這一超級體育IP結下了不解之緣。

事實上,在漢城奧運會之前,南韓國內正面臨著金融危機,三星集團的負債更是高達170億美元,然而成為漢城奧運會的本土贊助商讓三星一舉扭轉頹勢。

品牌知名度的大幅提升不僅給三星帶來了業績增收,三星還借助漢城奧運會改變了其相對低端且本土化的品牌形象,大幅提升了在全球市場上的認知度和影響力。

透過這一經典商業例子,世界上更多的跨國企業集團認識到了,著名體育賽事的宣傳作用。

此外,筆者認為,本次卡達世界杯對品牌的宣傳效果勢必要超過往屆。恐怕這也是中企如此大手筆的原因之一。

這一屆世界杯必然是引人註目的,卡達世界杯是首次世界杯在中東地區舉行,是繼2002年韓日世界杯後,第二次在亞洲舉行的世界杯足球賽。

除了卡達政府為世界杯豪擲2200億美元以外,本屆世界杯被認為,很有可能是C羅最後一年的世界杯,而梅西已經宣布,這就是他最後一屆世界杯。綜上,中國企業怎麽會放棄這麽絕佳的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機會。

那麽問題來了,這次世界杯能起到多少的宣傳效果呢?筆者參照海信相關負責人的話來進行解答。

據證券日報報道,海信集團上述負責人介紹,國際頂級賽事解決了向陌生國家的客戶和消費者解釋「海信是誰」的問題。2016年至2021年,海信的全球知名度從37%上升到59%,海外收入從196億元增長到725億元,海外收入占比從不到20%上升到41%,自主品牌占比更是超過80%。

尾聲

本次世界杯還有很多不可忽視的「中國力量」。據中國基金報數據,在整個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中,義烏制造幾乎占到70%,可以說能想到的任何有關於卡達世界杯的周邊商品基本上都是義烏制造。白巖松曾在2018年調侃稱,「俄羅斯世界杯,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顯然,4年之後,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