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作為產業數位化升級的第一現場,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要求,到2025年行政辦公及電子政務系統要全部完成國產化替代。據賽迪數據顯示,預估2024年信創PC的出貨量達477萬台,市場規模預計238.51億元。
巨大的市場「蛋糕」無疑吸引了眾多玩家,看似澎湃繁榮卻記憶體「隱情」。目前信創PC廠商數量已超2萬家,但具備完整服務鏈條的企業實則不足1%,貨不對版、生態壟斷、捆綁銷售現象也屢禁不止,讓客戶在信創PC選型這第一步就面臨重重考驗。為肅清混戰,解決行業使用者PC選型難題,信創產業權威媒體自主可控新鮮事日前釋出了「2024年信創PC競爭力矩陣」,透過層層標準評定,聯想開天、華為、軟通電腦、中科可控等品牌優勢明顯,占據「領導者」象限。
從產品銷量也印證了這一象限排名,位居首位的聯想開天已連續13季度蟬聯信創PC市場第一。並攜手海光、兆芯等諸多國產CPU廠商,相繼推出的X1、M90h G1t AI元啟版、N8 Pro、N60系列等產品,在多次政府及關基行業采購計畫連連中標、捷報頻傳。究其備受市場青睞、領先業界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歸結為4點,即全面的產品布局、開放的生態策略、完備的供應鏈能力、及信創使用者最為看重的無憂服務體驗。
而排在象限次位的華為,憑借「純血」麒麟/鴻蒙的自研能力及「中國品牌」的標簽,充分貼合了信創使用者對安全可控的需求,但「純血」生態最大的問題在於較為封閉,軟體套用及外設的相容性較差,這也是目前信創使用者選擇華為時最大的顧慮之一。
此外,排在領導者象限的還有軟通電腦和中科可控。得益於清華同方的合並加持,軟通電腦在信創領域可謂「一步登天」,但就目前市場份額及使用者使用反饋來看,從效能到服務僅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中科可控全線采用國產海光芯片,憑借C86架構的穩定性、安全性,PC產品整體表現出色,但由於價位較高使其難以再進一步。
隨著信創升級節點臨近,關基行業招標計畫進入密集落地階段,各家廠商也迎來了更為嚴苛的市場考驗,只有更為硬核的產品及創新體驗,才能真正透過市場的真實檢驗,助力信創使用者獲得更優質的卓越體驗,助推中國信創產業持續叠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