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PC處理器回顧
處理器市場已經動蕩不安。沒有 CPU 代次的有節制的變化,而是最大的玩家、失敗的新玩家以及來自 Arm 的日益增長的威脅的危機。讓我們記住 2024 年除了 Ryzen 7 9800X3D 的釋出之外,還因什麽而被記住
經過相當低迷的2023年,過去的一年裏,在處理器市場上爆發了一個新聞瀑布,其中許多完全值得稱為「聳人聽聞」。在此期間,兩個x86處理器制造商不僅改變了桌面和膝上型電腦產品的架構,而且還從根本上重新設計了解決方案。例如,AMD增加了移動式處理器的計算核心數量,並重新定義了桌面處理器的3D V-Cache。英特爾當時轉向了TSMC的芯片生產,並積極掌握了芯片處理器的秘密設計。此外,Windows生態系中出現了第三大參與者:Qualcomm終於開始提供其前景看好的面向PC的ARM處理器。
過去一年的一個重要主題是人工智慧電腦。在人工智慧繁榮時期,微軟提出了Copilot+ PC的概念,描述了現代PC的要求,這些PC能夠在本地執行嵌入神經網路演算法的應用程式。

第一個這樣的應用程式是Windows 11作業系統。在其標準應用程式中,微軟承諾引入一套人工智慧功能來處理圖形和文本,並行明了Recall功能,可以搜尋PC歷史記錄。這一舉措是處理器前進演化的一個重要主題:去年釋出的CPU中有很大一部份都試圖滿足Copilot+ PC的要求,這引發了一場「NPU競賽」--制造商為提高芯片芯片加速器的效能而進行的無聲競賽。
然而,2024年的記憶主要不是這樣,而是Intel所經歷的故事。一家不久前似乎是整個電腦行業不可動搖的支柱的公司,開始在命運的沖擊下可疑地動搖,產生了非常悲觀的預測。毫不奇怪,藍色營地的新聞很快就成為了新聞的焦點,如果你看一下我們網站上的出版統計數據,我們會發現,在一年中,有關Intel的報道至少是AMD的1.5倍。在PC處理器的總結文章中,我們不可能回避這樣一個共振的話題,因此,我們將從英特爾的故事開始回顧過去。
⇡#今年的主題:Intel到底發生了什麽,公司還能存活下去?
過去的一年,對於Intel來說,如果不是災難性的話,至少也是一個轉折點。該公司面臨著巨大的損失,投資者對其未來失去信心,隨後又出現了兩次股票崩盤。今年年底,i486處理器的創始人帕特·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被逐出英特爾,他在2021年重返英特爾被視為是公司向近復興的一個轉折點。這顯然意味著,在股東壓力下,董事會決定放棄計劃,並考慮戰略的根本性變化。這對公司來說意味著什麽,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英特爾將永遠不會是相同的。

當Gelsinger在三年半前領導英特爾時,他提出了一項計劃,讓英特爾重新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商。它的核心是在四年內掌握五種工藝,並於2025年推出英特爾18A快速技術,同時為第三方客戶開發了英特爾半導體合約制造服務,以支付技術升級和保持與台積電的工藝競賽的巨額成本。
這個計劃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在Gelsinger到來之前,英特爾多年來一直在失去自己的地位,一個接一個地錯過了增長的機會。該公司已經失去了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失去了作為蘋果客戶的地位,由於對EUV平版印刷的懷疑,在新工藝的掌握上落後,忽視了GPU市場的出現,也未能利用AI的繁榮,其他科技公司現在正在積極獲利。Gelsinger將英特爾打造成一家類似TSMC的半導體合約制造商的想法幾乎是保持公司規模並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關鍵參與者的唯一機會。在美國政府希望消除台灣對台灣產業的依賴的背景下,這一計劃似乎完全可行,這種依賴在冠狀危機期間曾一次傷害了經濟。 由於政治環境,英特爾成功地贏得了政府的支持,並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補貼和政府訂單,這是公司復蘇計劃的重要支柱之一。
因此,Gelsinger專註於糾正過去的一個錯誤。盡管英特爾在2010年投資了數十億美元用於ASML,但該公司沒有購買第一代EVE裝置,這導致10nm技術的套用出現嚴重延誤,並與台積電公司多年的技術標準落後。但現在,為了彌補損失並回到莫耳定律的框架內,Gelsinger已經與ASML達成協定,優先供應新一代的高孔徑光刻機,以開發未來的超尖技術。
最後,計劃中有關加速開發新工藝的部份似乎並沒有失敗。Gelsinger承諾,英特爾將在2025年掌握18 A技術,而這一裏程碑似乎是可以實作的-Clearwater Forest伺服器芯片,就像基於它的桌面Panther Lake一樣,仍然在公司明年的路線圖上。

然而,問題在於,為了實作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使英特爾能夠聲稱在技術競賽中領先台積電,該公司已經陷入了困境。在新裝置上花費了數百億美元,這根本不是免費的資金。該公司不得不削減股息,取消員工獎金和裁員(僅去年就有1.5萬人被解雇)。在歐洲,推遲企業建設,出售現有的ARM股份,並削減其他領域的支出。這一節省也影響到英特爾的主要收入來源--處理器業務。結果,一些有前途的計畫被永久關閉,一些被封存。甚至連旗艦Arrow Lake處理器也不得不用刀,它失去了Adamantine L4緩存,這對新產品的消費品質造成了沈重的打擊。
此外,英特爾在處理器釋出前測試方面也有所節省,這導致了更大的麻煩:Raptor Lake的意外退化已經成為公司歷史上最大的醜聞之一,而新的Arrow Lake則是英特爾工程師在釋出後不得不對其進行徹底的修補。
這也不是一個好主意,將部份芯片的生產轉移到台積電的能力上。新的Lunar Lake和Arrow Lake處理器幾乎完全由第三方供應商生產的芯片組成,這大大提高了它們的成本,但沒有帶來任何顯著的技術優勢。就連Gelsinger本人也承認,Lunar Lake最終對公司來說是一場「金融噩夢」,因為英特爾已經向台積電公司支付了5,6億美元,預計未來的生產外包成本將達到9,7億美元。
毫不奇怪,在財務狀況迅速惡化的背景下,一系列的誤判讓英特爾董事會成員的耐心溢滿,他們解雇了季辛吉。顯然,董事會對季辛吉的主要抱怨是,在他的領導下,處理器業務開始從英特爾的核心業務轉變為制造業革命的「搖錢樹」。這是一條危險的道路,因此在第一條評論中,董事會承諾將重點轉移到特定產品和客戶利益上,並將重點重新放在處理器方向上。
英特爾接下來會發生什麽尚不清楚。其處理器業務繼續每季度產生 25 億美元的收入,但考慮到制造部門的巨額支出,情況看起來相當悲觀。去年第一季度,英特爾的總虧損達到 4 億美元,第二季度增加到 16 億美元,第三季度達到驚人的 166 億美元,這是公司整個 55 年歷史上最糟糕的時刻。
因此,許多人理所當然地期望英特爾將選擇分離浪費資源的制造業,專註於處理器設計,同時成為一個類似AMD的無工廠制造商。但英特爾獲得的80億美元政府支持可能會成為障礙。它的目的是發展生產線,因此,它的條款明確禁止英特爾放棄對該部門的控制。此外,英特爾的半導體生產在沒有母公司資金支持的情況下是否可行,這一點還不清楚,因為它仍然沒有足夠的外部客戶,而且它的技術流程顯然是針對內部需求的。
當然,很明顯,解決方案不需要等待太長時間。時間對英特爾不利,公司現在不僅繼續失去投資者的信任,也失去客戶的信任,最終也會失去利潤。因此,她正在匆忙尋找新的篇章,一旦找到合適的人選,我們將知道2025年藍色陣營會發生什麽變化。有一件事是明確的:格爾辛格的重組不僅不受董事會和股東的歡迎,而且還遇到了資金短缺的根本障礙,因此不太可能完全完成。因此,18A流程的及時實施,更不用說下一個流程的14A。此外,英特爾是否能夠繼續以目前的形式存在,而不采取激進的行動,比如出售一些部件。
⇡#年度災難:Intel Raptor Lake
即使是那些不關註公司新聞的人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英特爾出了什麽問題。2024年,該公司的旗艦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引發了一場嚴重醜聞,使用者開始抱怨第13代和第14代Core高端機型的退化和故障。

關於猛禽湖穩定性出現和日益增長的問題的第一份報告出現在今年年初。等待投訴的最常見原因是意外出現「藍屏」,即使系統在標稱模式下執行,也會發生這種情況。一段時間以來,主機板制造商一直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使預設設定與 Intel 的建議保持一致。但這並沒有真正幫助。英特爾在夏季開始時確定了問題的主要原因。事實證明,由於微碼中的錯誤,在某些條件下,處理器開始請求越來越高的電壓,這最終導致矽芯片退化,即使在標稱模式下也不穩定。該公司花了一些時間來找到解決方案,因此,最終消除內部電壓控制演算法實施中的錯誤的 BIOS 版本僅在初秋釋出。
然而,一個重要的問題仍然懸而未決。事實是,矽的降解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這意味著即使面臨過壓,處理器也會自動落入「風險組」,並可能在一段時間(有時相當長)後開始失效或失效。不幸的是,英特爾找不到任何技術措施來辨識此類情況,只是向所有申請的使用者提供更換保修期內的處理器。為了平息不滿的浪潮,Raptor Lake 的保修期從三年增加到五年,但當然,這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在已經釋出的產品中發現某些缺陷是任何公司歷史上都會定期出現的相當普遍的情況。然而,Raptor Lake 案已經變得令人震驚,並嚴重損害了英特爾的聲譽。首先,該公司長時間沒有妥善回復使用者訊息,不認罪,並試圖將 CPU 效能下降的責任歸咎於使用者自己或主機板制造商。其次,對降級原因的調查揭示了各種內部演算法中的一大堆不相關的錯誤,這些錯誤的消除持續了幾個月,並且需要釋出多個版本的微碼。第三,使用者尚未收到有關如何了解特定處理器例項是否已降級的問題的答案。
因此,整個故事不僅暴露了英特爾新產品釋出前測試組織上的不足,還表明公司的技術支持無法以足夠合格和及時的方式應對海量問題。這就是這個故事的破壞力所在——該公司的客戶已經確保英特爾不會太努力地保護他們免受潛在問題的影響。而且,很明顯,Raptor Lake 家族的代表現在將以某種方式增加失敗率,他們將不得不長期面對這一點。
此外,主要(修辭)問題沒有答案。Intel 怎麽可能在一年半的時間裏一直在運送有缺陷的處理器,影響了連續兩代產品?
⇡#年度最不成功的處理器:Intel Arrow Lake
英特爾遇到的麻煩也反映在新產品上。代號為 Arrow Lake 的新一代 Core Ultra 200S 桌上型電腦處理器的推出取代了陷入困境的 Raptor Lake,這是該公司的又一次失敗。雖然從技術角度來看,這些處理器帶來了很多新事物,但使用者對它們卻相當冷淡。原因是效能,與 Raptor Lake 的效能相比,效能並沒有那麽明顯地提高,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在遊戲中)甚至嚴重惡化。

即使在準備釋出 Arrow Lake 期間,英特爾也警告說,它在這個前進演化階段的主要目標是降低 CPU 的能量需求,而不是提高效能。但使用者並不欣賞以效能下降為代價的相對較小的效率提升,Arrow Lake 遭到了嚴厲的負面回應。因此,在宣布後,英特爾不得不立即找借口稱酷睿 Ultra 200S 的釋出「沒有按計劃進行」,並承諾透過微碼和驅動程式調整來糾正這種情況。坦率地說,這只會惡化他們的形象,因為它與修復猛禽湖的史詩產生了明顯的聯系,而猛禽湖尚未從記憶中抹去。
此外,存在相當嚴重的懷疑,即 Arrow Lake 的特性在所有更新釋出後是否能夠顯著改善。由於許多無法透過編程方式解決的情況,他們的效能受到影響。首先,Arrow Lake 不支持超執行緒。其次,在追求能源效率的過程中,他們失去了時鐘速度。第三,由於與處理器內核的距離,他們的記憶體控制器顯著增加了延遲。因此,新一代英特爾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很可能不再流行,並且仍然「過得去」,特別是因為過渡到酷睿 Ultra 200S 需要使用帶有 LGA1851 連結器的全新主機板。
然而,在今年的結果背景下談論 Arrow Lake,不可能不承認它在技術上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產品。該系列中的處理器已轉向 P 核和 E 核,采用先進的 Lion Cove 和 Skymont 架構,IPC 分數顯著提高。如果就 Lion Cove 而言,我們談論的比效能與上一代內核相比「僅」提高了 9%,那麽新的高效 Skymont 內核獲得了 Alder Lake 和 Raptor Lake 一代處理器的 P 核的效能。
此外,在 Meteor Lake 移動處理器之後,Arrow Lake 切換到了 chiplet(在 Intel 術語中為 tile)布局。新 CPU 包括四個半導體芯片(CPU、GPU、SoC 和 I/O),使用 Foveros 技術在矽襯底上組裝成一個整體。同時,Arrow Lake 的所有主要元件都不是由英特爾獨立生產的,而是在台積電的幫助下 - 使用最現代的技術流程。這樣的一步讓英特爾甚至在技術規範的競爭中暫時領先於 AMD——主要的 Arrow Lake 芯片以 3 nm 生產,而競爭對手最先進的處理器仍然使用 4-nm 技術。
最後,Arrow Lake 成為第一款具有內建 NPU 的 Intel 桌上型電腦處理器,NPU 是一種用於神經網路任務的特殊硬體加速器。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它的添加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正式的步驟。這款加速器的效能僅為 13 TOPS,比 Microsoft 對 Copilot+ PC 的要求低三倍。因此,Arrow Lake 並不適合全套 Windows 11 AI 功能(包括 Recall),其 NPU 只能用於一些單獨的最佳化應用程式。
⇡#年度驚喜:Intel Lunar Lake
但是,如果說 Intel 在過去一年中沒能生產出任何一款成功的產品,那就不公平了。英特爾在其中采取了相當出乎意料的步驟,其中的 Core Ultra 200V 或 Lunar Lake 系列移動處理器被證明是現代輕薄膝上型電腦的絕佳基礎。與此同時,隨著它們的釋出,英特爾並沒有尋求在與 AMD 的競爭中邁出另一步。Lunar Lake 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目標——它們是對「Windows on Arm」平台出現的回應,首先是對 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的回應。事實證明,這個答案非常有說服力:英特爾能夠清楚地表明 x86 處理器既高效又節能,並且它們不會伴隨著任何相容性問題,在執行 Windows 時必須記住這些問題在 Arm 處理器上。

在技術文本中,習慣上將 Lunar Lake 稱為 Arrow Lake 的移動親戚,但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延伸,因為這些處理器沒有太多共同點:除了 Lion Cove 和 Skymont 內核的架構,以及 TSMC 企業的釋出。實際上,差異還有很多,因為 Lunar Lake 是一款 17W CPU,擁有 4P+4E 核心公式,在 Xe2 架構(Battlemage)上擁有強大的整合顯卡,以及效能為 48 TOPS 的大型 NPU 單元,不僅完全滿足 Microsoft Copilot+ PC 的要求,而且超越了 Snapdragon X Elite 中 NPU 的效能。
因此,Lunar Lake 和 Arrow Lake 沒有任何相同的矽元件。雖然移動處理器和它的桌上型電腦一樣,幾乎完全是在台積電使用 3nm 工藝制造的,但其中的芯片完全不同,只有兩個——計算(內部有 CPU、GPU 和 NPU)和平台控制器(負責 Wi-Fi、Thunderbolt 和 PCIe)。但最有趣的是,在 Lunar Lake 中,英特爾首次以蘋果為例,在處理器中放置了 16 或 32 GB 的 LPDDR5X-8533 整合記憶體。然而,雖然事實證明這對提高效能和減少消耗都有用,但該公司立即宣布將不再這樣做,因為它會損害成本(蘋果真的在虧本為 Mac 制造處理器嗎?
無論如何,Lunar Lakes 被證明是相當高效的:Core Ultra 200V 系列的 8 核代表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能夠在計算任務中超過甚至超過 16 核 Meteor Lakes,並且在圖形負載方面比它們強一倍半。當然,與此同時,它們在創意應用程式和遊戲中輸給了舊的 Ryzen AI 300 多核版本,但首先,它們要經濟得多,其次,滯後並不太明顯,也不總是被觀察到。換句話說,英特爾確實為輕薄膝上型電腦提供了一個平衡良好的處理器。
然而,仍然不能說 Lunar Lake 已經成為英特爾在黑暗時期的亮點,因為它缺乏在真實膝上型電腦中的廣泛采用,無法無條件地獲得市場成功。不幸的是,行動資料終端制造商並沒有太熱烈地歡迎這種處理器,因為它剝奪了他們在元件選擇方面通常的靈活性。因此,目前,Core Ultra 200V 可以在相當少數的系統中找到。但這種情況在未來一年可能仍會發生變化,至少 Lunar Lake 應該會在 2025 年成為 Microsoft 的新一代 Surface。
⇡#AMD 年度最大錯誤:Ryzen 8000G
不要以為在 Intel 的動蕩中,AMD 的所有努力都取得了成功。該公司犯的錯誤確實更少,而且它們沒有那麽致命,但仍然如此。最引人註目的是 Ryzen 8000G(Phoenix)系列桌面 APU 的釋出,它受到了市場的冷遇,盡管沒有任何明顯的缺陷,但無法復制其前輩的成功——Ryzen 5000G(Cezanne)APU。

在準備 Ryzen 8000G 時,AMD 決定走人跡罕至的道路——將相當成功的 Hawk Point 移動處理器轉移到桌面領域,在一個 4nm 單片芯片上結合了多達八個 Zen 4 / Zen 4c 計算內核,具有 RDNA 3 架構的高效能整合顯卡和 Ryzen AI 加速器。從形式上講,這樣的組合看起來很有吸重力——AMD 甚至談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即 Ryzen 8000G 系列的老代表允許您構建完全適合 1080p 遊戲的系統,而無需獨立顯卡,這通常是正確的。
然而,使用者對這樣的提議持懷疑態度。這種 APU 對於入門級遊戲來說可能是一個有趣的選擇,但 AMD 為它們設定了這樣的價格,以至於節省成本是不可能的。此外,由於需要在 Ryzen 8000G 上使用相當昂貴的 Socket AM5 主機板和 DDR5 記憶體,情況更加嚴重。因此,購買新一代 APU 顯然是一個財務虧損的企業 - 具有 Radeon RX 6500 XT 級別的廉價獨立顯卡的更高效配置可能會成本顯著降低。
Ryzen 8000G 中的 NPU 單元也沒有挽救局面。它的效能只有 16 TOPS,這意味著它不符合 Microsoft 的要求,適用範圍相當狹窄。因此,即使在今天,三年前的 Ryzen 5000G 系列處理器仍然比 2024 年的漸進式 APU 更受買家歡迎。而且,桌上型電腦 Ryzen 8000G 的失敗似乎已經被 AMD 自己意識到,因為它繼續延長 Ryzen 5000G 系列的生命周期,以非常有吸重力的價格釋出其他型號。
⇡#年度最佳移動處理器:AMD Ryzen AI 300
毫不誇張地說,2024 年是膝上型電腦處理器發展的一個重要裏程碑。「Windows on Arm」平台的出現迫使 x86 芯片制造商采取更大膽的行動,這對所有移動新奇事物的特性產生了積極影響。英特爾 Lunar Lake 也是如此,但更引人註目的新奇事物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對現代膝上型電腦功能的看法,那就是 AMD Strix Point 和 Ryzen AI 300。有了這些 CPU,開發人員並沒有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卓越的能效和延長電池壽命,而是將效能放在首位(同時不要忘記其他一切)。因此,Strix Point 系列芯片在保持 15 至 54 瓦範圍內的可配置 TDP 的同時,進入了一個新的重量類別,可同時提供多達 12 個效能內核和基於 16 個 CU 的強大顯卡。

Ryzen AI 300 與 AMD 之前提供的所有膝上型電腦芯片截然不同。這與其說是關於計算內核 (Zen 5) 和整合顯卡 (RDNA 3.5) 的新架構,不如說是單片 4nm Strix Point 芯片現在容納了更多,因為前幾代同級別的移動處理器最多接收八個內核和圖形,最多 12 個 CU。毫不奇怪,在增加了武器庫後,新的 Ryzen AI 300 在 Core i5-13500HX 或 Ryzen 7 7745HX 等解決方案的套用中輕松達到效能,TDP 為 55+ 瓦,在遊戲效能方面,它們可與桌上型電腦 GeForce GTX 1650 相媲美,讓您在整合顯卡上以 1080p 分辨率玩現代 AAA 遊戲,畫質略有下降。
AMD 透過改變其設計方法實作了如此根本性的進步。Ryzen AI 300 實際上是該公司的第一次全面嘗試,不僅是用可用部件組裝膝上型電腦處理器,而且之前已經對其進行了修改以更好地滿足既定目標。因此,Strix Point 同時基於兩種型別的內核 - 高效的 Zen 5(其中處理器中只有四個)和節能的 Zen 5c。第二個版本的內核與 IPC 中的第一個版本沒有區別,但由於矽芯片上的晶體管致密化,因此尺寸小了四分之一。這將它們的最大頻率降低了一倍半,但提高了能源效率,並允許您將更多的頻率封裝在一個單片移動芯片中 - 最多 8 個。
此外,Zen 5 架構的移動版本與桌面處理器的 Zen 5 不同。為了降低功耗和減少內核面積,AMD 在 Strix Point 放棄了 512 位向量指令工作。因此,基於 Zen 5 架構的移動處理器以與 Zen 512 上的前身相同的方式操作 AVX-4 指令 - 分兩步。而這並不是唯一的時刻。Strix Pont 中使用的 RDNA 3.5 圖形核心架構也是獨有的。在這裏,我們談論的是 RDNA 3 的改編版本,在記憶體、頻寬使用和節能方面進行了額外的最佳化。
Ryzen AI 300 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內建的硬體 NPU,之後這些處理器的名稱中帶有 AI 字尾。它目前具有創紀錄的 50 TOPS 效能(在某些版本的 Ryzen AI 300 - 55 TOPS 中),這使得 AMD 不僅能夠滿足 Microsoft Copilot+ PC 的要求,而且還繞過了 Apple、Intel 和 Qualcomm 的解決方案在硬體 AI 能力上。然而,到目前為止,這種領導尚未產生明確的結果。Microsoft 一直致力於為 Windows 11 開發 AI 外掛程式,因此,自命不凡的 Recall 功能僅在 12 月才在 Ryzen AI 300 上以測試模式執行,並且內建 NPU 還沒有其他用途......
此外,盡管 Ryzen AI 300 具有優勢,但 AMD 處理器從未設法進入 Surface 裝置。2019 年至 2022 年間,Microsoft 在其膝上型電腦上使用了 AMD 提供的解決方案,但在過去的一年裏,由於其卓越的能源效率,它的同情心已經轉向支持 Snapdragon X。而這對於正在積極爭取增加其在移動市場份額的 AMD 來說是一個相當令人失望的損失。但 Ryzen AI 300 仍然受到了相當熱烈的歡迎:該系列的處理器可以在宏碁、華碩、惠普、微星、聯想和其他主要制造商的裝置中找到。
⇡#年度最佳 Twist:AMD Ryzen 9000
基於相同 Zen 9000 架構的 Ryzen 5 系列桌上型電腦處理器也有望取得成功,就像 Ryzen AI 300 一樣。在準備釋出時,AMD 吹噓其效能與其前輩相比提高了 10-20%,同時降低了能源需求。然而,實際上,Ryzen 9000 系列第一批型號的釋出讓使用者感到失望:公司的承諾僅在能源效率方面是合理的,而新產品效能的真正改進僅限於幾個百分點。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在新處理器中,AMD 實際上扼殺了 Zen 5 架構,盡管它最初包括 16% 的 IPC 改進,這與換代期間的傳統效能提升非常一致。但與 Ryzen 9000 相比,Ryzen 7000 的時鐘速度較低,雖然它對功耗和溫度有積極影響,但顯著降低了新產品的可能優勢。此外,AMD 拒絕升級 Ryzen 9000 中的記憶體控制器,這再次人為地限制了頻寬,不允許您利用向高速 DDR5 的過渡。
結果,新鮮的桌上型電腦處理器遭到了公眾的冷漠,為了挽救銷量,AMD 甚至不得不從原定值降價 15-25%。除此之外,該公司還透過釋出 AGESA 更新和 Windows 11 排程器修補程式對效能情況進行了一些調整。這些措施有助於稍微平息最初的消極情緒,到年底,Ryzen 9000 系列的高級代表甚至能夠進入最受零售買家追捧的前 20 名(但不是前 10 名)CPU。
然而,盡管 Zen 5 媒體在桌上型電腦領域的首次亮相令人懷疑,但 AMD 仍然能夠扭轉局勢並確認其作為最佳遊戲處理器制造商的地位。情節轉折是由於年底 3D 緩存增強八核 Ryzen 7 9800X3D 的出現,引起了轟動,因為它不僅成為現代遊戲中最快的 CPU,而且還提供了迄今為止無法想象的領先優勢,達到 20-25%。

AMD 透過重新思考 3D V-Cache 技術來實作這一目標,該技術涉及由於額外的 SRAM 芯片,傳統處理器的 L3 緩存增加了數倍。在銳龍 7 9800X3D 中,這個芯片第一次不是放在處理器內核的頂部,而是放在處理器內核的下方,這讓 AMD 不怕局部過熱,也不束縛新奇的時鐘速度。因此,具有 3D 緩存的新八核在基本頻率方面輕松繞過了所有其他 Ryzen 9000 型號。
因此,AMD 去年在桌上型電腦 CPU 市場取得了令人信服的勝利。在競爭對手與 Raptor Lake 的失敗和 Arrow Lake 的可疑宣布的背景下,這場勝利似乎尤其令人沮喪。但是,即使我們從「藍色」陣營中發生的事情中抽象出來,Ryzen 7 9800X3D 也已成為絕大多數使用者希望從 AMD 獲得的那種處理器——高效、散熱適中且不太昂貴。也許 Ryzen 7 9800X3D 固有的唯一缺點是它的短缺,而 AMD 目前無法滿足。然而,這並不奇怪:出色的產品總是非常受歡迎。
⇡#年度首次亮相:高通驍龍 X
直到最近,高通還被認為是一家為智慧型手機生產處理器的公司。當然,也有例外,例如 Snapdragon 8cx,但無論如何,高通並沒有試圖成為 PC 市場的突出參與者。然而,現在一切都變了。在收購 Nuvia 初創公司後,該公司擁有由 Apple 原生公司開發的采用 Arm 架構的 Oryon 效能核心,借助該核心,高通開始積極擴充套件 PC。著眼於 Windows 膝上型電腦,該公司去年推出了 12 核 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和 10 核 Snapdragon X Plus 處理器。
這些處理器不能被稱為經過調整的移動芯片——它們從一開始就專註於 Windows PC,不難從它們的設計中看出這一點的跡象。特別是,在他們中,高通放棄了 big 的概念。LITTLE,使所有內核在架構上同構。同時,為了提高能源效率,它們被分組為四核集群,每個集群都有自己的最大頻率和通用的 12 MB L2 緩存。該處理器還具有 6 MB 的 L3 緩存,不僅可以由 Oryon 內核使用,還可以由整合的 Adreno X1 顯卡使用。順便說一句,它也適用於在 PC 上工作 - 它支持 DirectX 12.1、硬體光線追蹤和通常的(不是移動 Adreno 中的平鋪)渲染管道。而這種 GPU 的理論效能已提高到 4.6 teraflops,可與 Intel Meteor Lake 整合顯卡的效能相媲美。
但引發人們對它們的興趣浪潮的 Snapdragon X 最顯著的優勢是具有 45 TOPS 效能的強大 NPU。得益於 AI 硬體單元,高通公司能夠獲得 Microsoft 的支持,微軟選擇 Snapdragon X 作為 Copilot+ PC AI 電腦的基本解決方案。結果,基於這些處理器的 Microsoft Surface Pro 11 和 Surface Laptop 7 膝上型電腦清楚地證實了高通雄心壯誌的嚴肅性——它們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自主性(可與現代 MacBook 的自主性相媲美)、出色的效能(在 Meteor Lake 和 Hawk Point 的解決方案水平上),甚至能夠以中等品質設定執行現代遊戲(盡管與 Meteor Lake 相比 FPS 略低)。
但是,Snapdragon X 也有足夠的問題。主要涉及熟悉的軟體與基於具有 Arm 架構的處理器的 Windows 系統的相容性。Microsoft 試圖盡其所能解決這個問題,並在作業系統中實施了 Prism 軟體模擬器。然而,它遠非完美:Snapdragon X 系統中的一些 x86 軟體根本無法執行,有些軟體的效能損失很大。在啟動遊戲應用程式時會出現另一層不一致。盡管如此,所有這些問題都在逐漸得到解決,在此過程中,本機 Arm 應用程式的列表正在增長。高通和 Microsoft 之間日益增長的合作也讓人感受到了這一點。搭載 Snapdragon X 處理器的膝上型電腦是目前唯一完全執行 Windows 11 Recall AI 功能的 PC 類別。
盡管如此,沒有太多理由談論高通成功入侵 Windows PC 市場,因為截至 11 月,基於 Snapdragon X 的膝上型電腦僅售出 72 萬台。 在效能和自主性方面並不遜色,同時與軟體沒有任何相容性問題。
但是現在結束 Snapdragon X 的歷史還為時過早。明年,高通將把基於其處理器的系統供應量增加五倍以上,該公司擁有實施此類計劃所需的一切。到目前為止,Snapdragon X 處理器只能用於沒有獨立顯卡且成本相當高的輕薄膝上型電腦。但該公司正在努力將基於其處理器的膝上型電腦的成本降低到 800 美元的水平,並且已經推出了廉價的八核版 Snapdragon X。此外,在未來,此類膝上型電腦應該會變得更加實惠——高通預計將將下限設定在 600 美元左右。同時,該公司的想法是,基於 Arm 架構的廉價 Windows PC 不應失去強大的 NPU,這意味著即使是配備高通處理器的低端電腦也將滿足 Copilot+ PC 的要求,並將能夠使用 Windows 11 的 AI 功能。
⇡#下一篇:AMD越來越受歡迎
英特爾面臨的危機不僅影響了公司的財務狀況。他破壞了她在市場上的地位。這些節省逐漸導致處理器的消費品質下降,這已經導致其市場份額明顯下降。從歷史上看,英特爾擁有80%的x86處理器市場,這是過去幾年來的情況,而AMD的任何產品都無法提高其市場份額。然而,在2024年,這種情況開始迅速變化,英特爾和AMD在桌上型電腦處理器領域的份額比例從70比30。

電子信件:Mercury Research /tomshardware.com
顯然,這並不是因為 Ryzen 9000 系列的出現,而是由於 Raptor Lake 處理器效能下降的問題,英特爾不能或不想迅速停止。承認這些問題、找到它們的根源並修復缺陷花了將近九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英特爾桌上型電腦平台的使用者既缺乏制造商提供的資訊,又不了解他們是否應該擔心他們的 CPU。這一切嚴重打擊了人們對英特爾產品的信心,年底釋出的箭湖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即猛禽湖的問題是一場悲劇性的意外,還是英特爾內部系統性危機的外部表現。畢竟,有了 Arrow Lake,該公司似乎又踩到了同樣的耙子:處理器以原始形式釋出,現在英特爾再次不得不借助微碼修復問題,雖然這次它們與穩定性無關,而是與效能有關。
英特爾作為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市場的領先者的優勢似乎仍然是壓倒性的,而且很難失去超過 AMD 兩倍的銷售優勢。但是,請不要誤會:英特爾的一連串失敗會迅速削弱其地位,尤其是因為趨勢很明顯:使用者很容易在環境的影響下改變他們的偏好。因此,自 2023 年底以來,英特爾在桌上型電腦領域的份額已從 80.2% 下降到 71.3%。2025 年很容易成為分水嶺:對 Windows 10 的支持將於明年 10 月結束,迫使企業客戶更換數百萬台 PC。在當前的現實中,他們將為誰做出選擇遠非顯而易見。
然而,在市場的移動領域,英特爾並沒有犯災難性的錯誤,而且情況或多或少對它有利。在這裏,來自 AMD 的壓力並不那麽大,該公司的份額繼續保持在 77.5%。然而,由於 Ryzen 8000 Hawk Point 和 Ryzen AI 300 Strix Point 等成功的新產品的釋出,AMD 能夠在 2024 年將其份額從 16.4% 增加到 22.5%。似乎人們逐漸轉向支持 AMD 的移動 CPU 將繼續發生。至少,在 CES 2025 上展示的 AMD 膝上型電腦處理器看起來比英特爾的更有說服力。但是,我們不要超前。
⇡#代替結論:2025 年頭幾天的新處理器
總結了去年的成績,我們來看看我們帶著什麽進入了 2025 年。事實是,就在前幾天舉行了 CES 2025 展覽,該展覽傳統上用於新裝置的主要釋出。而且,從 CPU 制造商這次展示的內容來看,我們可以自信地說,明年處理器市場的主要戰鬥將再次在移動領域展開。
在這裏,英特爾將部署一大批 Arrow Lake 的移動版本,在這個版本中看起來顯然比桌面形式更有趣。具有 6P + 8E + 2LE 核心配方和強大顯卡的 200H 系列酷睿 Ultra 處理器將不得不在高效能膝上型電腦中取代 Meteor Lake,而具有 8P + 200E 配方的類似酷睿超級 16HX 處理器傳統上將針對帶有獨立顯卡的遊戲膝上型電腦。此外,英特爾還準備了基於 Meteor Lake 設計的單獨系列酷睿 Ultra 200U,公式為 2P + 8E + 2LE - 與 Lunar Lake 相比,此類處理器應該成為輕薄膝上型電腦更實惠的選擇(但 GPU 和 NPU 減少)。
作為回應,AMD 押註於擴大 Ryzen AI 300 系列,並提供一類全新的 Ryzen AI Max 移動處理器,它不僅將配備多達 16 個 Zen 5 內核,還將獲得基於 32-40 CU 的最強大整合顯卡,這對應於 Radeon RX 7600 的級別。仍然很難預測這樣的解決方案是否會流行起來,但 AMD 本身將它們描述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移動處理器,不僅領先於主要競爭對手的產品,而且比 Apple 的 M4 Pro 和 M4 Max 處理器高出一籌。

此外,AMD 將單獨將其 Ryzen 9000 處理器用於膝上型電腦應用程式。該公司已承諾在一年內釋出 Ryzen 9 9950X 的 54W 類似產品和 Ryzen 9 9950X3D 的類似移動類似產品。然而,正如上一代桌上型電腦 16 核處理器的移動變體的經驗所表明的那樣,這種 CPU 在制造商中沒有得到廣泛的支持,只屬於少數極其昂貴的遊戲膝上型電腦。
除了經典的膝上型電腦處理器外,AMD 還更新了其人員攜行式遊戲機解決方案系列,宣布推出基於 Zen 5 架構和基於 16 個 CU 的 RDNA 3.5 顯卡的類似 Strix Point 的 Ryzen Z2。在過去的兩年裏,得益於 Z1 處理器,AMD 已經成功地將自己牢牢確立為人員攜行式遊戲機芯片的主要供應商,它們的更新應該會幫助該公司不會失去在這個新領域的主導地位。
奇怪的是,試圖在移動領域與 AMD 和 Intel 競爭的高通公司對這一系列公告的反應相當遲鈍。它只用初級八核型號擴充套件了 Snapdragon X 系列。但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公告可能會對 Qualcomm 攻擊 x86 競爭對手的市場地位發揮重要作用。事實是,新芯片將顯著降低 Windows on Arm 平台上膝上型電腦的成本,這可以成為其分發的催化劑。
至於桌上型電腦領域,AMD 自信地抓住了其中的主動權,沒有給競爭對手留下任何機會。雖然英特爾僅宣布加入 Arrow Lake 陣容,為已經釋出的具有 K 指數的處理器增加了非超頻型號,但 AMD 決定結束在效能領域的主導地位問題。推出的 12 核和 16 核 Ryzen 9000X3D 具有 3D 緩存,不僅在遊戲中比舊款 Arrow Lake 具有兩位數的百分比優勢,而且在內容建立和處理任務方面也具有類似的優勢。透過這一公告,AMD 實際上正在將英特爾擊倒,至少在計劃於 2026 年釋出的 Nova Lake 一代桌上型電腦處理器之前,藍軍顯然很難擺脫困境。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桌上型電腦細分市場的真正競爭將僅在中低價位段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