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音箱選購的常見誤區,弄明白了可以有效避雷防忽悠

2025-07-04數位

本內容來源於@什麽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隔壁的七大叔

經常在值得買為大家分享各種超值的音響裝置,在和值友們交流的過程中總結出幾點新手在音箱選購中經常遇到的誤區,需要選購音響裝置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可以有效避雷防忽悠。

1、不同型別的裝置對比

我們都知道大多數情況下2.0音響比較適合聆聽音樂,2.1系統比較適合看電影打遊戲。

2.0系統和2.1系統最大的區別在於2.1系統多了一個低音炮,所以2.1系統的低頻效果比2.0系統更好(註:同尺寸對比,喇叭單元越大,可以重現更低的低頻)。

經常遇到有值友咨詢2.1系統和2.0系統怎麽選,其實從自己的需求去選擇就可以了。

如果是想要面面俱到,那可以用高品質的2.0搭配低音炮組建高品質的2.1系統,比如真力g1+f1組建高品質的2.1系統,兼顧到高解析,三頻均衡,更出色的低頻表現。當然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2、不同尺寸的產品對比

同級別的產品才具有可比性,不同尺寸的產品做對比相差懸殊。

經常遇到有朋友來咨詢:漫步者N300和S1000MKII哪個更好?

一寸大一寸強,這個指的是喇叭單元越大,低頻效能指標就更好。

N300搭配的是3英寸中低音,S1000MKII是5.5英寸的中低音,它們根本就是一個等級的產品,用來做對比是沒有可比性的。

3、不同價格區間的產品做對比

前面說了不同型別、不同單元尺寸的產品不具有可比性,還有一個要註意的是,不同價格區間的產品也不具有可比性。

前幾天發了一篇文章,MR4可以閉眼買。有值友留言說:普瑞聲納的e3. 5更值得買,直接秒殺MR4。

我們都知道, 一分錢一分貨,千古不變的道理 。全新的漫步者MR4活動價格不到300元,而全新的普瑞聲納價格在500-600之間,它們的價格相差了一倍多。

拿它們來對比顯然不大合適。拋開價格來說,真力的g1也可以秒殺普瑞聲納e3. 5,但是價格呢?相差了7-8倍之多!

每個人的購買預算都不一樣,在不同的價格區間有不同的選擇。

這位朋友建議到鹹魚去買橙色很新的二手普瑞聲納e3. 5,對於精通個中利害關系的朋友這個辦法是可行的。但是對於一竅不通的普通使用者而言,如何去甄別確實一個難題。

而且二手裝置你不知道上一任使用者是如何使用配備,是否存在暗病等,運輸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問題。所以不大建議普通使用者去選擇鹹魚的二手貨。

4、音質和音色的區別

許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區分音質和音色。這裏直接參照劉漢盛音響二十問裏的解釋

什麽是音質?

音質是指聲音的品質,許多人都把它與「音色」混淆了。什麽叫作聲音的品質?當您在說一雙鞋子品質好的時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腳、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時不時髦。同樣的,當您在說一件音響器材音質好、壞的時候,您也不是在說它的層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專指這件器材「耐不耐聽」!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腳一樣。一件音質很好的器材,它表現在外的就是舒服、耐聽。您不必去探討它聽起來舒服、耐聽的原因,那是專家們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斷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強,但是不耐久聽,那可能就是音質的問題。一件好的音響器材,其音質就應該像一副好嗓子,讓人百聽不膩。或許我這麽說您還是認為很抽象。其實不然,我可以再舉實列來說明。當您提到布料時,您會說:這塊料子的質很好。當您在吃牛排時,您會說:這塊牛排的肉質很好。當您在稱贊一個小孩時,會說:這個孩子的資質很好。所以,當您在聽一件音響器材或一件樂器時,您也會說:它的音質很美。從以上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質」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音質高貴、很好、很美就代表著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我可以說音質是音響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將它擺在第一要。

什麽是音色?

音色是指聲音的顏色。在英文裏,音質(TONE QUALITY)與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裏,音質與音色經常被混用、誤用。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說法,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聲音就像光線一樣,是有顏色的,不過它並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聽到的。通常,音色愈暖聲音愈軟;音色愈冷聲音愈硬。太軟或太硬當然都不是很好。有時,音色也可以用「高貴」、「美」等字眼來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過,就像布料一般,布質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卻是指它的顏色,這其間還是有明顯的界線。在音響器材評論裏,音色就如同顏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顏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黃、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說它是帶點憂懋的藍。總之,音響器材就如樂器一般,幾乎脫離不了愈貴音色愈美的事實。一把二百萬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著金黃色的光澤;而一把五千台幣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畫。雖然每個人觀點各異,但是,「美」仍然有著一個大家承認的「共識」,您不能說一個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樣的您不能說一件冷藍音色的器材是美。這就是我們對音色之美的共識。

簡單的說,

音質是聲音的品質,有評測的標準區分好壞。

音色是聲音的型別,比如監聽音色,溫暖的音色,冷峻的音色,這個沒有好壞之分,看每個人的喜好。

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音色,比如惠威M200MKIII+就以溫暖的音色著稱,適合用來聆聽人聲;

漫步者S2000MKIII的音色比較清亮,聽起來很通透,用來聽電音型別就很帶感。

5、有源音箱都是垃圾

經常看到這樣的言論:有源不如無源好聽,有源音箱都是垃圾。

這個典型的以偏概全。

首先有源和無源屬於兩個不同的型別,有源音箱為了使用方便,將驅動喇叭的功放內建在音箱裏,消費者買回來就可以直接使用,選購門檻比較低。

無源音箱需要和外接功放搭配使用,涉及到產品的匹配問題,相對於不明就裏的使用者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價格差別也是非常大,便宜的幾百塊,貴的幾十萬。無源音箱和功放搭配不好還可能出惡聲,組建成本相對也比較高。

如果一定要對比,也要以同樣單元尺寸,同樣價格來做比較,拋開價格談效能都是耍流氓。

其實高品質的有源音箱不見得比無源差,只要預算充足,有源音箱也可以很好聽。

6、萬元以下聽個響

這個言論經常可以看到。

一分錢一分貨沒假,但是價格來到一定區間差別就沒那麽大了,想多獲得更好的品質,就是10分錢一分貨甚至是百分錢一分貨。

無源音箱加功放搭配,1萬元可以組建出不錯的套裝,比如天逸的AD-86D功放+英國樂富豪林頓85周年紀念版書架箱,加起來不到9000元,價效比很高的入門組合。

換成日本進口的馬蘭士的PM8006功放價格在一萬出頭,可以高中低調音對應三分頻音箱非常合適。

有源方面,漫步者的A300、惠威的M5A、金瑯的A5M、KEF LSX II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寫在最後

音響的用途是為重新聲音服務,大部份使用者買音箱主要是用於欣賞音樂,在有限的預算內購買更合適、更好的器材才是正確是選擇,讓投入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我們應該更註重音樂給我們帶來的快樂,而不是器材本身,不是嗎?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