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199元的小米桌搭機器人,「內涵」卻絕不簡單

2025-07-04數位

就在7月3日,小米集團手機部副總裁、可穿戴部總經理張雷在社交平台透露,小米手環8支持「桌搭模式」的系統版本已全量推播。至此,小米在不久前剛剛釋出的「多功能桌搭」正式完成了對其所有相容裝置的適配,可以開始履行「讓舊手環重獲新生」的職責了。

為了方便沒關註這款產品的朋友們理解,我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它。「小米手環·多功能桌搭」、或者說「小米桌搭機器人」,是小米方面上月針對小米手環推出的一款配件產品。

從本質上來說,它的電氣結構其實有點類似藍芽智慧音箱。在其頂部的「頭盔」結構裏,有一個專門適配小米手環8、9、10代的安裝孔位。只要將去掉腕帶的手環主體「塞進去」,就可以透過內部觸點實作桌搭與手環的充電和通訊功能。

在這之後,使用者便可以將其組合而成的「桌搭」,當做一個小巧的帶屏智慧音箱使用。其不僅支持時鐘顯示、鬧鐘提醒、音樂播放時顯示歌詞等功能,而且還能切換不同的萌趣表情,即便是作為一個「桌面寵物」也足夠有趣。

如何充分發揮舊產品的余熱,小米帶了個好頭

不過在感嘆小米這款不足200元的小物件的有趣之余,它的產品思路以及操作方式,也引發了我們三易生活的一些思考。

首先正如小米方面所說的那樣,「多功能桌搭」適配的是小米手環8、9、10三代。從其本身的功能定位來說,其中8代和9代的老型號更是主要適配物件。

原因很簡單,因為從產品內容來說,智慧型手環相比絕大多數智慧型手錶,往往具備更小電池容量,以及更加簡陋的健康傳感器配置。這就意味著智慧型手環的電池更容易出現衰減,同時消費者也更有可能會出於追求準確監測的目的而淘汰舊手環,換用智慧型手錶或其他更專業的智慧可穿戴裝置。

在釋出會上,小米方面就強調了其內建手環的供電觸點

細究小米「多功能桌搭」的產品設計不難發現,當使用者將老手環裝配進桌搭的「頭部」後,其內部的觸點將會對手環進行持續供電,這就解決了老手環電池衰減的問題。與此同時,小米手環在「桌搭模式」下將專註於作為智慧音箱的螢幕功能,健康監測傳感器則不再運作,所以自然也就無所謂「準不準」了。

有趣的是,這讓我們聯想到了以往互聯網上一些將老手機、老平板「再利用」的教程。比如宣稱可以將舊手機安裝特定軟體後、當做行車記錄儀,或是將舊平板改造一番變成智慧音箱等。

過去大家會覺得,這些方法很有創意、頗具實用價值,但看了小米的產品設計再回頭來看它們就會意識到,這些「閑置裝置再利用」的辦法實際上也有許多問題。比如舊手機當行車記錄儀時,可能會因為發熱而並無法長時間拍攝,甚至有可能會因為持續暴曬導致安全隱患;而老舊平板電腦往往既沒有遠場拾音麥克風、也沒有高品質的喇叭,真當智慧音箱用,體驗大機率會遠不如正規品牌的入門級產品。

作為本就收藏了不少「古董裝置」的玩家,我們對於數位產品的舊物利用向來持肯定態度。但小米這次的產品設計確實讓我們意識到,對老款數位產品的二次功能開發,應該充分考慮到回避短板、發揮長處,而不是簡單地「為了重復利用而重復利用」。因為這樣反而只會拖累使用者體驗,甚至可能還不如幹脆買新的。

進一步統合裝置框架,小米可能正在做出改變

除了產品設計上的思路值得肯定之外,小米這次的「多功能桌搭」在具體操作層面同樣也有一些值得關註之處。

用過小米手環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其在小米的產品生態中屬於「運動健康」類別。也就是說,在與手機完成配對後,所有的設定、更新、功能調整操作,都需要、也只需要透過「小米運動健康」這個APP進行。

但是 當使用者將小米手環切換到「桌搭模式」、安裝至桌搭機器人裏後,它「對應」的控制APP就發生了變化,成為了通常對應各種家用智慧裝置的「米家」APP。

有發現什麽嗎?沒錯,雖然在此之前小米旗下部份澎湃OS的智慧型手錶(比如小米Watch S Sport),其實也已經可以透過米家APP進行部份(極不完全的)功能控制,但「多功能桌搭」依然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款徹底完成運動健康裝置同米家APP功能打通的硬體產品。雖然這種「打通」依然需要靠額外加裝的硬體模組來實作,但大家要知道,以往小米的音箱類產品控制APP本應是「小米音箱」、而非「米家」。

如果大家有在日常深度使用小米生態產品可能就會知道,小米在以往其實並沒有嚴格實作旗下智慧裝置的統合控制。比如「小米音箱」、「小米耳機」、「小米眼鏡」、「小米電視助手」、「小米打印」、「小米對講機」,就分別是對應各自類別產品的獨立控制APP。

從商業角度來說,當然可以說這是因為小米的生態策略,使得其許多產品實際上出自不同的方案商和代工廠之手。但無論是站在使用者、還是如今小米的角度來說,逐步淘汰這些曾經的獨立APP,將它們更好地統合在小米的融合裝置中心框架下,顯然都是未來必須要走的一步。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