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剛開完會的華為經銷商夜裏和我交流鴻蒙智行4S店事宜。
交談中,他突然問我:「vivo那款帶望遠鏡的,賣得怎麽樣?」
我有些意外!
我明白他問的應該是X200 Ultra,但是這群華為經銷商尤其是大商,長期以來對OV的產品幾乎不聞不問。OV要釋出什麽新產品,OV有什麽新政策,新動向,他們幾乎是漠不關心的。他們有些手裏還是有些大型賣場的,有時做市場調研難免會問到他們,這些老板們對華為以外的品牌大都是一問三不知。
但是如果你問他華為的產品和政策,幾乎是如數家珍。時間長了,我也早已習慣,所以,他這麽突兀的一問,我倒是覺得詫異,於是有些好奇地問他:你怎麽關心起vivo了?想開vivo專賣店?」
他淡淡的回復:「沒有,只是隨便問問」
可這樣隨便問問的華為經銷商,這個月,他已經是第二個了。
而這樣的情況,最近幾年還真的沒有出現過。
我想這一次vivo X200 ultra的行銷應該是下了功夫,看得到結果的。
全生命周期的銷量先不談,至少行銷上,資訊擴散的廣域和力量感上,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
二
對vivo X200 ultra尤其是大師版的行銷、到底對X200S 的銷量起到了多大的推動作用?能否量化這一作用?這是我很想搞清楚的一件事,但是,她很有挑戰性。
把手機和微單比較,是這次行銷的主要亮點,這個方案值得稱贊。
我們看到網上有很多嘲諷vivo X200 ultra 的聲音,其中可能有vivo的競爭對手,也有很多攝影愛好者。
其嘲諷邏輯主要是:你vivo要說在手機品牌裏拍照不錯也就算了,你還厚顏無恥的和專業攝像器材去比,這有可比性嗎,你是欺負我們什麽都不懂嗎?
這是非常好的行銷現象!
它將快速地幫助vivo完成「手機品牌裏高端影像王者」的心智建設。
這個心智建設的邏輯非常簡單:
當一個普通投資者把自己的投資水平胡段永平相提並論,並透過團隊形成熱議時,盡管非常多的專業投資人會認為這小子不自量力,不知天高地厚,簡直是在搞笑,但是,在普通受眾的心智中,這個普通的投資者在投資上的權威性,可能早已超越了絕大多數機構。
「碰瓷」微單將是行業中一個很經典的行銷案例,值得借鑒。
當眾多專業的攝影愛好者,或激動,或憤怒或滿臉不屑地說出:「」你vivo說你在手機裏拍攝怎麽好我們不爭辯,但你說你要和微單比,你拿什麽比,你也太敢吹牛了!「,並為了證明自己羅列一系列證據時, vivo在手機品牌中拍攝最好的印象就會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在手機品牌中,綜合影像能力表現最強的就是蘋果,比蘋果強大的多的自然就是專業攝影器材,當vivo X200ultra 被拿來和微單相提並論時,在消費者心智中,就容易留下vivo影像能力已經超越蘋果的痕跡,因為對標的標準已經到了「專業攝影器材」這個級別。這種痕跡如果被反復強化,再加上產品前進方向上的支撐,就會在消費者的內心深處完成從「營造」到「固化」到最終較為理想化的「僵化」結果。
三
但是,我們看到最近關於vivo X 200ultra 的嘲諷與挖苦的聲音似乎少了很多,更多的是比較傳統的正面的行銷。
可能一波熱度過去了,一些「專家」們也覺得無趣,一些競對還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從行銷的層面看這並不是一個太好的事情,還是要讓這種「嘲諷」,最好是「辱罵」的聲音持續下去。
在消費者心智的建設中,設計好的主觀可控的「辱罵與嘲諷」的效果要遠遠大於正面的表揚。
你對一個姑娘說十遍:「你是天底下最漂亮的女人!」
她可能會高興,但很快就忘了。
如果你對她說:「你是天底下最醜的女人!」
她可能會記恨你一輩子。
這種行銷案例很多,同時熱點的形成與持續也需要更多的沖突,矛盾,對抗,反差。
所以,不管這些嘲諷vivo X200 ultra 的人是身份是競爭對手,是攝影愛好者;動機是工作使然,是單純的看不慣,是為了流量,還是滿足各種情緒價值,都要想辦法把他們裹挾進來,讓他們的嘲諷與譏笑為品牌的心智建設服務。
十幾年前,一個朋友做過這個方案,但當時只是非常粗糙的一組目鏡,作為禮品贈送,完全沒有行銷,沒有高大上的蔡司標誌,沒有精心設計的做工精細的元件,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和X200ultra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第一眼看到這個方案,恍惚間有些昨日重現之感
四
vivo的朋友可能因本分文化使然,交流中普遍表現的比較謙遜,可以允許不同意見,甚至批評兩句也不生氣。
這很對我的脾氣,所以交流中就會多幾句嘴,就有展開一下的小沖動。
他們告訴我在影像單元上已經投了一千多名研發人員,並已經堅持多年, 他們的計劃是在影像能力上,全面超越蘋果!
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還是讓我有些震驚。
盡管我並不認為即使影像能力全面超越了蘋果就可以包打天下,這可能是我和他們略有分歧之處,但是他們充滿自信的臉龐還是很讓人觸動。
或許當初這兄弟倆就是這麽計劃的吧:
OPPO去進攻芯片;
vivo去進攻影像。
這兩個點是手機沖擊高端的戰略高地,如果都能拿下來,就可以居高臨下,勢如破竹!
突然,不自覺的就會想到澤庫,想到那個把整個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薪資水平都提高了一個檔次的名字。
如果澤庫團隊還在,今天也能像小米一樣推出3奈米芯片,再加上vivo在影像上的厚積薄發,國內市場的格局會不會有些不同呢?
往事難免讓人唏噓,不過以段永平的高度,可能會有不同維度的資訊量,不同維度的思考吧。
作為局外人,我們不便置評,只是從一個推演愛好者的角度感慨某種可能性罷了。
五
不管華為三折疊最終銷售多少台,計畫利潤如何,她的出現,又把華為的品牌調性提高了一個高度;
不管200ultra大師版最終賣了多少台,她的出現都極大的推動了「vivo影像最好」的消費者的心智建設行程!這對於vivo未來所有的產品都會帶來幫助,尤其對於X200S 銷量同比提高的幫助應該是較大的。
當然,這只是我們的判斷,如果要量化這種幫助作用,用具體的數據去支撐觀點則充滿了巨大的挑戰性。
一些朋友認為X200S 會出現長尾效應,這個需要觀察。
對於即將上市的S30會有多大幫助,同樣也有待觀察。
希望一個謙遜的老朋友,這次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