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國際金獎!祝賀新疆馬立強教授團隊!

2025-07-04科學

7月3日,記者從新疆工程學院獲悉,在今年舉行的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該校礦業工程與地質學院馬立強教授團隊以「連采連充水資源運移監測與水害預警技術」為核心的發明專利群,從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送出的1000余項創新發明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

馬立強教授團隊以「連采連充水資源運移監測與水害預警技術」為核心的發明專利群,在今年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榮獲金獎。圖片由本人提供

獲獎專利群實作了從理論、技術、材料、裝備到套用的完整創新鏈突破:開創性地將紅外放射線技術引入保水采煤領域,研制出防爆紅外放射線儀,並將其與微震系統及地質雷達聯合使用,構建了相關監測智慧預警系統,首次給出了采掘面湧突水的多參數預警閾值。

目前,該專利群技術已在榆林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鄂爾多斯市等地的多個煤礦套用,近3年新增利潤超過9億元。

馬立強(左一)教授團隊在哈密討論保水采煤方案(資料圖片)。

馬立強教授自2004年起就涉足新疆煤炭開發中的水資源保護工作,多年來持續聚焦巖層控制與保水開采科教工作,獲中國、美國、加拿大等世界采礦已開發國家的授權發明專利80余件,相關成果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新疆是全國煤炭資源儲量最大的省區,隨著采煤技術的進步,煤炭開采強度不斷增大,高強度開采對礦區有限的水資源造成了一定破壞。」馬立強介紹,近年來,他和團隊先後在庫車市、伊犁州、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哈密市等礦區,系統研究了煤層開采對含水層結構的擾動機理和控制技術,有效指導煤礦企業保護水資源,形成了一整套保水采煤技術。這些技術在支撐新疆煤炭行業綠色發展的同時,還促進了新疆工程學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成長,並逐步得到了自治區科技廳重大計畫專項、重點研發任務專項等計畫的資助支持。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三大發明展之一,由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等權威機構認證,被譽為「發明界的奧斯卡」。此次獲獎不僅標誌著中國保水采煤技術獲得國際認證,更推動了傳統「重經驗」向「重技術」保水采煤的轉變,為綠色礦山建設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下一步,馬立強教授團隊將繼續深化獲獎專利群在疆內的套用,加大對各煤礦區的技術研發、支撐和推廣力度,滿足礦區綠色發展需求。他還透露,團隊正在起草保水采煤領域的新疆地方標準,將更好地推動礦區水資源保護的規範化和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