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眼紅身青,常被誤認為是草魚,靈活多動的它,為何被人叫「蠢魚」

2025-01-11科學

在中國南方的河流中,有一種魚,身上有如同草魚一樣的斑點,然而它卻與草魚有著天壤之別,它就是赤眼鱒。 因為它身上的斑點形似草魚的斑點,所以很多釣魚者在第一次見到赤眼鱒的時候都會誤把其當成草魚,但其實赤眼鱒屬於鱒科,和草魚並不屬於同一種魚類。

赤眼鱒又名蠢魚,之所以叫這個名字, 是因為這種魚的反應速度比較慢,釣魚人發現赤眼鱒的時候,往往會發現它在水面上水草下遊動,所以就會覺得這條魚好像反應有點遲鈍, 但其實它只是在慢慢地遊動而已,並不是真的反應遲鈍。

就算赤眼鱒的智力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麽高,但赤眼鱒的適應能力卻很強, 它們不僅能夠很好地生活在我們城市的河流中,而且其身上的紅點,也能夠讓它很好地隱藏在水中。

一、赤眼鱒的外觀特征

特征1.體側有紅色的斑點

赤眼鱒的命名來源於其眼睛上面的紅斑點,其眼睛的顏色會隨著水域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在水質品質差的時候,赤眼鱒的眼睛會呈現出鮮紅色,而在水質好的時候,赤眼鱒的眼睛顏色又會變成青色,如果你在水域中發現這條魚,那麽就可以透過眼睛的顏色去判斷出它的棲息環境。

特征2.體色銀白,背部灰色

赤眼鱒長得比較像草魚,它們的體型修長, 體長和體寬往往為6-8倍的比例, 體色的銀白色會 和體側的紅色斑點相互映襯,顯得相當美麗。

同時赤眼鱒的 背部呈現出灰色,而腹部的顏色則會更白一些, 這樣明顯的體色差異也可以很好地幫助其在水域環境當中隱蔽起來,能夠躲避天敵的捕獵。

二、赤眼鱒的生活習性

(1)棲息環境敏感度高,不喜歡臟水

赤眼鱒的生活習性主要取決於它所棲息的環境,赤眼鱒的適應能力很強,也可以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水域當中,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

但是赤眼鱒對棲息環境的水質要求會比較嚴格, 生活在水質差一些的東南部地區的赤眼鱒適應能力會更強一些,但生活在南部地區的赤眼鱒對棲息環境要求會更嚴格一點, 主要棲息在水質清澈,而且流速較快的河流之中。

(2)喜歡生活在水流較快且富含氧氣的水域

赤眼鱒主要生活在水流比較快的地方, 水流越快,其生活習性也會越活躍,通常水流不是很快的地方就不會有赤眼鱒的存在。

並且赤眼鱒在水域之中也會選擇水流比較快的水層, 水流快的水域當中含氧量會比較高,而赤眼鱒主要依靠鰓呼吸水中的氧氣,所以也更喜歡生活在這種水域環境當中。

三、赤眼鱒的分布情況

(1)赤眼鱒的祖先大約在500年前就開始分化出兩種

赤眼鱒的分布情況也隨著赤眼鱒的品種不同而有所不同。 赤眼鱒的祖先大約在5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分化出兩種不同的品種,分別是孟氏赤眼鱒和布氏赤眼鱒。

孟氏赤眼鱒和布氏赤眼鱒在基因和生態上都會有一些差異,因此兩種赤眼鱒的分布情況也不同。

(2)南部赤眼鱒適應力更弱,生活在清澈的水域

南部地區的孟氏赤眼鱒和東南部地區的布氏赤眼鱒就會有所不同,後者的適應能力會更強一些, 可以生活在水流較快而且氧氣含量較高的水域,而中國的孟氏赤眼鱒主要生活在水質清澈流速快的河流之中,環境的變化會對它造成很大的影響。

再加上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河流被圍起來或者是被修建成了水庫,這都對赤眼鱒的棲息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導致它棲息的環境越來越少,因此它的數量也逐漸在減少。

四、赤眼鱒數量越來越少的原因

原因一:環境汙染及河流被改造影響

赤眼鱒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生存壓力,隨著環境的汙染加劇,越來越多的城市河流都會受到汙染。

而赤眼鱒又屬於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的生物,當我們的水質被汙染的時候,赤眼鱒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如果你發現水中的赤眼鱒開始大量死亡,基本上都是因為水質的汙染導致的。

並且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水域環境也開始被改造,這樣也就導致赤眼鱒的棲息環境也越來越少。

有一些赤眼鱒也會因為水流被擋住或者是被人們收拾成水庫等原因,導致它們的生活環境受到影響,這也是我們不能看到赤眼鱒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過度捕撈,使其數量逐漸減少

同時,赤眼鱒作為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也因為其數量越來越少而逐漸被人們忽視,很多釣魚者在發現赤眼鱒的時候, 也往往會因為沖動將其捕撈起來,導致赤眼鱒的捕撈數量也會越來越多, 數量會越來越少,導致赤眼鱒的數量已經面臨了瀕危的威脅。

赤眼鱒作為一種適應力強、生活習性的獨特魚類,其名字盡管給人一種「蠢魚」的錯覺,但事實上它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很強。

然而,隨著環境的變化和生態的破壞,赤眼鱒的數量逐漸減少,面臨瀕危的威脅,希望我們能關註這一獨特的魚類,保護它們的棲息環境,讓它們能夠繼續在我們的江河湖泊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