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強勢來襲,升溫反彈,這究竟是氣候的任性還是自然的調侃?
今年11月的寒潮讓人直呼「過癮」,不僅重新整理了降溫、降雪的紀錄,還像打翻的劇本一樣迅速迎來氣溫大反彈。你以為這是一場冰與火之歌的真人演繹?其實背後藏著不少氣候的「小心機」。
先說降溫,這次寒潮堪稱「大魔王」。東北的朋友直接從秋褲進階到「熊出沒」模式,黑龍江鶴崗的積雪厚度更是超過50厘米,簡直讓鏟雪的人懷疑人生。這場寒潮有多猛?東北降溫振幅能達到10~20℃,華南這樣的「溫柔鄉」也沒躲過去,竟然也能降個6~8℃,真是全民齊降溫。但寒潮過後,氣溫像「過山車」一樣飛速回升,北京這幾天直接從3℃跳到12℃,像不像剛吃完冷飲又被塞了杯熱奶茶?
這樣的反彈升溫其實有科學解釋。寒潮過後,大風停了,空氣壓得沒那麽緊了,氣溫自然就「回彈」。特別是像內蒙古、新疆這樣的地方,白天陽光一照,氣溫回暖比別人快。但問題來了,這麽強的寒潮,為啥氣溫卻總是難以真正「冷下去」?答案是——氣候偏暖的主旋律在繼續演奏。
今年秋冬,中國的整體氣溫就偏高,尤其是東北和沿海地區,準反聖嬰現象帶來的海溫升高,成了這場「暖劇」的導演之一。海水暖了,空氣暖濕程度就高,降雨降雪自然也「整出不少活」。但對比起來,西北、西南那些遠離海洋的地方,受寒潮影響時間長,回暖速度慢,這才顯得寒潮那麽冷酷。
這場寒潮讓我們見識到極端天氣的威力,也讓氣候變暖的現實再次浮出水面。極端寒潮和氣溫偏暖不是矛盾,而是氣候變遷下的「怪組合」。全球暖化背景下,大氣環流不穩定,冷空氣能量被「集中釋放」,一次寒潮就能讓大半個中國「速凍」。可惜,這並不意味著冬天的「存在感」增強,反而是一種氣候異常的表現。
說到底,天寒地凍只是表象,背後的氣候危機才是真正的考驗。現在的天氣越來越像一場大型直播,「寒潮來了,升溫了,全球暖化還在繼續」,看著一場場「逆襲大戲」,難道我們不該思考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氣候挑戰?
那麽最後小編想問:這場寒潮和升溫過山車你體驗到了嗎?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你對未來的極端天氣怎麽看?快來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