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與馬可·波羅同行——紀念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學術活動回顧

2025-01-11科學

2024年,是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義大利和中國舉行了一系列文化和學術活動。在馬可·波羅誕辰的1月,威尼斯舉行狂歡節,主題定為「去東方:馬可·波羅驚奇之旅」(Ad Oriente. Il mirabolante viaggio di Marco Polo)。在公眾的熱情中,紀念活動不斷升溫。而對於學術界而言,2024年必將是馬可·波羅研究中很重要的一年。筆者略述親身參與的學術活動,簡要回顧,以饗讀者。

義大利文化部於2023年12月29日成立「紀念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全國委員會,由威尼斯市長(Luigi Brugnaro)擔任委員會主席、威尼斯大學(Ca’ Foscari)校長李集雅教授(Tiziana Lippiello)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以策劃推動相關紀念活動。李集雅教授是漢學家,與中國學術界交往密切。相比二十年前2004年義大利國內紀念馬可·波羅逝世680周年,2024年的活動更為隆重,學術性更高,與中國的合作交流更密切。

首先是大型展覽。義大利舉辦了中國絲綢、園林、藝術等主題的多項展覽,我關註的主要是中意兩國合作的文物和文獻展。幾場展覽,匯集了兩國精品,風格各異,足以令觀眾大開眼界。

威尼斯市政博物館基金會與上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馬可·波羅的世界:一位十三世紀威尼斯商人的旅行」(I mondi di Marco Polo: Il viaggio di un mercante veneziano del duecento)展覽,於2024年4月5日至9月29日在義大利威尼斯總督府舉辦,11月23日至2025年3月30日移展上海博物館,定名為「寰宇東西: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和世界」。意、中雙方先後出版了同名展覽圖錄。義大利版圖錄(有義大利文、英文兩種版本,英文版名為 The Worlds of Marco Polo: The Journey of a Venetian Merchant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也收錄了安德烈歐塞(Alvise Andreose)、布爾吉奧(Eugenio Burgio)等義大利學者的論文15篇。中文版圖錄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收錄榮新江、林梅村等的中、英文論文4篇。

北京中華世紀壇於2024年7月29日至11月24日舉辦「傳奇之旅:馬可·波羅與絲綢之路上的世界」,義大利文獻、歷史、考古學者參與其中。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出席開幕式,總統馬塔雷拉出席閉幕式。這一展覽在北京閉幕後,於12月20日移展四川博物院,結合馬可·波羅到過成都的史實,更新了不少展品。

上海圖書館舉辦了兩場展覽。2024年7月5日至10月7日的「馬可·波羅奇跡之旅:探索與求知」數位沈浸互動體驗展,上半年曾在威尼斯展出,形式活潑,深受小觀眾的喜愛。2024年11月3日至2025年2月28日進行的「虛實之界:奇跡之書【馬可·波羅遊記】」主題文獻展,配合中、意學者面向公眾的主題講座。

在這些展覽中,可以看到著名的「馬可·波羅罐」「馬可·波羅聖經」、馬可·波羅故居建築構件等。而【寰宇記】(又名【馬可·波羅行記】)的幾種中世紀抄本是第一次來華,還有馬可·波羅遺囑羊皮文書,學者可以一飽眼福。

其次是學術會議。馬可·波羅之學,是義大利的「國學」,研究者多,會議交流應接不暇。中國學界近年也逐漸越來越關註馬可·波羅。僅略述我本人參與的幾場。

2024年6月22-24日,上海交通大學與英國華威大學聯合在上海舉辦「紀念馬可·波羅」學術論壇。參會學者來自中國、英國、義大利、土耳其、加拿大等國。

2024年9月11-14日,威尼斯大學召開「馬可·波羅、其書與亞洲:二十年來的研究展望」(Marco Polo, il libro e l’Asia. Prospettive di ricerca vent’anni dopo)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次會議是2004年義大利全國性紀念馬可·波羅誕辰750周年以來的一次回顧展望性學術活動,因此以「二十年」為主題。【馬可·波羅:一次旅行和一本書的歷史與傳說】各章節的作者參會並作了發言。這是2024年規模最大的會議,持續四天,參會者不僅有義大利學者,也有來自中、美、法、德等國的學者。

2024年10月26-27日,揚州博物館召開「第二屆馬可·波羅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是自2015年9月揚州舉辦「第一屆馬可·波羅國際學術研討會」以來的又一次盛會。中國、義大利、法國學者參會,最新的文獻、史學、文物研究匯聚一堂,年輕一代學者嶄露頭角。

2024年10月29-30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聯合主辦「紀念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中西文化交流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義大利學者十余人參會,集中展示了語文學和語言學成果,並與中國史學者切磋交流。以上三場會議的詳細紀要,將在【國際漢學研究通訊】刊發。

2024年12月,烏迪內大學召開「超越馬可·波羅:14-15世紀旅行書寫的形式與模式」(Oltre Marco Polo. Forme e modelli della scrittura di viaggio nei secc. XIV-XV),擴大了研究範圍,邀請了英國、法國、捷克、西班牙等國的學者。

同月,佛羅倫斯「鴿舍」托斯卡納科學與文學學院(La Colombaria Accademia Toscana di Scienze e Lettere)舉辦會議「馬可·波羅700年:國際研究新動態」(700 ANNI DI MARCO POLO. Le novità della ricerca internazionale)。

目前義大利的趨勢是資料庫建設,學者大多參與其中。目前進行中的有「【寰宇記】電子版」(Digital Edition of the Devisement dou Monde ,簡稱DEDM)、「馬可·波羅外交文獻」(Codice Diplomatico Poliano 1280-1388,簡稱CDP)、「馬可·波羅電子書誌」( Marco Polo’s Digital Bibliography )等,對未來的研究大有裨益。

最後,2024年出版的書籍。

我在義大利看到數種普及類書籍,如傳記、插圖藝術、漫畫之類,茲不列舉。

拙書【第一次遇見馬可·波羅】(馬曉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書店)也在去年出版。

威尼斯大學布爾吉奧、席密恩主編【馬可·波羅:一次旅行和一本書的歷史與傳說】(Samuela Simion and Eugenio Burgio eds., Marco Polo. Storia e mito di un viaggio e di un libro , Rome: Carocci, 2024),作為一部「馬可·波羅研究指南」,系統性地總結了迄今馬可·波羅研究的各方面狀況。

德國圖賓根大學漢學系教授傅漢思、田宇利共同主編的會議論文集【馬可·波羅研究:過去、現在、未來】(Hans Ulrich Vogel and Ulrich Theobald eds., Marco Polo Research: Past, Present, Future , Tübingen, 2024),是2017年圖賓根大學會議的論文集,七年後出版,適逢其會。

義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書學院出版高畫質復刻巴黎藏插圖抄本(Eugenio Burgio and Antonio Montefusco eds., Il Milione di Marco Polo. Ms-5219 della Bibliothèque de l'Arsenal. Saggi e commenti , Rome: Istituto della Enciclopedia italiana Treccani, 2024),其中也收錄了數篇研究論文。

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是中意學術交流的絕佳契機。2024年10月,十余位義大利馬可·波羅研究專家來華參加學術會議,他們大多數竟是第一次踏上七百多年前馬可·波羅旅居的土地,在理性的學術會議間隙難掩興奮之情。而我在威尼斯、佛羅倫斯講述中國學界的馬可·波羅研究成果時,在座的國際學者紛紛表達強烈興趣。當我著重介紹南開大學楊誌玖先生(1915-2002)的成就時,自豪感油然而生。學術研究的蓬勃發展,也更好地向公眾傳播了知識和價值。在上海書展等各大展覽以及講座中,都能感受到公眾對馬可·波羅700周年紀念活動的熱情。

2024年過去了,關於馬可·波羅的紀念活動並未就此結束。按照義大利「紀念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全國委員會的規劃,紀念活動將從2024年開始持續三年。北京大學榮新江、黨寶海主持中譯的【寰宇記】百衲本,不久即將出版。2024年一整年的學術會議活動,從多個層面激發了更多的學術熱情,預期在未來三五年會催生出一批新成果。中西學者密切交流,互通有無,預期在未來創造出更寬廣的合作前景。

馬曉林(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