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月球表面竟有「陸地」和「海洋」?一文看懂月陸與月海的秘密

2025-06-11科學

當我們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時,肉眼可見的明暗區域其實隱藏著月球地質的驚天秘密 —— 這些斑駁的陰影正是月球表面最顯著的地貌特征:月陸和月海。今天,就讓我們一同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一、初識月陸與月海:月球的兩張面孔

月陸,以其明亮的身姿占據著月球正面的大部份區域,宛如夜空中閃爍的銀色高地,占到了月球正面面積的 83%。它主要由斜長巖組成,富含鋁和鈣,就像是一座天然的礦物質寶庫。月陸形成於約 45 億年前,堪稱太陽系最古老的巖石記錄之一,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其平均海拔比月海高 3 - 4 公裏,地形崎嶇,密布著大小不一的撞擊坑,仿佛是歷史留下的獨特銘印。

月海,則像是月球表面的暗色海洋,呈現出平坦而深邃的模樣,在拉丁語中,「maria」 正是 「海」 的意思。它由玄武巖熔巖流凝固形成,富含鐵和鎂,賦予了月海獨特的色彩和質地。月海形成於約 32 - 12 億年前,主要集中在月球正面,僅占月球表面積的 17%,卻如同月球的深邃眼眸,蘊含著無盡奧秘。

二、形成之謎:截然不同的誕生故事

了解了月陸與月海的基本面貌後,讓我們一起探尋它們截然不同的誕生故事。

(1)月陸的暴力起源

月球形成初期遭受的「晚期重轟炸期」(約 38 - 41 億年前,這一時期太陽系內小行星活動頻繁,大量小行星撞擊月球),如同一場宇宙的 「流星雨」,對月球發起了猛烈的攻擊。無數小行星撞擊導致月殼破碎熔融,在這場激烈的 「洗禮」 中,較輕的斜長石如同漂浮的雲朵般上浮結晶,最終形成了我們如今看到的白色高地 —— 月陸。

(2)月海的熔巖重生

巨型隕石的撞擊,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巨大的創傷。如雨海盆地,直徑竟達 1120 公裏。如此強烈的撞擊穿透了月殼,引發月幔物質如同沸騰的巖漿般上湧。隨後,多次玄武巖噴發如同洶湧的洪流,覆蓋了這些巨大的盆地,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凝固形成了黑色的平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月海。

三、地質特征對比:顯微鏡下的差異

四、科學價值:月球演化的活檔案

月陸保存著太陽系早期的隕石撞擊記錄,猶如一本宇宙歷史的 「史書」,為我們研究太陽系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珍貴的線索。例如,阿波羅 16 號帶回的「創世巖」,就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揭示了月殼的形成機制,讓我們對月球的誕生和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月海同樣蘊含著巨大的科學價值。嫦娥三號在虹灣發現的新型玄武巖,為月球地質研究開辟了新的方向。此外,月海玄武巖中的鈦鐵礦,更是未來月球基地建設的重要資源,如同隱藏在月球深處的寶藏,等待著人類去發掘。

五、未來探索:人類登陸的關鍵選址

對於未來的月球探索,月陸和月海各有優劣。月陸雖富含科學價值,但崎嶇的地形猶如一道道難關,增加了著陸的難度,就像一座充滿挑戰的科學迷宮。而月海則憑借平坦的表面,成為建設月球基地的理想之地,且存在水冰資源,為人類在月球的生存提供了可能,仿佛是月球為人類準備的一塊 「宜居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發現的南極 - 艾特肯盆地,可能暴露月幔物質,這無疑為月球探索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吸引著人類不斷向深空邁進。

下次賞月時,不妨拿起望遠鏡,仔細觀察這些明暗區域 —— 你正在目睹的,是數十億年宇宙歷史的壯麗篇章。從隕石轟炸到熔巖漫流,月陸與月海共同書寫著月球的史詩,而人類探索的腳步,正在揭開更多深空奧秘。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屈遠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