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陽系以其獨特的位置和結構,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起點。太陽系由八大行星組成,它們圍繞太陽運轉,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天體系統。這些行星依據其物理特性和與太陽的距離,被劃分為類地行星和氣態行星兩大類。
類地行星,以其與地球相似的地質結構和環境條件,成為了人類尋找宜居行星的重點物件。
從人類現在的研究來看,宇宙這麽大,行星不計其數,但是真正能和地球一樣的星球只是很少很少一部份。
對於我們來說地球或許十分普通,我們已經適應了地球生活,但是在整個宇宙中,像地球這樣環境相對穩定的星球,只是很少有一部份。
金星適合人類移居嗎?
火星與地球宛如一對 「遠親」,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火星的自轉周期約為 24 小時 37 分,和地球的一天 24 小時相近,所以火星上也有晝夜交替,未來人類若定居火星,生物鐘不需要太大調整。而且,火星自轉軸傾斜角度與地球相近,也有類似四季變化。
根據美國火星學會會長表示,在2030年前,人類將成為火星的常客,並且在火星上常駐,預計在2100年前,那裏將出現百萬人口的大城市,這個目標已經是非常明確了,所以人類如今加大對火星的探索,其目的就是為了火星移民做準備。
在科學家的眼中,火星早就成為人類的外星基地。就像各國開始爭先恐後的在南極建立基地一般。盡管美國是最早朝火星反射探測器的國家,但距離登陸火星,各國還處在同一起跑線。
在太陽系之中,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金星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其實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算是離地球很近了,當然在部份時段火星是更近,這個不能定義完全模式。
火星與地球相比,擁有更為豐富的礦物質資源,這些資源不僅能為人類提供居住所需的材料,還能為農業和工業生產提供支持。火星的表面已經暴露出豐富的礦物質資源,包括氧化鐵、矽酸鹽、高嶺土等。此外,火星的極地冰層也可能含有大量的水冰。
而從如今探索的基礎來看,金星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並含有少量的氮氣,它表面極限溫度可高達500℃。
火星的重力也僅有地球的三分之一,使得人類的生理結構很難適應長時間的生存。
火星地球化的首要任務是增加大氣層的厚度和氣壓,讓火星表面的溫度上升到接近地球的水平。
一個被廣泛討論的方案是透過釋放火星冰蓋中的二氧化碳,使溫室效應得以增強,從而提升火星表面溫度。
千百年來,人類對火星好奇與想象從未停止,而在近現代以來,關於火星的浪漫想象終於落到了實處: 歐美航天局已經向火星發射了多艘探測器,負責觀測與勘查火星,以及向地面傳回火星的珍貴影像。
在2021年,由中國發射的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車成功登陸火星 ,中國的首次火星勘探任務圓滿完成。
此前我們看到探測器傳回的火星照片,雖然照片中的火星看起來沒有一絲生機,到處都是荒涼的景象,但是很多數據都表明,火星依舊存在大量的水冰物質,甚至可以滿足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需求。
重要的原因就是金星的先天條件和地球幾乎一樣,包括重力,體積,品質,厚厚的大氣層等,這種先天條件是其它星球所不具備的。
這也說明,真實的火星環境或許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好很多,甚至在火星的地表之下,仍然存在著豐富的液態水,就像是地球的內部也存在地下水一樣,這個訊息是非常讓人興奮的。我們知道,科學家們一直都想要改造火星,如果火星真的存在水資源,那麽改造火星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改造金星最重要的就是改造它的大氣成分,只要能夠改變其大氣成分,就能夠改造金星的大氣壓,溫室效應也會減弱,改造成和地球差不多的大氣成分,金星就有可能開始降雨, 這些水慢慢匯聚成海洋,同時金星表面的溫度也會大幅降低,變得和地球差不多。
但科學家認為,改造火星的整個過程需要2萬年甚至是10萬年的時間。 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火星先鋒們去火星拓荒。這是一個極其艱難和漫長的過程。
根據一份新的科學報告顯示,科學家發現,火星存在一個特殊的水迴圈系統,它可能會揭開火星水資源消失之謎,這是怎麽回事?新發現的水迴圈跟我們過去理解的水迴圈系統是不一樣的,它之所以在過去沒有發現,是因為這個水迴圈系統不會經常出現。
以人類現在的技術,發射飛船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需要在太空中飛行近半年時間,在飛往火星的過程中,飛船直接暴露在宇宙放射線下,即使飛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遮蔽這些宇宙放射線,減少這些放射線對飛船內太空人的傷害,但是也有可能會有一些放射線依舊能夠穿透飛船,對太空人造成一定的影響。
結語
其實,多年來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積極的去尋找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在「TOI 700d」行星發現之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2000多顆處於宜居帶中的行星,其中有可能存在生命,並且與地球環境類似的行星數量,也大約有100多顆,這意味著,生命或許真的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人類在宇宙中並不特殊。
太陽系外有著無數的類地行星,目前發現的已經多達200多顆,一些類地行星和地球的相似度可達90%以上,這些行星才是我們移民的首選,只要突破了速度的限制,人類就可以移民這些類地行星。小夥伴們,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