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遼寧男子釣到巨型馬口魚,一只手都握不住!網友:這馬口成精啦!

2024-11-30科學

資訊來源於@時間~路人,科普中國。

遼寧男子釣到巨型馬口魚

11月19日,IP地址為遼寧本溪的博主@時間~路人釋出了一則短視訊,這個視訊沒有配文只加了一個話題「馬口魚」。但這麽隨意的視訊卻有1.1萬的點贊!保守估計播放量得過五十萬!

視訊中我們可以看到,博主捏著一條馬口魚,這條魚居然大到以成年男性的手都握不住!博主只能握到它的身側。

隨後博主將魚舉到鏡頭面前展示並連連發出感嘆,最後他試圖將魚塞進了裝魚桶中,塞了好幾次都塞不進去,不過他當然是不會生氣,反而是笑著說:「塞都塞不進去,差點塞不進去!」

馬口魚不是什麽罕見的魚類,它們是一種生活在溪流中的典型小型魚類。其體長通常在10厘米左右,體重一般也就50克,100-150克重的個體都算是很少見了。甚至現在很多地區的馬口魚就拇指那麽大!比如這位網友家鄉的。

而這個博主釣到的這條馬口魚,我估摸著一斤應該是沒有,但應該能有7兩了。這樣的體型對於馬口魚來說算是驚世駭俗了,我第一次見這麽和諧的評論區,所有留言的網友都在驚嘆這條馬口魚的體型。有網友這馬口魚確實是大得誇張了,有人表示自己都40多歲了,第一次見這麽大的馬口魚!

甚至有網友調侃道這魚都成精怪了!

關於馬口魚

馬口魚(Opsariichthys bidens)是鯉形目鯉科馬口魚屬的魚類,民間俗稱還有大口扒、紅車公、桃花魚等等。它們是分布非常廣泛的魚類,在中國,最南邊到海南島、元江(紅河),最北至黑龍江流域中國東部(台灣除外)各江河均有分布。馬口魚喜歡生活於各種水體,尤其喜歡住在石底的山澗急流,雖然體型很小,但數量還是比較豐富的。

馬口魚的名字來源於其吻部的結構,它們的吻部很長,口裂向下傾斜,上頜骨向後延伸可達眼中部垂直下方。下頜稍長於上頜,前端有個明顯的突起,能和上頜的凹槽對上。這樣,上下兩排的牙齒骨頭邊緣就像拼圖一樣,凹凸相互嵌合在一起。

馬口魚的背部呈現出灰黑色,而腹部則是銀白色。它的頰部、偶鰭以及尾鰭的下葉都帶有橙黃色調。背鰭的鰭膜上點綴著黑色的斑點,為其增添了獨特的色彩。在魚體側面,可以看到10到14條清晰的淺藍色垂直斑條,這些斑條為馬口魚增添了幾分優雅。

在生殖季節,雄性馬口魚的體色尤為鮮艷奪目。如果將馬口魚制成固定標本,其身上的藍斑會轉變為黑色,呈現出另一種風貌。相比之下,雌性馬口魚的橫斑並不明顯,僅在尾部體側有一條不太顯眼的黑色縱紋,與雄性相比顯得更為樸素。

有的朋友會說了,為什麽我們那邊的馬口魚沒有你描述得這麽鮮艷,就是銀白色一整條呢?那是因為北方的馬口魚體型一般大於南方,顯色也比較不明顯。另外,雌性馬口魚比較沒有明顯的體色,其在繁殖期外就是博主釣到的那樣。

曾被認為是有害魚類

別看馬口魚小哦,它們可是小型獵食性兇猛魚類,體長5厘米以下的魚以甲殼動物和水生昆蟲,但枝角類等浮遊動物為主食,體長往上的就會開始盯著其他魚類的幼魚來吃。因為這個食性,它們曾被認為是對養殖業有害的魚類。

馬口魚常常被稱它為「小魚殺手」,因為它主要以其他小型魚類為食。在水域生態系中,馬口魚有可能會捕食那些具有經濟價值的魚類或觀賞魚類的幼苗及幼魚,這樣一來,就對這些魚類的族群數量構成了不小的威脅。

在像水庫、湖泊這樣的圈養繁殖環境裏,馬口魚可能還會與當地的經濟魚類展開激烈的生態競爭。由於它們繁殖能力強,適應力也強,所以往往能迅速占據優勢,這樣一來,就擠占了其他魚類的生存空間,進而影響了養殖業的產量和收益。馬口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確實挺強,能在多種水域環境中生存和繁衍,使得它們更能適應各種圈養繁殖的環境。

不過就跟鳡魚一樣,它們本身就是原生物種,圈養繁殖行業是人類自己搞出來的玩意兒,這些原生物種只是要吃飯就莫名變成了有害魚類,其實蠻冤冤枉的。而且馬口魚在自然界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們是生物鏈中的一環,透過捕食小型魚類和昆蟲等,有助於維持生態平衡。

而且,馬口魚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人們可以將其作為食用魚類或觀賞魚類來養殖和銷售。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