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一地下室「遠古生物」如何「重見天日」

2024-08-01科學

導語

地下一間室內,上百平方米的地方被存放的全是石頭,唯獨兩塊比較大的石頭下都有暗紅色泥漿的流出,看起來頂上的石頭好似有些沾泥,大概是平時下雨沒有遮擋好的原因。

這一間室遠不如前面的玉室般幹燥,裏面有著明顯的泥土氣味。

這些看似平凡的石塊大多有著很多年代的歷史,其中一塊塊更是藏有許多生命的資訊。

這些石塊都是地下勞作、斥巨資遭受到了人為破壞或盜挖後的古生物生物化石,曾經是成片的極其珍貴的化石資源。

但隨著大量的被「出土」、破壞,這裏的古生物「王國」成為了結果慘烈的廢墟,未經及時保護的古生物生物化石更是幾近殆盡,而想要修復這樣的後果,不僅時間和經濟上的代價巨大,甚至有些已經被破壞的化石將永遠無法修復,這也是目前中國多處地方盜挖古生物化石現象嚴重的一個縮影。

盜挖「古生物」 保護形勢嚴峻。

古生物化石的保存需要依靠化石中的礦物質原位替換、逐漸礦化,以及後代的地層沈降疊加,這些條件同時滿足的時間和空間非常有限,能被發掘出來的化石本身在地質時期上就已經很珍貴了,更為稀有的是能被完好保存並且完整的保留下來的化石,因此古生物化石的保存本身就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

目前來看,古生物化石的保存自然僅僅是起到了檔案的作用,蘊藏著古生物生物學、地質學、生態學等許多方面的資訊,但是作為被發掘出來的古生物化石,正好處於人們都能接觸到的地方,所以古生物的保存也面臨許多來自人為破壞的威脅,比如盜挖、販賣還有為了保存而搜刮的問題。

古生物化石的盜挖現象一直是困擾中國的古生物學家們的問題,網路上不難找到極端的事情,比如有人在網上拍賣甚至販賣現成的古生物化石,而且現有的刑法對於盜采國家級文保單位、古生物遺址的行為依然有很大程度的不適用,導致在法律上也不能夠對盜采古生物化石的違法行為進行完善的打擊。

這樣的盜挖不僅會造成已經挖掘出來的化石的損失和破壞,更會導致地下埋藏的古生物化石的原有狀態被破壞,無法為後代保留的化石堪稱糟蹋歷史,而在被盜挖的古生物化石中,甚至可能會有珍稀且破壞性巨大的化石存在,因此這樣的盜挖行為也間接加重了中國古生物化石資源的短缺狀況。

這樣盜挖古生物化石的行為在中國已經有著成百上千年的歷史,雖然現在的觀念、法律等看上去與古代相差甚遠,但受傳承觀念、經濟原因等影響,一些破壞古生物化石的盜挖行為依然持續發生著,而且由於犯罪主體的便利條件提高,現代盜挖古生物化石的力量和威脅程度也有極大的提升。

更甚的是,盜挖古生物化石往往會伴隨著其他的惡意行為——比如盜挖古生物化石的同時發生的地質破壞。

由於古生物化石地質年代的漫長,許多地方的古生物化石正好處於地表以下的位置,這種情況導致盜挖古生物化石的地方不僅有許多歷史珍貴,更有著許多其他的可能性。

一些盜挖古生物化石的人為了尋找古生物化石,會經常挖掘幾米、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深度,武斷的進行地質破壞,這樣的地下挖掘不僅可能危害到周圍建築物的地基建設,更可能危害到地下的地下水資源,降低附近居民的生活條件,這種情況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導致人身傷亡的問題,因此,盜挖古生物化石歷來都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化石資源利用「難產」。

原本中國的古生物化石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然而隨著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被盜挖,中國的古生物化石資源一度出現了非常大的短缺,而比較慎重的古生物學家們在面對盜挖古生物化石的問題時,本著「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觀念,多方呼籲中國應當停止盜挖古生物化石,但政策等因素一度無法引起大多數人的足夠重視,導致盜挖古生物化石的現象極大的破壞了中國的古生物化石資源。

隨著中國古生物學研究的深入,目前留下的古生物化石還是有很大的價值的,而如今的古生物化石使用途徑相對較少,大多僅僅用於科研、博物館等方面,因此可以說是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這些已經被盜挖出來的古生物化石可以說是成本低、價值高的資源,在能夠保證古生物化石完好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利用,不僅可以產生一些經濟效益,更能夠依托不同的利用途徑推廣古生物知識,宣傳古生物文化,甚至開發一定的生態旅遊產業。

在這樣的前提下,古生物化石資源的開發利用的缺乏導致了中國在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利用方面遇到了很大的短板,而這些古生物化石作為國家文化遺產,不僅是具體的物件,更是載有中國古生物學、文化等方面資訊的瑰寶,因此不僅需要及時探索合理的利用途徑,更需要加強對其受保護的觀念,及時建立全面的古生物化石管理制度、文化保護體系和公共宣傳公教體系,從源頭上保證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安全與利用。

保護利用手段破解雙難。

面對古生物化石存量不足以和全國各地都有出現盜掘等情況的現狀,有許多學者曾經呼籲政府應當對古生物化石資源實行全國統一的管理和規劃,同時搭建一個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共享平台,以此有效的制止盜挖等情況的發生,更為有效的利用好現有的古生物化石資源。

而要完善這樣的古生物化石資源管理平台,其實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也需要科研機構、學術界和企業等多方合作,不僅能夠綜合現有的古生物化石資源,更能夠借鑒吸納其他方面資源保護和共享經驗,將這樣的多方優勢形成制度化的合作方式,從而完成古生物化石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利用。

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共享、保護、利用的問題解決了,後續的就是挖掘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合理利用途徑的問題,中國在這方便不僅可以借鑒國外的寶貴經驗,更可以在本土化實踐的過程中摸索尋找適合中國情況的方法,在利用古生物化石資源的過程中,可以從研學旅遊、科普產品開發、非遺傳承等方面進行著手,將古生物化石這一寶貴資源的價值從經濟價值轉變為經濟和社會等多方面價值,達到多方共贏,並在此過程中廣泛的宣傳古生物文化,將古生物化石資源的科研價值與科普價值有效結合起來,不僅能夠推動古生物學領域的發展,更能夠為全民普及科學知識,讓更多的人接觸並喜歡上古生物學。

但是古生物化石資源保護和利用是一個迴圈過程,從保護到利用,從利用到保護,這個過程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合作,更需要政策的引導和保障,在古生物化石資源保護上做出的政策才能夠更好的落實和執行,同時在古生物化石資源利用上,更需要政策、法規的出台和完善,闡明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利用具體方式,規範現實操作。

結語

古生物化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是一個迴圈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各方面積極參與,同時也是一件非常富有意義的事情,中國非常註重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在古生物化石資源上也應該是這樣。

一方面,古生物化石是中國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另一方面,古生物化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是具有前瞻性、積極意義的,更重要的是,古生物化石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工作本身就是需要一代代有識之士努力向前推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