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時候,每到春天,總能看見燕子忙碌的身影,它們一會兒銜來泥巴,一會兒叼些樹枝,沒多少天,一個精致的小窩就在屋檐下穩穩當當地建好了。那時候,老人們常說,燕子來家裏築巢是吉祥的象征,預示著這家人會幸福美滿,日子越過越紅火
可如今,世道變了,連燕子都跟著「偷懶」了。這話題也是引起了大家的熱議,評論區那叫一個熱鬧,大家分享出自己家的燕子
小時候以為燕子窩就是燕窩,還專門趁燕子不在的時候打下來吃過一點[淚奔]
以前去農康寶玩,廊檐下面有窩燕子,老板就和我們講最開始小燕子來這搭了個窩結果沒幾天整個窩吧唧一下摔地下了,然後就是小的喊了老的來,老的一遍罵一邊給小燕子把窩建了個新的,有三四年了好好的
冷知識:大部份常見鳥類,不繁殖期間,是不會在窩裏睡覺的。鳥窩不是家,是繁育的地方
難怪從人類到動物都要有物件,還得是倆人幹活快啊
我大姨家有一窩燕子好多年了,房子翻修也沒走,就是新窩做不好一直掉,我上次去還尋思這不挺結實,仔細一看是我大姨夫給上了鐵絲啥的給固定上了[捂臉]
斑鳩∶我就說了,沒有鳥天生就會搭窩[思考]
我老公家那個也是,我沖擊鉆打孔加木板扛著。窩才沒掉下來。後來我搬家了。小燕子同一年也跟著走了。老房子再也沒燕子了
我小時候是農村平房,家裏有個長工,第二年長工把他家小孩帶來轉學到我們這,有天放學回來看見那小子把屋檐下四五個燕子窩給捅了,然後被我逮住打了一頓,他爹在旁邊沒說話
我看見過燕子窩被麻雀搶了,燕子回來幹架沒幹過,罵罵咧咧地飛走了[淚奔]
哈哈哈哈,它還怪記仇的
那種好幾只大燕子一起的,按照生態學研究,一般是一夫一妻+妻的兄弟,估計附近資源不算太夠,所以找不到老婆的公燕子,會優先幫助姐妹繁育,因為姐妹的小孩一定和自己有血緣關系
我記得小時候,每到春天,除了看燕子搭窩,還特別喜歡聽它們的叫聲。那「嘰嘰喳喳」的聲音,清脆悅耳,總能讓人心情大好。那時候,農村裏家家戶戶都住的是平房,屋檐低矮,非常適合燕子築巢
每到傍晚,大人們結束了一天的勞作,坐在院子裏乘涼,孩子們則圍著燕子窩,興奮地指著、笑著,偶爾還能看到小燕子探出頭來,張著小嘴等媽媽餵食,那畫面溫馨極了
對此,大家有什麽看法呢?歡迎留言分享!我們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