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第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今天開幕

2025-06-11科學

創新驅動發展、保護智慧財產權、促進技術貿易

第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今天開幕

總展出面積為3.5萬平方米,由英國格拉斯哥市擔任境外主賓城,深圳市擔任境內主賓城

第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於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本屆上交會秉承「創新驅動發展、保護智慧財產權、促進技術貿易」理念,以「開放合作:賦能新質生產力與永續發展」為主題,設定1個主題館展區,1個省區市展區,商用密碼與數智制造、綠色能源與儲運、智慧海洋工程與裝備、消費與商業科技4個專業技術展區,技術交易服務和技術交易促進活動2個功能區域,總展出面積為3.5萬平方米,匯聚了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近20個省區市的創新成果,參展企業近千家。由英國格拉斯哥市擔任境外主賓城,深圳市擔任境內主賓城。

展會期間將舉辦1場開幕式、3場主題日活動和近60場配套活動。

首設智慧海洋工程與裝備展區和消費與商業科技展區

上交會自2013年首次舉辦,已然成為中國技術貿易領域的一面旗幟。新十年新征程,本屆上交會以開展更專業的展示、提供更完善的創新生態、形成更豐富的溢位效應為目標,呈現以下三個方面特點:

一是突出服務國家戰略,最佳化展區設定。設立商用密碼與數智制造展區,展示密碼與人工智慧、區塊鏈、低空經濟等融合發展的新風口。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推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首次設立智慧海洋工程與裝備展區,展示智慧海工裝備、深遠海勘探、海上風電、綠色航運等領域研發成果。順應技術貿易綠色化發展趨勢,設立綠色能源與儲運展區,展示氫能、風能、核能、潮汐能等綠色能源技術及能源儲運領域創新成果。首次設立消費與商業科技展區,推出一批融合性商業新場景、顛覆性消費新技術、引領性消費新產品。

商用密碼板塊,由上海、北京、陜西、山東、深圳五地聯辦;具身智慧、低空經濟、智慧船舶等新興領域技術板塊帶來一批具有行業引領性的展項。14家企業和機構將先發首展新產品、新技術,其中全球或全國先發的有7項。儲能技術、智慧穿戴、數位零售等板塊多個優質計畫為首次參展。

二是突出初創孵化功能,賦能多元化創新主體。除美國璞躍、德國史太白外,引入德國夫朗和斐套用技術研究院、漢堡高校聯盟、香港科技大學上海產教融合中心等參展,推動創新孵化加速和產教融合人才培養。上海國際綠色低碳概念驗證中心等首次參展,推出技術可行性驗證、工藝最佳化等服務。組織30余家戰略性新興領域創投機構及銀行現場觀摩,提供股權投資、質押融資等金融服務。

三是突出展會溢位效應,啟用全鏈條創新協同。「技術+投資」方面,境外主賓城格拉斯哥市和德國史太白將分別在浦東新區、松江區和寶山區舉辦專場投資推介會。「技術+就業」方面,會同市人社局首次舉辦科技人才面洽會,並提供200余個新質生產力領域就業崗位。「技術+消費」方面,與展館周邊世博、前灘商圈的8個商業體開展商展聯動,參展參會者憑上交會票根享受「餐、購、文、娛」等專屬福利。「技術+人文」方面,在展館中庭舉辦格拉斯哥文旅推介、泰國和馬來西亞青少年與國內青少年發明團交流、商用密碼公益科普等人文交流活動。

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上交會2013年首次舉辦以來,累計吸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9500家企業參展。近兩屆意向成交計畫數均超500項,一大批先進計畫在上交會實作首展先發、透過上交會邁入發展快車道。

本屆上交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理念,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一是搭建創新技術展示平台。本屆上交會共有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18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將全面展示「AI+」跨行業解決方案,如人工智慧多模態腦機介面平台、超級仿生運動機器人、AI潮玩機器人、AI無人機、電商領域AI大模型套用等。聚焦全球前沿性技術展示。如中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將展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在南極惡劣環境下安全飛行的技術;全球首款雙功能雙靶點B肝完全治愈一類新藥,可為慢性B肝感染患者提供治愈機會。

自主創新成果方面,全球首展自主研發的「月壤成纖」技術及裝備,可將月壤轉化為高效能纖維材料;全球首創的聲鑷單細胞分選技術,在單細胞打印精度、樣本相容性等方面打破國外壟斷。

二是搭建觀點和趨勢釋出平台。開幕式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鄭永年、德國史太白基金會名譽主席約翰·呂恩將分享全球科技合作現狀與挑戰、國際技術轉移模式與實踐等前沿思想。會議還將聚焦生物醫藥、智慧制造、綠色低碳、現代農業技術等多個關鍵領域,釋出第三批全國技術貿易創新實踐案例,為企業開展技術貿易提供示範路徑。第三屆上海國際口岸智慧化經貿合作大會將現場釋出12大貿易場景。上海交通大學、浦東密碼研究院將釋出密碼與前沿交叉技術套用場景。

三是強化國際交流平台功能。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46家企業將帶來一批全球領先的技術計畫,參與跨境技術交流,參展國別達近年新高。璞躍中國將推出20余個來自海外的優質初創計畫,與國內同行開展合作洽談。一批國際組織參展,聯合國工發組織將征集生態環保、數位創新等領域全球解決方案;國際商會(ICC)將展示跨境貿易和投資促進等領域的最新成果,拉美商會將推出食品消費線上供需平台。首次設立國際長廊,將展示一批境外的新興企業和服務機構。

其中,英國格拉斯哥市組織造船及海洋技術、智慧建築傳感器、可穿戴裝置等領域的18家當地企業參展。聯合國工發組織圍繞碳中和、永續材料、綠色生產工藝等領域展示一批科技創新成果。西班牙、法國、美國等國家的企業帶來一批綠色能源、海運服務、永續新材料等領域的計畫參展。

四是構建技術開放創新生態。本屆上交會以相關領域為重點,加快培育服務生態,將舉辦「海聚英才」全球創新創業大賽優質計畫路演活動;展出近39家高校的258個創新計畫,組織超30項成果開展路演。同時,現場提供智慧財產權專利開放授權服務,組織近10家知名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提供全鏈條全周期技術貿易促進服務

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積極培育高能階貿易主體、加強創新制度供給、促進技術貿易與產業協同發展。「十四五」以來,全市技術進出口合約金額年均增長8.6%。2024年,全市技術進出口合約金額為213.3億美元,同比增長17.7%,創歷史新高,居全國各省市首位。截至2024年底,全市外資研發中心累計達591家。

本屆上交會立足精準服務、高效對接,為參會展客商提供全鏈條全周期的技術貿易促進服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推出「交易配對三步走」服務模式。開展展前預配對、展中AI配對和現場洽談配對:展前,已征集形成186條技術供給、68條技術需求,透過預配對形成154組匹配成果。展中,透過上交會官網及公眾號可登入「上交會智慧體」,線上進行供需匹配,現場集中設立自由洽談區,上海市工商聯、浦東投資促進中心、大零號灣、紫竹園區等將開展近50場專場對接。

透過重點行業協會、產業園區、境內外駐滬商協會等渠道,更精準地組織專業觀眾,專業觀眾占比已提升至85%。組織200余名技術經理人參與「淘展」,現場對接轉化需求;並舉辦技術轉移轉化「門診」,為成果轉化的難點「把脈開方」。

二是集聚全球頭部技術轉移機構。技術交易服務功能區域匯聚技術經理人以及概念驗證、智慧財產權保護、人才、法律等技術貿易全鏈條服務機構,重點推出初創企業的投資孵化服務。技術交易促進活動功能區域重點引入一批全球知名技術轉移及投資孵化機構,舉辦供需對接、計畫路演、轉化輔導等活動。

其中,璞躍中國舉辦夏季峰會,從全球60余個創新網點中甄選的一批優質計畫將在展會現場進行路演,舉辦創新需求釋出和跨國企業供需對接活動,推出技術轉移「矽谷模式」。德國史太白帶來一批德國跨境投資和合作研發計畫,並在現場開展雙向投資、政策咨詢和實務輔導,推出技術轉移「歐洲模式」。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上海技術交易所繼續設立展位和服務空間,推出技術轉移「中國方陣」。

三是推出技術貿易常年公共服務活動矩陣。除了三天展期的供需對接之外,上交會將在365天舉辦連結人才和投融資等資源的「技術貿易+」系列活動,開展「上交會朋友圈」促進技術供需精準對接,持續推出分行業和領域的「上交會釋出」活動,依托「技術貿易促進服務聯盟」為上交會參展企業提供常年服務,推出面向中小企業的「技術貿易與創新發展」公共培訓服務,做到「周周有亮點、月月有活動」。

(來源: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