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手把手教你認清中草藥植物500種(67.桔梗)

2025-01-11科學

桔梗,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擁有多個別名,如鈴鐺花、僧帽花、六角荷、梗草、白藥、包袱花等。這些名字大多源於其花朵形狀,尤其是「桔梗」一詞,在中文中形象地描繪了其花朵如鈴鐺般的外觀。

桔梗的生長環境偏好涼爽濕潤且陽光充足的地方,它耐旱但不耐積水,耐寒且怕大風,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大約在20度左右。土壤方面,桔梗喜歡疏松透氣且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尤其在中性夾沙土且富含磷鉀肥的環境中生長得更好。

地域分布上,桔梗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各省以及廣東、廣西(北部)、貴州、雲南東南部(蒙自、硯山、文山)、四川(平武、涼山以東)、陜西等地,是這些地區的主要產地。此外,在北韓、日本、俄羅斯等國家也有分布。根據不同的地域,桔梗還分為南桔梗和北桔梗,南桔梗主要在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栽培,而北桔梗則多為野生,主要產於東北和華北一帶。

桔梗的植物形狀頗具特色,其莖高20至120厘米,通常無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或極少上部份枝。葉子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則呈暗藍色或暗紫白色,十分美麗,因此也常被用作觀賞花卉。其根長圓形或長紡錘形,稍扭曲,下部偶有分支,具有藥用價值。

在采制方面,桔梗通常在春、秋二季采挖,洗凈後除去須根,趁鮮剝去外皮或不去外皮,然後幹燥。經過炮製後,桔梗的飲片性狀為不規則圓形厚片,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有一淺棕色環,周邊呈淡黃白色,有皺紋,無臭,味微甜後苦。

桔梗的性味苦、辛,平,具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包括皂苷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胺基酸、礦物質元素以及脂肪酸類等。其中,皂苷類化合物是桔梗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等多種作用。黃酮類化合物則具有抗炎和止血的效果。此外,桔梗中還含有16種以上的胺基酸和鈣、鐵、鎂等礦物質元素,以及油酸、硬脂酸等脂肪酸類成分。

經濟價值方面,桔梗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草藥材,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其根莖既可食用也可藥用,市場需求旺盛。同時,桔梗的種植成本低、利潤高且種植簡單,非常適合農村地區開展種植。農民透過種植桔梗,不僅可以增加農田經濟收入,還可以提高生活水平。

桔梗在北韓半島常被用來制作泡菜,當地的民謠【桔梗謠】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植物。而在中國東北地區,桔梗則常被腌制為鹹菜。此外,桔梗的名字和形狀也常常引發人們的詩意聯想和美好寓意,如「忠誠的愛」等。

桔梗是一種極具特色和價值的植物,其別名多樣、生長環境獨特、地域分布廣泛、植物形狀美觀、采制工藝講究、性狀特征明顯、性味平胡且化學成分豐富,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美好的文化寓意。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