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學家拍到可能誕生的新行星
天文學家可能已經用相機拍到了一顆還在「出生」的行星,不過它藏在一張恒星照片裏的某個角落。這張照片是由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科學家拍的。(圖源:ESO/C. Ginski 等)
一個由高爾韋大學牽頭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一個可能是新行星的位置,這顆行星的品質可能是木星的好幾倍。
研究者們利用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超大望遠鏡(VLT),第一次拍到了一顆遙遠年輕恒星周圍壯觀的畫面,這個畫面展示了非常不尋常的圓盤結構。
歐洲南方天文台(ESO),這個全球最重要的國際天文組織,在本周釋出了一張關於新行星形成圓盤的照片,真的超級漂亮。
這個圓盤從它的母星向外延伸了13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30倍。它顯示出一個明亮的光環,後面有一個大約在50個天文單位處的空隙。
相比之下,我們太陽系最外面的行星海王星,離太陽的距離只有30個天文單位。
發現遙遠行星形成新證據
在那個圓盤的空隙裏面啊,看著就像地球上的颶風外圍一樣,能看到一個旋臂系統。雖然在照片裏它看起來不大,但實際上這個行星形成的系統內部直徑有40個天文單位呢,能把咱們整個太陽系裏的行星都裝進去。
這項研究是由高爾韋大學自然科學學院天文中心的Christian Ginski博士帶頭做的,還有他們大學四個研究生一起參與完成的。
高爾韋大學自然科學學院的講師,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克里斯汀·金斯基博士說:「雖然我們團隊已經觀測到了附近好多顆恒星周圍大概100個可能在形成行星的圓盤了,但這張圖還是很特別。能同時找到有環又有旋臂的系統可不多見,而且它的結構幾乎完全符合理論模型裏說的那個正在形成的行星應該怎樣改變它媽媽圓盤的樣子。像這樣找到的東西讓我們離理解行星是怎麽一般性地形成的又近了一步,也讓我們知道了咱們太陽系在很久以前是怎麽形成的。」
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國際期刊【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發表了。
高爾韋大學的年輕研究者這樣說
金斯基博士說:「除了這個超美的行星誕生地之外,我還覺得這項研究有幾點特別之處。除了我們組建的這個超大的國際團隊,我們高爾韋大學還有四個研究生也參與進來了。要是沒有 Chloe Lawlor、Jake Byrne、Dan McLachlan 和 Matthew Murphy 這幾個家夥的幫助,我們根本沒法完成這些新發現的分析。能跟這麽有才華的年輕人一起工作,我真的太榮幸了。」
高爾韋大學的天體物理系博士生 Chloe Lawlor 說:「跟 Christian Ginski 博士一起研究 2MASS1612 真的是段超棒的經歷。作為一個剛起步的研究人員,能參與到這麽酷的研究裏頭,真的特別有價值。這整個過程教會了我很多關於科研寫作和合作的事情,我真的很感恩這段開始。」
高爾韋大學的天體物理系碩士生 Jake Byrne 說:「在高爾韋大學研究行星形成理論真的超級帶勁兒。這篇文章裏的每個人都特別有團隊精神,能成為其中一員我感到特別高興。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起點,我希望接下來能繼續做更多有意思的研究。」
天文學領域的科研故事
高爾韋大學物理學碩士生Dan McLachlan說:「第一次給天體物理方面的刊物投稿,那感覺特別興奮!真的很感謝能加入Ginski博士的研究團隊,這個機會太難得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提升了自己的學術寫作能力,學到了一些分析方法,以後做自己的研究時肯定用得上。」
研究團隊規模挺大,成員來自英國、德國、澳洲、美國、荷蘭、義大利、智利、法國、日本等地。
這篇論文主要是透過行星的結構,還有在星盤裏看到的環和螺旋,來推測行星的存在。他們還提到這顆行星可能有一些大氣發射訊號,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
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Ginski博士和他的團隊拿到了世界領先的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在未來觀測周期裏的使用時間。
利用JWST超高的靈敏度,他們希望能拍到這顆年輕行星的實際照片。要是這顆行星真的存在,那它就相當於一個研究行星與星盤交互作用的重要實驗室。
參照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