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站是亞洲第一個高鐵站,順理成章成了其他城市趕超的目標

武廣高鐵開通之後,武漢站成了全國第一大高鐵站。於是,此後各大城市建設高鐵站,都將超越武漢站作為首要目標。南京南站、西安北站、合肥南站、鄭州東站、廣州南站、重慶北站、成都東站、昆明南站、貴陽北站、石家莊站、雄安站,等等等等,都比武漢站要大一些。甚至連以前不如武漢站的長沙南站,經過擴建之後,也跑到了武漢站的前面。
徐州東站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的高鐵站,經過擴建之後,月台規模竟然也超過了武漢站。排行前十的城市當中,只有深圳北站的規模和武漢站相當。
武漢站投入使用時,全國還沒有什麽高鐵,沒有經驗可供參考,所以武漢站確實留下了不少遺憾。比如,月台規模偏小,在全國排不進前20名。比如,候車室太狹窄,中間是鏤空的結構,無法進行改造。再比如,東邊就是三環線,西邊已經建設了大量房子,沒法像長沙南站一樣進行擴建。

所以,除了京廣高鐵之外,再沒有主要高鐵路線接入武漢站。滬漢蓉鐵路的站點設在漢口站,沿江高鐵的站點將設在天河機場站,西武高鐵的站點將設在漢陽站,鄂東地區城際鐵路的站點以後將整體搬遷到武漢東站。
武漢將高鐵站進行松散式布局是很符合武漢地形特點的。武漢的地域結構就是兩江穿城而過,將一個城市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個大的區塊。若集中建設一個大型高鐵站,則另外兩個區域的大量旅客需要過江坐車,造成人為擁堵。在橋梁不發達的年代,武漢三鎮幾乎都是獨立發展,所以武漢只能在三個區塊分散建設各自的高鐵站!
當年,京廣鐵路在武漢設有武昌站、漢陽站、漢口站。後來,漢陽站被取消了,地名卻保留至今。現在,武漢準備新建漢陽站,規模比武漢站還要大一些,應該可以進入全國前20強。

為了打造空鐵一體化的交通樞紐,沿江高鐵不打算從漢口過,而是走更北邊的黃陂區,在天河機場設一個和武漢站同等規模的高鐵站,同時在東邊的長江新區設一個兩台四線的小站。這樣,黃陂區就成了武漢交通樞紐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竟自由2」留言說:把高鐵站建大是不明智之舉,攀比心理實在不可取。以後人口減少,就業主要在本省解決,把火車站建那麽大,有那麽多的人流量嗎?
將高鐵站建得很大,不僅僅是攀比心理,更造成了較大的交通壓力。比如,成都東站附近道路長期擁堵,給老百姓的日常出行帶來了不便。武漢進行松散式布局,反而是最科學的。十年之內,武漢就可以擁有5個特等站,可能是特等客運站最多的城市。北京目前也就5個特等站,其中一個是貨運站,不在此列。

「竟自由2」說得對,以後隨著人口逐漸減少,各省都會想方設法將人口留在本省,這是毫無疑問的。這樣一來,人們對於高鐵站的依賴度將大為減少。路途不遠就開車,路途較遠就坐飛機,高鐵的作用肯定會有所下降。這也是我主張不要在西部偏遠地區大量建設高鐵的重要原因。(2022年8月6日於武漢)#武漢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