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社會

今年養老金已經調整結束,網友建議23年給每人漲100元,能實作嗎

2022-08-02社會

#MCN共建計劃#今年的養老金的調整已經正式完畢,在今年5月的時候,相關部門就釋出了關於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調整,養老金整體出現了漲幅的趨勢,也做出7月底之前會將養老金補發到位的明確表示。由於養老金已經連續許多年呈現出上漲的趨勢,更是有網友建議在23年給每個人都上漲100元。同時也有人提出按年齡來平均上漲養老金。

去年2021年退休人員人均的養老金是2987元,今年幾乎上漲了4%,明年如果繼續按照這個數位上漲,那麽人均的養老金就會突破三千元,而我們上面所說的網友的建議其實細究起來是不太可行的?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分析分析,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上漲退休金按照年齡,會違背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原則

如果按照網友說的那樣給每人上漲100元錢,也就成了平均主義,但是我們國家養老保險的制度一直是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這個原則不能輕易改變,要不然就會引起民眾的不滿,畢竟如果員工在職的時候繳費年限長,那他就理應得到更多的養老金。

這種原則才能夠真正得將公平公正的理念真正貫徹到底,這兩個原則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就相當於多繳納費用的職工比少繳納的人付出的要多,跟按勞分配一樣,既然我交的費用多,那麽我退休之後拿的退休金就應該多。所以說為什麽都統一上漲100元是不合理,這不就相當於平均主義,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太公平的。

打擊多繳費和長繳費的職工的參保積極性,影響參保

養老保險裏面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繳費的多少和繳費時間的長短是自己能夠支配的,這主要體現的就是激勵參保者繳費的作用。本來多繳費和長繳費的人,目的就是為了在退休的時候,能夠讓自己得到更多的養老費,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但是如果按照年齡上漲養老金,勢必會出現有些參保者年齡大但是繳費比部份年齡小繳費者金額少的情況,這對於參保者的積極性是會起到負面的作用的。那麽大家肯定最後都會以最低的標準來繳納養老保險,因為年齡作為標準的話,繳費金額就都不重要了,這樣政府的養老金金額肯定會出現嚴重的虧空。

各個地區物價不同,消費水平不統一,養老金無法統一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土地是占地很廣的,所以各個地區的物價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同樣的養老金,可能能夠在一些偏遠地區過得很舒服,但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可能只能夠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

這也就夠能夠解釋,為什麽說按年齡平均上漲不合理了,畢竟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地區,每個退休職工生活的地區的物價水平都不統一,又怎麽能讓全國的退休費都統一呢?其實,養老金上漲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而想讓全部的養老金在調整時能夠得到大振幅的上漲,不能夠依靠平均主義,還是要透過自己的繳納來實作,那就是在工作的時候多繳納養老費用和延長繳費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