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改善居住品質、推進城市更新的一項重要工作,一頭連著民心,一頭連著發展,既是城市溫度、城市品質的生動展現,也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具體體現。
我市自2018年在天寧區同濟花園、兆豐花苑、浦南新村首批啟動3部電梯的加裝工作以來,不斷完善政策、持續最佳化服務、加快推進實施,讓一批又一批居住多層住宅的居民圓了「電梯夢」。截至目前,今年全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計劃推進180部,已開工139部,其中已完工31部,歷年累計完成總量85部(其中2019年完成9部、2020年完成18部、2021年完成27部)。已給予財政補助的電梯數量36部。
加裝電梯,很多業主在期盼,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本報,采擷多個小區的成功加梯經驗,透過本版專題報道予以分享,供更多小區和業主參考學習,力促「能裝盡裝」,讓更多老樓業主「一鍵直達」幸福生活。
同濟花園:業主主導 社群協調交出首份答卷
□唐文竹 李星宇
模式:天寧區茶山街道同濟花園小區2018年6月20日交出了常州加裝電梯的第一張「答卷」。這裏的「電梯夢」得以實作,得益於居民發起、居民出資、居民安裝、居民使用的模式,完全由居民自主協商完成,社群進行引導協調。
成效: 同濟花園小區已經有8部電梯加裝完成並投運,5部電梯正在建設中,5部正在手續辦理中。

從2017年4月有居民提出加裝電梯的願望,到2018年6月20日驗收投用,同濟橋社群,黨總支書記楊蕓對「首台電梯」的每一個推進節點都如數家珍, 「加裝電梯從出資、到決策、到安裝後的使用維保等等,主體都是居民,一切必須尊重居民的意願,我們社群則做好服務工作。」
從一開始,楊蕓就厘清了各方權利關系並告知大家,「該是社群做的事,我們不推;該是居民自己做的事,你們要做好。如果出現矛盾,我來積極調解。」在社群引導下,3幢乙單元的電梯加裝工作由本單元居民周虹發起並主導。他挨家挨戶宣傳政策措施,積極聯系樓道長,組織協調業主簽字。面對出資難題,周虹又帶著幾個老黨員與業主們共同協商,得出了「誰使用誰出錢、不同樓層按比例分攤」的方案。為了讓居民們在協商時更直接、更高效,楊蕓經常召集大家坐下來開會,「有矛盾分歧大家面對面地提意見、說要求、議辦法,免得捕風捉影。」
居民樓自身條件不同,加梯的方案也會隨之調整。最早安裝的3幢乙單元和7幢甲單元的電梯,建成後北面樓棟的居民反映冬天早上對采光稍有影響,第二批加裝時,多方共商將電梯井南移約20厘米、高度降低約80厘米,並采用了透光效能較好的玻璃。此外,小區11幢由於樓道入口朝南,電梯可以直接緊貼樓體安裝。至於出資方式,每個樓道都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方案。
如今,同濟花園小區其余樓棟的電梯加裝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順利的話,3個月就可以完成一台。」楊蕓說:」加裝電梯為居民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鄰裏關系也在一次次自主協商中更加和諧。」
社群咨詢電話: 88807237
安陽花苑:同頻同步 加梯舊改一體推進
□黃鈺
模式:安陽花苑同頻同步進行加裝電梯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將加裝電梯的基礎設施建設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範疇,避免二次開挖,減少居民加裝電梯的時間和成本。
成效:目前,安陽花苑已有6部電梯加裝完成並投運, 6部電梯正在建設中;南大街街道15個小區與舊改同步進行加梯地下管線遷改等工作。

這兩天,安陽花苑14棟兩個單元的居民十分開心,因為加裝電梯的備案完成,電梯施工可以隨時啟動。前期老舊小區改造時預留了加梯位置、完成了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電梯加裝的時間平均可縮短一個多月。
「電梯加裝涉及的地下管線遷移,涉及很多單位的工作,包括電信移動、雨汙分流、自來水、燃氣開挖等。」南大街街道建設管理局副局長王小菊說:「在安陽花苑率先把加梯相關工作融入老舊小區改造的總體方案,業主加梯時就減少了一個加梯環節的工序,既加快了電梯施工,也為居民節省了一筆費用。」
目前,安陽花苑60周歲以上老年人690名,達到41%。加裝電梯是安陽花苑很多老年居民的心願。家住6樓的翁榮發幾年前就常跟社群表達心願:「年紀大了,爬不動樓了」。家住3樓的老人巢英喬也表示,加裝電梯是最迫切的適老化改造。
但是,一些樓棟雖然具備條件,業主暫未形成共識,一時不能實施電梯加裝施工。王小菊說:「考慮到這個情況,我們主動為這些具備條件的樓棟做好今後加梯的前期規劃,舊改時統一預留加裝電梯基坑空間條件,避免後期加裝電梯時重復遷改管線,破壞小區環境風貌。」
王小菊說:「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對影響加梯的管線、裝置等重新規劃設計,方案征求小區業主意見時得到普遍贊成,所以我們也借舊改加強加梯政策的宣傳,希望讓更多居民可以從中受惠。」
鐘樓區2020年起在全市試點首推「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模式,目前該模式不僅在全市推開,還被選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四批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
社群咨詢電話:68201853
長江公寓:「三大法寶」 打造「22秒」的幸福
□朱雅萍
模式:長江公寓「加梯」工作中,黨員帶頭、社群專班、網格助力「三大法寶」是成功的關鍵,同時熱心業主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成效:目前2部電梯加裝完成並投運。1幢乙單元熱心業主魏彬在電梯投入使用後,專門用秒表全程計時,從1樓升到6樓只需:22秒。

4年前,魏彬一家搬進長江公寓頂樓時,女兒才1周歲。「當時丈母娘幫帶孩子,天天抱著孩子爬6樓,實在吃不消,不得已回了老家,我們只好自己帶孩子。」魏彬說,那時起對電梯的渴望就特別強烈。
長江公寓1幢甲、乙單元同時成功加梯,終於圓了魏彬等居民的「電梯夢」。「我們主要依靠黨員帶頭、社群專班、網格助力這‘三大法寶’,還要感謝像魏彬這樣熱心居民的大力支持。」新北區陽光社群黨總支書記潘雙說。
長江公寓是一個20多年的老小區,共有3幢居民樓、9個單元、108戶居民,其中老年居民占比約70%。對於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來說,加梯成了迫切需求。2021年,三井街道和陽光社群順勢而為,成立工作專班,將該小區的電梯加裝同步納入舊改工作,一體推進。
但不同的居民有不同的訴求,長江公寓加梯工作也面臨許多矛盾。潘雙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多次召開居民協調會,充分聽取「反對方」的想法,並用熱心、真心一一化解意見分歧。
1幢甲單元「加梯」的過程中,一樓的一戶業主因為擔心噪音、采光等問題,一開始堅決不同意。考慮到多數持反對意見的居民都有同樣顧慮,社群專班人員便組織居民代表赴已成功「加梯」的小區實地參觀體驗,消除顧慮。同時了解到,一樓這戶業主家的管道每到雨季汙水倒流,潘雙主動和舊改計畫施工方對接,真心幫業主解決了汙水倒流問題,也讓「加梯」少了一張「反對票」。
作為社群黨支部書記,潘雙還充分發動黨員、依靠黨員,組織長江公寓每個單元都推選了1到3名以黨員為主的聯絡員,成為加梯過程中的「黏合劑」「老娘舅」。1幢乙單元一位業主起初不同意「加梯」,經過社群黨員唐小飛多次上門、多番努力,終於做通了工作。
兼職網格員也成為長江公寓「加梯」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小區保安葉師傅作為陽光社群的兼職網格員,憑著和業主們十多年的感情,一家一戶上門做工作,終於讓一樓反對的業主最後都簽字同意了。
社群咨詢電話:85105129
兆豐花苑:「能人」發力 費用合理分攤
□俞仲華 秋冰 胡平
模式:能人推動並支招,堅持「不用者不出錢」原則,解決低樓層意願不高的問題;二是業主共同商議出資比例,謀求最大公因數;三是用疏通鄰裏矛盾,打通阻礙安裝電梯的最後一道坎。
成效:目前已經有2部電梯加裝完成並投運,5部電梯正在建設中,還有15部電梯正在手續辦理中。

天寧區兆豐花苑小區74歲的業委會主任朱惠娟,2019年接任第六屆小區業委會主任。恰逢老小區啟動加裝電梯工作,但經過多輪調研,發現五六樓的住戶意願最強烈,三四樓的意願一般,一二樓的非但不願意甚至有人反對,於是做思想工作成了她的重點工作。
朱惠娟說:「為了做通低層業主的思想工作,業委會專門成立「調解五人團」,由5位熱心業主組成,用「白+黑」的工作方式,給業主們宣傳政策,「我們小區的特色,就是幾代人同住一小區。小年輕做思想做不通,我們就打感情牌,找他們的父母做工作,大家老夥計天天碰面,總要給點面子。」
第二難是錢出多出少常有分歧。「經過商議和核算,最後確定一樓二樓不出錢,總費用分成36份,以1份為基數,住幾樓就出幾份,裝一台三菱電梯總價45萬元,三、四、五、六樓住戶分別出資3.75、4、6.25和7.5萬元」朱惠娟說。20幢丙單元12戶業主率先協商成功,2020年7月電梯就率先投用,樓上樓下親如一家,之後業委會還幫聯系了電梯廣告,廣告費可抵1年電費。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過程中,要經過房屋改造和加固、接電用電、管線遷移等多道工序,這時候業委會也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發現問題及時協調、及時解決。在朱惠娟等熱心業主的推動下,該小區現有2部電梯加裝完成並投運,5部電梯正在開工建設中,15部電梯正在手續辦理中。
社群咨詢電話: 88822829
清潭南苑:五方矩陣 助推電梯加裝
□秋冰 胡平
模式:永紅街道以黨建引領,探索建立了「街道工作群組、社群網格員、物業好管家、黨員誌願者、樓棟小組長」五方矩陣協同機制,發揮「老娘舅」作用化解矛盾,使居民用上「幸福梯」,實作「一鍵到家」。
成效:這是清潭南苑第一個加裝電梯計畫,永紅街道至今已有8部電梯完成並投運,5部電梯正處建設中,9部電梯正在手續辦理中。

鐘樓區永紅街道清潭南苑1幢丙單元加裝的電梯於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該單元401室的陽霞阿姨日前開心地說:「這麽熱的天,有電梯真幸福。」
陽霞一家是2008年搬進小區的。那時年輕,但隨著年紀上升,再看到上海等地都在加裝電梯,他們越來越盼望自家單元樓裏也能裝電梯。2020年10月,在街道、社群的通力協助下,樓道裏的居民開始張羅起加裝電梯的事來了。陽霞激動地說:「我們單元裝電梯,樓上樓下一致舉手贊成,100%透過。」
荊川裏社群黨委書記、主任裴美鳳坦言:「加裝電梯主要有兩難:一是做通底層住戶思想工作難;二是電梯費用分攤難。這一幢樓上樓下鄰居比較團結,關鍵時刻更是好鄰居賽金寶。」永紅街道建管局副局長毛惠明告訴記者,「第一個推進的單元有一定優勢,一樓東側是車庫,西側的一二樓是社群配套用房,這樣做居民工作來要容易很多。前面有了試點樣版,居民看到了成功範例,就有更多居民來支持加裝電梯工作,越來越多的小區居民可以乘上‘幸福梯’。」
永紅街道至今已有8部電梯完成並投運,5部電梯正處建設中,9部電梯正在手續辦理中。針對既有住宅的電梯加裝工作,永紅街道以黨建引領,探索建立了「街道工作群組、社群網格員、物業好管家、黨員誌願者、樓棟小組長」五方矩陣協同機制,本著兼顧各方利益的原則,面對面零距離溝通,遇到難點堵點,社群網格員和黨員主動介入,並換位思考,站在居民角度去處理問題。
社群咨詢電話:86982857
南田雅園:業主牽頭 自主統籌推進
□鄭雨露 王銳
模式:武進區湖塘鎮灣裏社群南田雅園小區一棟甲單元、丙單元於2021年6月完成武進區第一個老小區加裝電梯的交付。小區業主在計畫中探索推行業主牽頭統籌機制,自主成立加裝電梯工作籌備組,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有效保障居民舒心出行。
成效: 南田雅園加裝2部電梯交付使用為武進區推進電梯加裝工作提供了示範。目前,武進區已有20余部電梯正在手續辦理中。

「基本沒有什麽噪音,技術方面完全達到使用要求。以前老年人上下樓不方便,現在每天都可以下樓,散散步,曬曬太陽,生活品質提高了。」南田雅園1幢丙單元業主楊軍表示:一年以來,大家對電梯的使用感到十分滿意。
建成於2003年的湖塘鎮南田雅園,50歲以上的住戶超過50%。2019年9月,在武進區住建局的指導下,南田雅園小區啟動電梯加裝工作。經申報、征求意見等流程,2020年12月計畫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歷時半年,電梯正式投用。
在南田雅園,記者看到,電梯與井道采用一體式鋼結構及玻璃幕墻,既保證了安全和美觀,也能最大程度減少陽光的遮擋。此外,該樓棟1層、2層為商鋪,加裝的電梯采用錯半層入戶型,分別停靠1層、4層和5層,實際到達3層半和4層半,此類入戶方式有電梯占據空間小、建設成本低等優點。
「夢想」實作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一部電梯能否加裝成功,涉及很多方面,居民的利益訴求、安裝方式的協調是老小區加裝電梯的「痛點」「堵點」。
如何疏通「堵點」?在小區牽頭推進加梯工作的業主楊軍告訴記者,「起初申請加裝電梯很困難,低層居民一般都擔心房屋安全和采光等問題,好在我們單元一樓、二樓是商鋪鋪。除了采光,安全問題和費用分攤也是擺在加裝電梯計劃前的一個難題。我們自己探索推行業主牽頭統籌機制,自主成立加裝電梯工作籌備組,下設簽字組、宣傳組、考察組、財務組等,按照正規流程,找到相關部門做檢測,拿了合格報告,再挨家挨戶去解釋,去做思想工作。武進區住建局、灣裏社群,也一同幫助我們籌備組尋找相關的參考標準,並多次組織協商。」
「透過加裝電梯這件事,南田雅園住戶之間的情感聯結也愈發緊密。」楊軍說:「南田雅園1幢加裝電梯的成功案例,給其他老小區加裝電梯提供了成功經驗,其中業主牽頭建立統籌機制很重要,自己上心並且主動尋求社群和有關部門的幫助,這樣才能盡早實作「電梯夢」。
社群咨詢電話:86318789
來源:常州日報
【來源:常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