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中醫藥大學】
故事——夏季一過就枯死的「夏枯草」 傳說從前有個秀才,母親得了瘰癧病,脖子腫又流膿水。人們都說這病難治,秀才心急如焚卻無能為力。 一天,鄉裏來了個郎中,看過秀才的母親後說:「山上有種草藥,說不定能治愈你母親的病。」郎中說完便上山去采集了一種紫色花穗兒的野草回來,讓秀才煎湯給母親服用。秀才母親的病居然真的開始好轉了。 秀才十分感激,挽留郎中住在家裏,盛情地款待。郎中白天上山采藥、賣藥,晚上就在家裏和秀才聊天。這一來,讓秀才對醫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郎中臨走前,還領秀才上山,指著一種長滿圓形葉子、開著紫色花兒的野草說:「這就是治好你母親瘰癧病的草藥,千萬記住,夏天一過,藥草枯死,便采不到。若要備用,需及時采集。」然而秀才見這草生機勃勃,不相信過了夏天就沒有了,於是並沒有放在心上。 事後縣官的母親也得了瘰癧病,為醫治母病心切,縣官四處張榜求醫。秀才看後自認胸有成竹而前去揭榜,隨後便上山采藥,可他尋遍了附近山坡野地,卻連一棵藥草也沒有找到。縣官隨認定秀才是個江湖騙子,便當眾鞭打他五十大板。 直到第二年春末夏初,郎中行醫到鄉間,秀才對他埋怨道:「你害得我挨了縣官五十大板,好痛苦呀!」郎中了解緣由之後,搖頭嘆道:「去年臨走時,我曾告訴你,夏天一過,這草就會枯死,就采不到了。」說完,便領著秀才上山,可見滿山遍野盛開著紫色花兒的藥草。秀才這才恍然大悟,為了吸取教訓,他就把這草藥,命名為「夏枯草」。 小試牛刀 1 夏枯草原植物屬於哪科?(單選) A車前科 B木樨科 C唇形科 D列當科 2 中藥夏枯草選自原植物的什麽部位?(單選) A幹燥的莖葉 B幹燥的果穗 C幹燥的果實 D幹燥的全草 3 夏枯草的功效不包括下列哪項? (單選) A清肝瀉火 B疏散風寒 C明目 D散結消腫 4 下列圖片中的哪一副是夏枯草的飲片圖?(單選) A C B D 答案 空白處獲得答案 C B B A 飲片辨識解析 A.夏枯草飲片 呈棒狀,略扁。淡棕色至棕紅色,全穗由數輪宿萼與苞片組成,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呈扇形,脈紋明顯,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內有花3朵,花冠多已脫落,宿萼二唇形。體輕。 B.蘆根飲片 呈長圓柱形,有的略扁,長短不一。表面黃白色,有光澤,外皮疏松可剝離。節呈環狀,有殘根及芽痕。體輕,質韌,不易折斷。切斷面黃白色,中空,壁厚1~2mm,有小孔排列成環。 C.紫草飲片 呈不規則的小段或厚片,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條形片狀,常10余層重疊,易脫落。體輕,質松軟,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木部較小,黃白色或黃色。 D.地骨皮飲片 呈筒狀或槽狀,長短不一。外表面灰黃色至棕黃色,粗糙,具縱橫皺紋或裂紋,易成鱗片狀剝落。內表面黃白色至灰黃色,較平坦,有細縱紋。質輕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黃棕色,內層灰白色。 藥典之言 【性味與歸經】辛、苦,寒。歸肝、膽經。 【功能與主治】清肝瀉火,明目,散結消腫。用於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癧,癭瘤,乳痛,乳癖,乳房脹痛。 群經見治 功效 【得配本草】:解陰中郁結之熱,通血脈凝滯之氣。 【本草備要】:補肝血,緩肝火,解內熱,散結氣。 【本草崇原】:氣味苦辛寒,無毒。主治寒熱瘰,鼠瘺,頸瘡,破癥瘕癭結氣,腳腫,濕痹,輕身。 配伍 【本草害利】:能散厥陰之郁火故也,土瓜為使。 【本草撮要】:功專治頭瘡瘰,得香附、甘草治目珠疼痛;得香附、貝母治馬刀,獨用治目珠夜痛。 【本草經解】:夏枯草末,治血崩不止,及赤白帶下,夏枯草可代柴胡升發,可代甘菊清肝;同白茯、白朮、黃柏,治濕熱;同連翹、金銀花、貝母、元參、薄荷、花粉、紫背天葵、甘草,治瘰,有功效;用數兩煎湯,煮甘菊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白芨、白蘞、甘草、生地、白芷、半枝蓮,消一切腫毒甚神。 【本草蒙筌】:夏枯草稟純陽之氣,得陰氣即枯,故逢夏至梗枯也。 丹溪有言∶善補養厥陰血脈之功,能治肝虛目疼、冷淚不止、羞明怕日、久視昏花。用夏枯草五錢、香附子一兩,研細為散,茶調下咽,服之誠有神功。惜乎!【本經】未之及也。 【本草新編】:夫肺氣為邪所壅,則清肅之令不行,而痰即結於胸膈之間而不得散。倘早用夏枯草,同二陳湯煎服,何至痰核之生。心火炎上,則頭目腫痛,而痰即結於胸膈而成痞。早用夏枯草,入於芩、連、天花粉之內,何至頭痛目腫乎。蓋夏枯草直入心經,以通其氣,而芩、連、花粉之類,得以解炎上之火也。尤妙心火一平,引火下生脾土,則脾氣健旺,而痰更消亡,鼠瘡從何而生乎,【本草】只言其破癥堅、消寒熱、祛濕痹,尚未深知夏枯草也。或問夏枯草,近人亦知用之,但不能入之湯劑之內也,今欲用之,不知多寡宜若何耳?夫夏枯草,陰藥也,陰藥宜多用以出奇,而不可少用以待變也。 禁忌 【本草害利】:久服亦傷胃家。 【得配本草】:氣虛者禁用。 1.開篇故事來自【講故事學中藥】張健 2.飲片辨識解析來源:2020版中國藥典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信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