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的市場化考核中,個人的付出與收獲應該成正比。那麽,在營運商的考核體系中,這一點又體現得如何呢?
當我們談及營運商的考核體系時,很多人可能會想,這不是一個早就應該市場化了的行業嗎?畢竟,通訊行業的競爭如此激烈,各大營運商都在爭奪市場份額。
然而,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在營運商的內部考核上,是否真的實作了市場化,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特別是對於那些身處一線的通訊人來說,他們對此的感受可能更加深刻。
我們常說,市場化的考核應該是基於個人的貢獻和業績來進行的。但在營運商的考核體系中,這一點是否真正得到了體現呢?
在一個理想的市場化考核環境中,通訊人的收入應該與他們的付出和貢獻緊密相連。
也就是說,那些為客戶提供了優質服務、完成了更多業務指標的通訊人,應該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樣的考核機制,不僅能夠激勵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還能夠確保公司的整體業績不斷提升。
但在現實中,我們卻發現,營運商的考核和業務之間,往往存在著一種微妙的「脫節」。
盡管營運商會制定一系列的考核方案,明確各項業務的績效和獎勵,但當真正進行績效分配時,這些方案卻往往被束之高閣。
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復雜的因素和考慮,包括但不限於薪資的波動性、特殊貢獻、潛在風險以及未來的業務拓展等。
這些因素的綜合考慮,使得最終的績效考核結果變得撲朔迷離,很多通訊人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薪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當這種情況屢次發生時,那些努力工作、期望透過自身努力獲得更高收入的通訊人,無疑會感到沮喪和失望。
他們發現,盡管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卻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通訊人開始選擇「摸魚」,對工作失去了原有的熱情和動力。
這顯然不是營運商希望看到的結果。為了提升員工的積極性,營運商也在不斷嘗試各種方法。
比如,透過畫餅來激勵員工,告訴他們只要努力工作,未來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
但員工們卻往往對此表示懷疑,他們不明白,為什麽這些「有福氣」的事情,總是需要他們來承擔,而領導們卻往往選擇回避。
說到底,如果營運商的考核體系不能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邁進,不能真正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那麽員工的積極性就很難得到真正的提升。
而那些越來越繁重的業務指標,也只會變得越來越難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