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特稿|數位「永生」?

2024-04-03科技
那一天,在親朋好友面前,大螢幕上的妻子用不太標準的川普,笑著感謝大家來為她送行。她安慰大家不必太過悲傷,最後還特別叮囑女兒,好好學習,有可能的話,希望她也能學醫,繼承自己未竟的理想。那一刻,看著被AI「復活」的妻子,張元(化名)不知不覺淚流滿面。今年清明節來臨之際,「AI復活親人」業務在網上熱度飆升。對這一新生事物,人們看法不一。有人認為有助療愈失親之痛、彌補未竟之憾;也有人覺得這是「在傷口上撒鹽」,存在倫理與法律上的爭議。但在殯葬業人士眼中,「復活親人」遠非AI技術運用的終點,背後還藏著一個更為雄心勃勃的計劃——數位「永生」。今後,也許每個人都可以提前備份自己的人生,在數位世界實作生命數據的永恒留存。
1
「復活」親人
開啟購物網站,輸入「復活親人」,會跳出許多連結。只需一張逝去親人的正面照片,花5元錢就能讓人「動起來」,會眨眼、會微笑;花50元能讓照片「開口說話」;花90元還能配上逝者原聲。這項業務的搜尋熱度近期暴增600%。「今天就有幾十個人來咨詢,生意太好,忙不過來。」「網路復生師」張偉(化名)認為,近期「復活親人」的火爆,是熱門事件與科技成熟推動的雙重結果。不久前,音樂人包小柏利用AI技術「復活」逝去的愛女包容,引發巨大關註,很多人因此了解到AI技術「復生逝者」的套用。「有些人覺得有點怪,認為不符合傳統觀念,但也有很多人好奇,加上馬上就是清明節,所以想嘗試一下。」張偉說,他的客戶對產品效果大多比較滿意,其中不少人都是剛剛失去親人,數位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思親之痛。另一個原因,是近年AI技術高速發展,數位人制作成本大幅降低,曾經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才能做到的事,如今不到百元就能完成。這也讓張偉這樣的「網路復生師」成為一種新職業。盡管如此,張偉對這一行的未來並不看好。「門檻太低了,軟體操作其實很簡單,競爭太激烈。」而且,透過基礎軟體「復生」的數位人,效果並不十分理想,人物表情僵硬,聲音聽上去沒有感情,離「栩栩如生」還有一定距離。新鮮感過去後,有沒有回頭客要打一個問號。「除此之外,這一行還有不少風險。主要是私密和倫理,處理不好會遇到很大問題。」張偉認為,客戶傳來的照片涉及個人私密,如何使用需要商家自律。但目前商家無法確定客戶是否有照片使用權,以及生成數位人的用途。張偉擔心如果這一技術被濫用,或有違道德倫理,或涉嫌違法犯罪,協助制作的商家也要承擔相應責任。
2
特殊告別
張元至今還記得,妻子臨終前消瘦的樣子,眼神中滿是不舍,看著他默默流淚,卻已說不出話來。作為醫生,妻子曾經治愈過許多病人,卻沒能救下自己。不到40歲就成為醫院的骨幹,妻子的敬業與醫德有口皆碑,哪怕生命即將結束,她也決心要以醫生的方式離開——捐獻遺體,讓三位病人因她獲得新生。感佩於這位英年早逝的女醫生崇高品格和感人事跡,為她操辦葬禮的福壽園提出,想為她制作一個紀念視訊,在追思會上播放。其中有一個環節,是制作一個數位人,讓她「親口」向親朋好友們告別,並留下最後囑托。對此,張元一開始是拒絕的。他一直無法接受妻子離開,怕看到妻子的數位人受到二次打擊。念初中的女兒卻勸說父親,她想永遠記得媽媽的樣子,讓大家知道媽媽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人。「如果媽媽知道,她一定會支持。」最終,張元被女兒說服了,提供了制作視訊的資料和數據,包括妻子的照片、視訊、語音資訊等。對妻子最後的心願與囑托,他也盡量配合工作人員回憶。完成資訊采集後,他忙著操辦追思會,沒特別在意這件事。直到那一天——「看著視訊中那熟悉的微表情和習慣動作,我突然覺得老婆就在眼前,她真的又回來了。」張元說,瞬間的心痛後,他感到心中那塊被堵住的地方突然松動了,所有的情緒與悲傷得到釋放,流下的淚水中更多的是感動。張先生確信,女兒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場告別彌補了不少遺憾,妻子的精神和期盼得以留存,會成為家庭的寶貴財富,不斷傳承下去。「在那一刻,技術其實是次要的,核心是找到了可以觸及人心最柔軟一面的情感。」籌劃這場葬禮的福壽雲總經理湯旸認為,數位人技術在殯葬業的運用,不是為了炫技與煽情,而是幫助逝者家屬更好地生活,讓本無感情內容的人工智慧,成為承載溫情的容器。
3
數位殯葬
今年清明前夕,上海各大墓園大力推進節地生態葬,其中,包括運用AI技術的「數位葬」。2018年,福壽園上線數位化殯葬平台「福壽雲」,今年推出了數位家祠、數位禮葬、數位禮祭、數位人模型等數位化服務。「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實體墓地越來越稀缺,保存的逝者生命資訊也很有限,因此AI技術、雲技術、元宇宙一定是殯葬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福壽園國際集團副總裁範軍認為,「復活親人」近期備受關註,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殯葬行業十多年前的探索與思考。「要弄清這件事的本質,要從人類殯葬行為的本源去理解。」範軍認為,殯葬的核心目的,是留存資訊,遺體代表著生物資訊,而墓碑、墓誌銘則蘊含著逝者的生命資訊。「每個人都會死兩次,第一次是失去生命,第二次是被人遺忘。」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中的這一觀點,範軍非常認可,以現在的科學技術,讓人生命永存並不現實,但讓人的生命資訊被永恒保存,已經可以做到。而AI數位人技術在殯葬行業運用的終極目標,就是將逝者從形象到聲音,再到記憶性格,甚至思維模式進行全方位的保留。「人類文明傳續的模式,都可能因此而改變,未來人們也授權以實作與先人對話交流,他們的經驗與思想,將以更為直觀的方式呈現。」範軍表示,AI技術、雲技術等在殯葬領域的套用研究,近年已越來越多被運用到線下業務。「比如,吳孟超院士、著名媒體人曹景行的葬禮,都使用了數位人技術。傳統墓地物理內容占80%,精神內容占20%,隨著科技進步,這兩個數據會發生逆轉,今後殯葬業發展的方向,一定會更加註重精神傳承。」
4
備份人生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中,人類透過「數位生命計劃」將意識轉化為數據,實作在數位世界的永生。轉移意識,在現階段來看還太過玄幻,但依然有人探索另一種可行性——「備份人生」。杭州拱墅區雲家族科技有限公司前台,立著一台一人高的全像倉,一個數位人「看見」有人來訪,主動打招呼:「您好,請問有什麽可以幫您?」這位「前台」,就是這家公司CEO於浩的數位分身。透過AI訓練,數位分身不僅在形象和聲音上與「本尊」極為相似,更是保存了一部份他的記憶、思維模式甚至是口頭禪,能夠與人簡單交流。
於浩在訓練自己的數位人
「本質上,它是我的一個備份,就像是孫悟空吹猴毛變出來的分身,可以幫我做各種事情。」於浩認為,外表、聲音的復制如今很容易實作,難點在於保存記憶、思維模式、表達習慣、性格特征等,這是人們區分彼此的各種要素。於浩和同事們將這些要素分為六個維度的模組,透過多個AI大模型分工協作模擬人的思維,並錄入大量個人資訊對AI進行訓練。理論上,訓練越充分,數位人和真人的相似度就越高,直到真假難辨的程度。哪些人用得到數位分身?不久前,一位客戶找到於浩,為了讓父母排解寂寞,要求訂購一個孫子的數位人陪爺爺奶奶聊天;還有一位客戶,父親被查出重病,可能只有不到兩年的壽命,最近又開始健忘,於是希望「緊急搶救」父親的形象與記憶,盡可能為家人多留下一些資訊。「目前使用比較多的場景,是心理創傷療愈,如果數位人使用得當,確實能幫助逝者家屬盡快從悲痛中走出來。」於浩說,制作殯葬場景的數位人時,他們會參考心理創傷療愈師的建議,讓數位人開導家屬,幫助他們盡快接受現實,而不是沈溺其中無法自拔。「這就對一家公司是否堅持科技向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需要政府部門嚴格監管,防止技術被濫用。」今年清明,數位人概念火爆,公司也在上個月剛剛實作盈利。也許這波熱度不會持續很久,但於浩對「備份人生」的前景充滿信心。每天工作之余,於浩都會抽空完善自己的「人生手賬」,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以及想讓他人了解的資訊,這些都將成為訓練於浩數位分身的關鍵資訊。「百年之後,我會離開這個世界,但我的數位人會永遠存在,後人可以和它聊天,從而了解我是一個多麽有趣的人。」
5
制度建設
今年全國兩會上,人工智慧成為各界關註的焦點。一個重要議題是如何加強制度建設,為這一新興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數位人作為AI技術率先落地的重要使用場景,在法律與倫理上存在的爭議,引起專家學者高度關註。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智慧財產權部合夥人劉春泉律師,曾擔任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將數位人技術運用於緬懷逝者、安撫人心無可厚非,但前提是本人與家屬授權。」劉春泉認為,如果有人擅自將逝者資訊制作成數位人,甚至以此牟利,就可能觸犯法律涉嫌侵權,即便逝者已經不享有民事主體的權利,其家屬也可以依法維權。這一新生事物帶來的另一潛在風險,是存在公民資訊被盜用的可能。劉春泉認為,任何視訊、照片、語音都可能被用來制作數位人,如果被用於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危害不容忽視。「雖然現在的技術還不能完全以假亂真,但說不定哪天就能實作突破,要未雨綢繆。」劉春泉認為,對於規範AI數位人等新技術的使用,司法界早有研究討論。「一方面要提醒公眾註意個人數據資訊私密的保護;另一方面也要呼籲法律及時跟進,在問題出現之初,就完善相關規定,為技術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作為企業,也要前瞻性制定並遵循一定的技術協定,保證數位人可追溯可辨識,具體實作路徑,要由技術專家與法律專家共同討論。」這也是業內不少專家的共識。上海長三角智慧城區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沈建平認為,制作數位人,特別是「復活」逝者的行為要謹慎。「用得好可以傳承思想、撫慰人心,用不好就是傷口撒鹽,帶來糾紛與困擾。」沈建平指出,不久前有人擅自「復活」去世的明星,用於平台引流,給家屬帶來了傷害。「一個成功的案例,是不久前上海永福園中國人民誌願軍紀念館,在獲得家屬授權後,利用數位人技術讓一位71年前犧牲的烈士用鄉音念出一封家書,社會反響非常好。」沈建平認為,AI和殯葬服務行業包括生命教育等,核心的結合點還是在文化傳承上。「以這樣的初心去進行‘人工智慧+文化’的創新,可能會催生一種新的文化業態。」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李一能
編輯 | 顧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