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建」自然語言對話、文件轉譯、總結潤色等智慧功能的AI手機;擁有私人知識庫功能,支持記錄使用者使用習慣和喜好,支持本地個人化智慧服務的AI PC;液冷管道燈光閃爍、螢幕能顯示即時PUE(電能利用效率指標,PUE=數據中心總裝置能耗/IT裝置能耗,PUE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高)值、溫濕度、空調狀態的智慧計算中心……
這是2024中國算力大會創新成果展上的「黑科技」。9月27日至29日,以「聚智向新 算領未來」為主題的2024中國算力大會在河南鄭州舉行。
工業和資訊化部總工程師趙誌國 在大會開幕式上表示,目前,全國算力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7,建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246個;工業、教育、醫療、能源等多個領域算力套用超過1.3萬個。
盡管中國算力產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產業仍存在一些挑戰,對於如何破局,與會人士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國內智慧算力需求已超過通用算力
大會上,【中國綜合算力指數報告(2024)】 釋出。報告顯示,全球算力基礎設施在2023年實作了約40%的增長,其中美國和中國位居全球前列。
聯想中國基礎設施業務群市場部總監級技術顧問李鑫 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智慧算力就是+GPU卡的計算,用來做AI大模型的訓練、推理。以往主要是通用算力,用於傳統的ERP套用、醫院的MES系統、互聯網套用等傳統套用。
「以前智算很少,由於這兩年大模型的快速發展,使智慧算力成為熱點。」李鑫 說。
中國廣電監事會主席宋文玉 表示,自2022年開始,國內智慧算力需求已超過通用算力,以AIGC和行業大模型等前沿技術為代表的新型AI套用正驅動算力規模實作跨越式增長,深刻改變產業布局。
截至2023年底,全球算力基礎設施總規模達到910EFLOPS,中國算力規模達到246EFLOPS、位居世界第二,智慧算力同比增速超過65%。
做國產芯片不能跟市場脫節
近年來,中國的智算技術不斷突破,算網融合穩步推進,為AIGC產業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算力產業發展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困惑。
對此,李鑫 對每經記者表示,大模型浪潮下,有些品牌能在市場上形成「壟斷」,其實並不單純是靠產品,而是靠完善的產業生態,靠軟體服務。「因為所有的程式都是基於它的卡來寫的,我用它的卡旁邊有100萬個模型可以用,我用別的卡旁邊一個模型都沒有,沒法使用。」
秦淮數據集團CTO張炳華 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圍繞技術創新和產業生態,我們還需要做很多工作。首先,要靜下心來,做國產芯片不能跟市場脫節,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另外,要投入足夠多的資金、時間,給科研人員足夠多的空間,因為它是一個生態,從設計到制造再到使用是一整套體系。
未來有可能實作「地數天算」
記者註意到,在AI發展熱潮下,各地紛紛投資布局智算中心。在紫光股份董事長、新華三集團總裁兼CEO於英濤 看來,如何提高智算中心利用率,防止出現算力的空置、空轉,保持整個投資良性迴圈是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可以解決智算中心利用率不高的軟體產品。李鑫 告訴每經記者,因為算力跟電一樣不能儲存,不用就浪費了,算力租賃公司其實就是透過機房、伺服器,把電變成算力。透過類似的軟體產品可以實作算力客戶的「無縫排隊」,提高智算中心的利用率。
當智算中心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需要用AI工具幫助人們提升營運、管理效率。同時,需要有豐富的電力可延伸空間,包括散熱空間來保證業務的持續發展。但在智算時代,傳統風冷技術遭遇冷卻效率瓶頸。
浪潮資訊展台的工作人員告訴每經記者,冷板液冷技術是方向,常規情況下一兩年維護一次。
中原工學院校長夏元清 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水冷和液冷技術共存,但是技術變化很快,不能保證哪個時間更長久。在他看來,包括綠色能源互補的智慧電廠、雲控制系統怎麽讓風電、光、水電為雲數據中心供電非常重要。當然,目前也有把雲數據中心放到海裏面,將來也有可能把雲數據中心打到天上,天上有光能,比較冷,這樣就能實作「地數天算」。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