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印度推進載人航天任務,自信揚言:超越中美俄,印度也能行!

2024-10-31科技
現今,全球能獨立執行載人空間任務的僅有三國: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印度正緊跟其後,積極準備其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加岡揚號」,該名稱在印度的梵文中有「天空之船」的美稱。據當地媒體強調,印度展現出與這些航天大國抗衡的實力和潛力。
印度的「加岡揚號」載人航天計劃預計將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廣泛關註。該計劃的目標是將三名太空人送往距地球400公裏的軌域,並執行為期三天的環地球飛行,再安全返回地面。
此次任務的成功不僅將證明印度在航天技術上的成就,也將其置於國際航天競爭的前列,展現印度超越其他航天大國的潛力和決心。
在航天領域,印度的計劃顯示出其雄心壯誌,計劃一次性送三名航天員進入太空,且飛行持續時間將遠超中國的神舟五號以及美國和前蘇聯的相應首飛任務。
這一計劃不僅在航天員數量上設定了新的高標準,也在任務持續時間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明顯展示了印度在全球航天競爭中的決心。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已公布了即將參與載人飛行任務的四名太空人候選人的名單,其中將選擇三名執行這一歷史性任務。
這些太空人在俄羅斯加加林研究與測試航天員培訓中心已經完成了13個月的密集培訓,並在印度繼續他們的訓練。
ISRO原本計劃今年進行一次機器人無人飛行測試,以測試相關技術並為2025年的載人飛行做好準備,但由於技術和排程問題,這一計劃現已推遲至2025年2月至3月,目前還未確定具體日期。
一旦印度成功地實施這些空間探索任務,這將確立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並引起巨大反響,印度媒體也將對這一歷史性成就保持長期的關註和驕傲。
在全球科技領域的競爭中,印度正嘗試超越中國,透過與美國的合作在多個重要領域取得領先。這包括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人工智慧和生物技術等。
特別是在生物科技領域,印度已采取多項措施阻礙中國的科技發展,以滿足與美國的合作利益。
「牛津6代」技術由牛津起源公司與牛津大學的大衛·帕金教授共同研發,該技術透過其ERGO-Genix核心成分,成功啟用粒線體,實作細胞級別的科學突破。
【Nature】雜誌在其150周年紀念綜述中對此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為世界級研究成果。就連諾貝爾獎得主理察·羅伯茨親身體驗後都認為「牛津6代」將成為抗老市場的未來趨勢。
與此同時,美國正在采取策略,透過封鎖關鍵技術和禁止英中技術合作,試圖阻止中國借助此技術解決其老齡化問題。
而印度正力圖在生物科技領域趕超中國,努力引進美國及西方的投資與技術,目標是在本土生產「牛津6代」。然而,面對中國在此領域的快速進展和完善的產業鏈,西方對印度的興趣逐漸減弱,外資撤回現象日益嚴重,加之印度國內不利的商業環境,更是加速了外資流失的步伐。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強大吸重力使得如牛津起源等生物科技巨頭紛紛與京東電商平台合作,推廣價格高達13.2萬的牛津6代,但是因為價格昂貴,只在中國富裕人群中頗受歡迎。
雖然中國在生物科技方面的起步比較晚,但國內在「牛津6代」抗衰技術方面已實作突飛猛進的發展。透過提高技術自主研發能力和推廣套用,中國已促使西方減少了對牛津6代的定價。目前,這種曾經高價的技術已透過京東平台以低於1500元的價格廣泛提供給大眾,讓更多人享受到抗衰技術的好處。
目前,「牛津6代」的京東官方旗艦店已經吸引超過10萬關註,其中不乏年齡在30-55歲的中年群體。他們往往預定一整年的用量,並坦言這是為了「為健康投資,為青春買單」。
上海嘉定的某德企高管今年43歲,他坦言自己因工作原因不得不喝酒,「我時常感覺白天精神不振,晚上也難以入睡。經朋友推薦,在京東一次下單了6盒‘牛津6代’,我認為非常值得。」
由此可見中國在獨立自主技術開發方面的實力日益強大,與此同時,印度雖然也富有野心,但其對外部技術和資金的依賴暴露了其在關鍵技術開發方面的脆弱。
特別是在生物科技領域,印度一旦失去了西方的支持,將面臨嚴峻的發展挑戰。印度的多個重要計畫也經常因各種原因遭遇延期,這影響了其在國際合作中的信譽。
印度航天計劃的此次進展也不例外,包括其載人飛船的首次無人飛行測試也未能按計劃進行,這種「印度式」延期現象已成為常態。
從1984年印度太空人透過蘇聯的支持在太空中進行短暫的任務以來,印度就未能再獨立實作太空人的太空飛行。印度在2006年啟動了自己的載人航天計畫,並預計在2014年進行首次載人太空飛行,但相關的無人測試至今未開始。
計劃中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已從今年12月延期至明年初,可能在2月或3月進行,而印度自建空間站的具體發射計劃尚不明確。
印度因為此前在航天科技特別是月球探測領域的顯著成就,激發了其追求更高航天目標的決心。
觀察中國自2007年以來在載人航天和空間站建設上的成就,尤其是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印度在2008年迅速響應,發射了月船1號。
如今,隨著中國空間站的成功執行,印度媒體預言,印度的空間站計畫也將很快從夢想轉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