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高顏值、大長腿,優雅奪目的鳥界「超模」——黑翅長腳鷸

2024-04-29動物

你能讀出鷸這個字嗎?

好像有點難......

那鷸 yù蚌相爭呢?

哦~~ 知道了,讀「 yù」

我們都聽過鷸蚌相爭,那麽人們說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鷸到底是什麽樣子的小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優雅的身姿,細長的紅腿,走起路來,不緊不慢,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是「鳥中模特」

傳說中的鳥界「大長腿」——黑翅長腳鷸!

黑翅長腳鷸是鸻(héng)形目反嘴鷸科長腳鷸屬鳥類,俗稱 紅腿娘子、高蹺鸻 (héng)。

特別引人註目的是那雙紅色的大長腿,紅腿娘子」名符其實

| 黑翅長腳鷸yù 外形特征

雄鳥夏羽 前額白色,頭部眼以上為黑色,並延伸至後頸,但背部和翅的黑色不相連,個體間羽色有差異。前頸、頸側白色,翕、肩、背和翅上、翅下覆羽為黑色,且富有綠色金屬光澤,腋羽為白色,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均為黑色,微具綠色金屬光澤,飛羽內翺黑褐色。胸和腹部純白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有的尾上覆羽沾有汙灰色,尾羽淡灰色或灰白色,外側尾羽近白色。 雄鳥冬羽 通體除背、肩、翅上、翅下為黑色外,全為白色。

雌鳥和雄鳥基本相似 ,但整個頭、頸全為白色。上背、肩和三級飛羽褐色。冬羽和雌鳥夏羽相似,頭頸均為白色,頭頂至後頸有時綴有灰色。虹膜紅色,嘴細而尖,黑色。腳細長,血紅色。

幼鳥一般體重約14克,體長約95毫米。幼鳥上體絨羽灰褐色,下體白色略帶灰,嘴峰具白色卵齒,卵齒於孵化後4~5天消失,頸兩側及腋下裸露無羽,頭部、枕部、背部、翅均分布有不規則黑斑,背部中央兩塊黑斑最大,跗蹠淡黃色,爪粉紅色。

生活習性

黑翅長腳鷸春季於4月初至5月初遷來中國北方繁殖地,秋季於9-10月離開北方繁殖地往南遷徙 至越冬地 。常成群遷徙。

黑翅長腳鷸棲息於開闊的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淺水塘和沼澤地帶,近水的草地、農田、魚塘、水池、堿性或高海拔湖泊也可成為其棲息地。

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在淺水中或沼澤地上活動,非緊殖期也常整合較大的群。有時也進到齊腹深的水中覓食。行走緩慢,步履穩健、輕盈,姿態優美,但奔跑和在有風時顯得笨拙。性膽小而機警,當有幹擾者接近時,常不斷點頭示威,然後飛走。起飛容易,飛行也較快。

翩翩起舞,仿佛玉女下凡人間

主要以軟體動物、蝦、甲殼類、環節動物、昆蟲、昆蟲幼蟲,以及小魚和蝌蚪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偶爾食用植物藻類、雜草種子。 常在水邊淺水處、小水塘和沼澤地帶,以及水邊泥地上覓食。常常單獨或成對覓食,偶爾也見成松散的小群覓食。覓食方式主要是邊走邊在地面或水面啄食。或疾速奔跑追捕食物。或將嘴插入泥中探覓食物。有時甚至進到齊腹深的水中將頭也浸入水中覓食。

黑翅長腳鷸常於5月末至7月初開始營巢,常集群營巢,喜在淡水沼澤淺水處集群活動,在植被密度、高度、蓋度、幹草比例相對較高、距水邊較近、裸地比例相對較小的地方營巢。巢區一般為沼澤、草地或河流淺灘,巢地周圍水較淺,水深一般不超過20厘米,巢為地上巢,一般築在蘆葦基部,被蘆葦包圍,巢材以泥土、蘆葦、枯草等為主,呈淺盤狀,較簡陋,巢外徑14~20厘米,巢內徑13~20厘米,巢深1.5~4.0厘米。營巢後3~4日即產卵,一般日產1枚,每年繁殖一窩,每窩3~5枚卵。

黑翅長腳鷸卵呈梨形或卵圓形,重量20~25克,長約45毫米,寬約32毫米,卵底色呈暗綠色或淺黃綠色,卵上具黑色不規則斑塊,鈍端較密,斑塊較大,尖端斑塊小而稀疏。產卵後即開始孵卵[8],雌雄輪換孵卵,孵化期20~21天。破殼到出雛共需2~3天,破殼位置接近卵鈍端。

幼鳥為早成性,剛出殼的幼鳥臥巢不動,4小時絨羽幹透,24小時後即可離巢,在巢附近淺水中遊泳。食物以鞘翅目、雙翅目、半翅目昆蟲為主。40天時,腿長基本與成鳥無異,背部顏色仍為灰褐色,翅緣略顯黑色,仍與成鳥一起生活。

黑翅長腳鷸幼鳥

黑翅長腳鷸為涉水候鳥,它的嘴、腳都很長,趾間無蹼,體態修長且優美,被譽為「鳥中芭蕾舞者」,2000年8月被國家林業局列入「三有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