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般人的正念是什麽樣的表現形式呢?還是說一般人是沒有正念的呢?謝謝您
多談一點:
直接地回答是,普通人的正念是非常有限的,它在他們做出布施、舍棄這類善法時確實會生起——因為如果沒有正念的幫助,布施、舍棄這類善美的行為就難以做出。
善法在生活裏有多麽的稀缺,正念在生活裏就多麽稀有;
心對於解脫、出離、單獨、清凈的喜歡生起有多麽頻繁,正念就多麽具足。
實際上,生活當中有智慧、這一生有機會成為聖者獲得正定的人是存在一部份的。這種心有智慧,有能力訓練自己的正念並獲得解脫是來自過去生的努力,它是今生的果報、結果,在結生時就已經決定。
這類人有時會像沒有智慧者那樣匍匐在「泥濘」當中,但他們會有一種魄力、明智出現、閃耀,照亮他們暫時困頓或被平庸包圍的人生。這樣的有智慧者可能會尋找善法、尋求心的喜悅安樂專註和平靜。他們會對膩歪的、被欲求填充的生活感到不妥,可能在做了出離、舍棄的思維之後卻找不到出離、有智慧的道路,而僅僅是發現一個有些善法、有些智慧,好像能帶來新的道路的異性。
這是很可惜的。他們的心在生起了正念,對於快樂與不樂、清凈與不凈做出了撿則之後,卻沒法持續地增長他們的正念,去到以自己的智慧到達的解脫。
———————————————————————————————————————————————
如果一個普通人,他能喜歡善美的人、善美的法,解脫者、導向解脫的法,他的心會具備正念
並且輕盈、明亮、明凈
這裏,正念就不同於一般人認為的努力、專註、謹慎
正念是以有智慧的心、輕盈的心、不執取粗重的色法的目標而來到不沈重的心
去面對所緣
那是一種透徹的開放的不暗地裏攥著其他東西的投入的、完全的態度
一個沒有覆藏,沒有隱痛,沒有舍棄不了、放不下的擔憂關註的人,才會具有真正的正念
而這樣的正念,能夠令他的心自由的,能夠完成作業地轉向他希望的目標
所以,如果一個普通人,他希望獲得正念、培育正念、令正念常常生起,保持很好的連續和強度
那麽,他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舍斷、放下、做完、沒有過失——在手頭的事情上、在心系縛的目標上
當他能夠舍斷那個,他就會生起離開染汙而生起的心清凈
這時,他的心由於脫離了對於粗重的、有欲求或不快的事情的系縛
正念必定會非常強烈,乃至由於正念的增長,而生出擇法——傾向於清凈、喜歡清凈
喜悅——喜歡正念和清凈的狀態
寧靜——對於正念的增強,心的平息、不動感到致密、連貫的樂受
安定——心的動蕩慢慢平息,就只剩下安定地佇立
平捨——徹底平息之後,捨念會強烈地生起,他的心就完全地正念、完全地不動
此外,當他正念地去撿則什麽是善法,什麽是不善;什麽是清凈的,什麽是不凈;什麽是心接觸的,那只是心轉起的一個又一個特相……
當他如理作意時,心會以究竟法為目標而轉起,在那個轉起當中,念心所就會生起,他的心就會具備正念,那個正念會幫助他克服對於欲樂、名色目標的憂慮和貪求。
如此,出離、舍斷、令心轉入內斂、寧靜,這是普通人生起正念強有力的因;
他如理作意,思維善與不善、清凈與不凈、恒常與無常,這時他的心生起對於究竟法的剎那的定力,他的擇法變得強烈,他的正念給他的心以有力的保護。
這是兩種普通人在生活裏生起正念的因,也是善人們走向解脫的兩種道路。
布施是天界的階梯,慳吝是一切聖者所斬斷的。快樂的布施帶來生於天界的善果,沒有慳吝、基於信心的施予帶來疾速的覺悟、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