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你可知,木魚是中國道教法器

2021-09-04宗教

1

木魚,只要去了寺廟,道觀,都會看到有木魚。不過由於電視電影中關於佛教的內容的增多,很多人就有了自然而然的想法,認為木魚是由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

其實,有關木魚最早的記載是在晉代(265—420年),闐國時期便有觀使用木魚。晉宋時期就出現了木制的魚形器物。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二記載了這樣一段話:晉武帝時期,出土一個石鼓,敲打它沒有聲音。拿這個東西問張華,華雲:「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打之,則鳴類。」結果就有聲了,聲音能傳達數十裏。

【異苑】卷七雲:湘君廟位於洞庭湖君山,因湘妃而聞名。蔣道支刻木為魚,中空,頗類似於後世的圓形木魚,只是用途不同罷了。

可見,西晉之前,就有了木魚的存在,只是作為祭品。等到出土後,人們就開始使用桐木刻作魚形,用作擊打之器。

2

道教經籍【道藏】中記載:唐玄宗時,衢州建立新的道館,在建基時得到一魚,長三尺,似鐵似石,呈紫碧色,敲打它能發出很洪亮的聲音,但上面的鐫刻花紋並不像是人能雕刻出來的。於是進貢給了唐玄宗。唐玄宗命名它為「瑞魚磬」,並將它掛在了太微宮之上,講經設齋時敲響它用來召集眾道徒,沿用許久。

後來,各個道觀開始模仿瑞魚磬的模樣用石頭或者是木頭雕刻出相似的物體用來講經設齋。

綜上所述,木魚晉宋時期出現,唐朝開始普及,其本身就是我們中國道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