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學了證券投資,在證券市場一直浸淫,越發覺得:
佛教很多所謂高深思想,其實就是佛教經過很多年多代教徒的「發展」,把很多不難理解的道理透過佛教徒編撰的大量長篇大論的佛教經典變成晦澀難懂的東西,而之中還帶有大量編出來的無法驗證的東西。而普通人要真的學佛,必須用大量時間理解和學習佛經的內容,才可能學到那麽一丁點有用東西,學到有用東西之余還學到夾雜的大量糟粕,卻被佛教徒美其名曰「頓悟」、「開悟」等等。
典型例子就是「因果報應」,這個詞咋看起來帶點恐怖,而且透過這麽多年各種宣傳,所以這種話術符合群眾口味,能廣為傳播和為人熟知。如果把「因果報應」改成同樣意思而且描述更準確的「盈虧同源」,因為「盈虧同源」不會給群眾帶來驚悚和壓迫感,不符合話術傳播需要,所以不會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