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作為中國的國教,其拜師儀式卻鮮為人知。
拜師分兩種,一是拜度師,即皈依道門;一是拜學師,即拜先生。此二者不可混淆,度師僅一位,學師可以有很多位。
度師,即度脫自己出離凡俗苦海,進入道門之師,通常「本師」「師父」。度師引度自己皈依道門,並依道派字輩給自己取道名。修道之人道名不能更改,亦不能隨意提出解除師徒關系。
學師,即傳授道功、道法、道術或某種技藝或技能之師,又叫「先生」「師傅」。
皈依三寶
1.何為皈依三寶?
三寶者,道經師也。道本虛空,無形無名,非經不可以明道。道在經中,幽深微妙,非師不能得其理。
道教中有三寶,分別為「道、經、師」三寶。據【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三清勝境,化生三寶君,一為天寶君玉清元始天尊(道寶);二為靈寶君靈寶天尊(經寶);三為神寶君道德天尊(師寶)。三寶天尊分別為三境主宰、三洞教主。
第一皈依無上「道寶」,
即皈依「太上無極大道」,能永脫輪回;
第二皈依無上「經寶」,
即皈依「三十六部尊經」,能得聞正法;
第三皈依「無上師寶」,
即皈依「玄中大法師」,能不落邪見。
2.開示皈依三寶有何意義?
皈依三寶是‘皈’投’依’靠三寶,請求救護,而得解脫眾苦的意思。世間上,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穩: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針,船只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燈,行人才能看清方向。
皈依道經師三寶後,可脫離閻羅王生死簿,生死禍福由三官大帝掌管,使自己或親戚朋友官運亨通,財源旺盛,家人清潔平安。
道經師三寶又像我們的司南,引導我們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彼岸。皈依三寶、常念三寶的功德,可以讓仰仗道經師三寶功德的加被,藉此寶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歸本性自我!
3.拜師入道就是出家嗎?
皈依入道人不受地域、工作、性別、民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限制。
皈依未必要出家,很多修行之人或因孝敬父母,或因撫養幼小,或因忙於生計,或因塵緣未了等等原因只能在塵世中修行。現實中,有善道者在家供奉聖象,修行道法。
其實紅塵修行比出家修行要付出的更多,面對的考驗也更多。
道教正一派可娶妻生子,可喝酒吃肉(道教全真派食素,正一派除齋日、做法事時以外,平時可以吃葷,但有「四不吃」:牛肉、烏魚、奇洛基、狗肉,因為它們代表:忠孝節義。)
所以真正的修道不一定就是要出家才可以。
4.拜師入道有何用?
安心立命
自我修持
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既可以修無為之心,亦可做有為之事。
5.拜師入道有何資格要求?
成為玄門入門弟子
一 先看有沒有道緣。
將姓名與生辰八字交給師父,
由師父在祖師壇前焚香秉燭,
請神問卦。
二 向師父表明入道緣由。
三 入門後前後都有針對性的「功、課」
以便因人施教。身強誌堅、方能品行端正。
符合條件須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
6.皈依師父如何找?
皈依道教的師父必須是國家認可的道教教職人員,一般是當家道長,或高修大德,多數看與師父的緣分。道家中人也要學到一定的層次後,經他本人所屬的道觀或師父允許後,才能收弟子的,也不是一般的道家中人隨意可以收的。
要拜明師,自己先多積善行德,有機緣的自會相遇,師父也要考慮個人的人品、德行才會收的。
道家講究正統傳承法脈,正統法脈需經師傅開壇上祈上界並上表入道疏文,有了這個你才會得到師父及祖師爺的承認。千萬不要學那些邪法,不是心誌變得更加狂妄就是變得更加貪欲,最終沒什麽好下場。
7.道門拜師需要什麽儀式?
拜師儀式莊嚴肅穆,新臨弟子虔誠恭敬
擇黃道吉日
一、備香表、貢品(水果、鮮花、酒
水)、爆竹、煙花等祭拜必備;
二、法鼓三通,鳴鐘三陣;
三、由度師引領新臨弟子至祖師堂前,
向三清道祖行大禮三皈九叩,師
父拈香;
四、呈進皈依表,表文宣讀,華財用憑火
化;
五、度師上堂就坐,拜師弟子向師爺、
師父行三拜九叩大禮;
六、新臨弟子向師父表明入道緣由當
眾宣讀拜師貼;
七、新臨弟子向師父奉茶三杯,行奉
茶禮,並向師父供奉利市法金
(一旦拜師,師父都會為弟子背
負業障並傳授其道法,故道教拜
師需拜師禮金。禮金也可於拜師
前向師父供奉)
八、師父給新臨加持灌頂(正一派為
傳度、全真派為冠巾),開示師
承,宣讀門規、戒律;
九、徒弟叩謝禮畢,見過眾師兄弟及
嘉賓;
十、鳴炮,謝師,禮成。
備註:在拜師儀式上,師父及兩名以上見證人(引薦師、見證師)方能進入師門,成為師父的入門弟子。入門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進入師門的入門弟子,稱為大師兄,亦稱開山弟子;最後進入師門的入門弟子,稱為小師弟,亦稱關門弟子;同時入門的年長者為師兄,年青者為師弟。未經過上述程式,向師父學過拳技且功夫較好,得到師父承認的,也是師門弟子,但只能稱作記名弟子,不能稱為入門弟子。不是入門弟子,也不是記名弟子,只是同師父學過道藝,稱為學員、學生或學徒。
新臨弟子皈依誓言:
今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 省 地方居住
善信 建生於 年(農歷) 月 日 時,
皈依玄門正一天師派第 代 為師,為 代弟子,取道名:
十方常住道經師三寶在上:
萬法宗壇歷代宗祖列位先師在上:
雷壇會上千千師祖,萬萬師爺在上:
弟子,正心誠意,誓願終生皈依道寶,常侍天尊,永脫輪回,超脫一切,住最上乘。誓願終生皈依經寶,生生世世,得聞正法,深明經藏,神通莫測。誓願終生皈依師寶,學最上乘,不落邪見,太上授首,成大仙道。
弟子,正心誠意,持戒修行,終生奉行九真妙戒。一者克勤,愛國守法,是念真戒。二者敬讓,孝養父母,是初真戒。三者不殺,慈救眾生,是持真戒。四者不淫,正身處物,是守真戒。五者不盜,推義損己,是保真戒。六者不嗔,兇怒淩人,是修真戒。七者不詐,陷賊善,是成真戒。八者不驕,傲忽至真,是得真戒。九者不二,奉道專一,是登真戒。
弟子,正心誠意,誓願終生廣行十二善願。一願風調雨順,二願五谷豐登。三願皇王萬壽,四願國土清平。五願民安物豐,六願福壽康寧。七願災消禍散,八願水火無侵。九願聰明智慧,十願學道成真。十一願諸神擁護,十二願亡者超升。
弟子,正心誠意,修真行道,利樂眾生,承傳道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切為了社會的自然與和平,一切為了眾生的康樂與文明。修行功德不思議,回向無邊諸眾生,普願天下大和諧,極樂天堂是人間。
祈請宇宙萬神鑒其心,宇宙萬物證其行。表通都天糾察王靈官,盟證弟子入玄門。
誌心皈命禮
無量度人天尊
天運 年 月 日具
道門皈依戒律:
三皈四戒
三皈五戒是道教戒律中最基本的戒律,初入道者(出家或在家)必先遵依。
三皈:
第一皈身太上無極大道
「永脫輪回,故日道寶」;
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經
「得聞正法,故日經寶」;
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師
「不落邪見,故日師法」。
四戒:
牛肉--狗肉--烏魚--大雁
虛皇天尊所命初真十誡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
當盡節君親推成萬物。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
當行陰德廣濟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
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第四:戒者不得邪淫敗真穢慢靈氣,
當守貞操使無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
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
當以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七:戒者不得飲酒食肉犯律違禁,
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
第八:戒者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
當行節儉惠恤貧窮。
第九: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穢雜,
當慕劵己棲集清虛。
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
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
道門皈依須知:
一:愛國愛教,樂於助人;信仰虔誠,
心懷仁慈,感化天下蒼生。
二:此證只證明本人是道教皈依弟子
(居士)身份,不作其它證明。
三:此證只限本人使用,不得塗改
和轉借他人,如有遺失須申明
作廢,向發證單位申請補發。
四:不得持證做違法亂紀之事或從事
封建迷信活動,持證違背律,
由發證單位追繳收回。
五:皈依弟子和入道弟子之間要保持
團結和友好聯系,互幫互助。
六:皈依弟子要視皈依宮觀如家,
自覺維護宮觀的聲譽,不得
幹預皈依宮觀的內部事務。
七:此證只限於在道教開放宮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