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萬物之始,負陰抱陽」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善於言辯,巧言善辯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從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幫助他人而不和他人爭搶。

在這裏,老子表達了聖人從不私自積藏,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變得更為充足,強調做人不應該和別人爭搶,計較得失。同時告訴我們好聽的話語不一定有用,但是難聽的話語一定會有所幫助,驗證了自古名言「親賢臣,遠小人」以及我們都眾所周知的一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也要積極思考和理解這些道理和涵義,面對工作中的好聽的話以及不好聽的話如何分辨采納,以及在管理工作中下屬的能力提升,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