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能不能說說自己喜歡某個神話體系的理由?

2022-09-02宗教

當然是中國神話,其次是希臘神話,因為這兩個有著很多求同存異的地方:

中國神話的優點是:有著其他神話不具備的積極向上教人拼搏的精神,但缺點也很明顯:說教味太重,動不動就誰誰轉世,喜歡論資排輩,也就是所說的爹味重,且體系太過龐大,還不完整,到目前為止可供大眾閱讀欣賞且成氣候的作品裏裏外外不過三部:【西遊記】【聊齋誌異】【封神演義】其中一部還是純文言文(【山海經】【楚辭】【搜神記】這種的只能算是設定集,【濟公全傳】【鏡花緣】這種的品質又其差不成氣候就連【封神演義】也是因為【聊齋誌異】是文言文才放在【西遊記】之下,不然……)

而希臘神話的優點是:體系完備其神話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加之又有羅馬神話這個雙胞胎兄弟當輔助同一批人兩套體系,加之其所有的神話人物都是具有喜怒哀樂等具體人格,不像中國神話下來就是「大人物拯救蒼生外加渡劫修煉」這種大目標,而是下來享受「安樂死」的既「貪圖安樂然後至死」這就很生活化,很接地氣,尤其是從第三代神王宙斯開始我將其戲稱為「希門宙斯與金蓮赫拉的婚後生活」——因為宙斯不是正在偷人就是正在偷人的路上,而赫拉則像個潘金蓮似的,不是關起門來吃醋就是開啟門來暴打小三,像極了死性不改的西門慶與潘金蓮,雖然毀三觀但是很有趣,而那些個孫男娣女哥哥姐姐妹妹小三們像極了賈府裏的蠅營狗茍,他們有的正直有的和希門宙斯一樣造個娃下個蛋像極了現實生活,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有著其他神話體系當中「自古窮通皆是命」與「人算不如天算」的絕對主義(即神是萬能的)思想,這點就很悲觀……

總之我喜歡這兩個神話體系就是喜歡在,它們一個從大方向上的厚重,一個從細節處的生活化,人物本身人性大過神性的浪漫,這是這兩個神話體系可以互相參考借鑒編故事的共通之處,總體缺點就是一個太愛說教論資排輩,一個大方向上又太絕對……

其實我還想說說北歐神話,可它本身不完整,但那種多種族混戰,最後萬物共滅的大氣也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因為中國的神死了可以點輪回、分身、分神等選項,總之不可能死透(譬如後土娘娘與黎山老母,甚至包括洛神宓妃本質上就是女媧的分身,只不過說的時候職位不同,一個是地上之王,一個是眾星之母,一個是她閨女)希臘的神死了有哈迪斯收留(萬物的歸宿只有地獄一種選項),古印度的神死了就變成了濕婆的腳後跟或是腳底下的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埃及的神死了不是變成木乃伊就是去往阿努比斯神殿等待復活,只有北歐神話,神死了就是真的死了,不會以任何一種形式存在!

兩個連結互通一下,先更中國神話部份,有遇到希臘部份再貼希臘部份:

更新:「神話」與「名著」的關系

太一的由來:

我是沒有分割線的分割線:

來,我給你介紹一下:

現今中國有個人種叫摩梭人,有個神話學家他叫袁珂,有種精怪它叫杠精,有種影視形象她叫花木蘭,她人雖然是假的不存在,但她的影視出生地在鮮卑(當時的北魏國家)還有個族群叫女真,裏面有個叫慈禧的,她想模仿武則天,而唯一的女帝也只可能出現在唐朝,別的朝代能如呂雉、棒如劉娥,也都只能做個無冕之王,不是她們沒有武則天強而是社會大環境不允許,「大周」不僅有貞觀遺風,更有大前朝保留下來的母系風氣,而外國有種制度與風氣叫做近親結婚,甚至直接亂掄,它的底色就是「希臘神話」,所以別讓我放圖,更別逼我放文獻,否則你會像下面這個人一樣,臉被打腫:

另外,你的無知重新整理了我對愚昧的認識,連「神話基於現實,但高於現實,且帶有迷信的命運論」這種小學知識都不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