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2022-03-23宗教

我們的人生中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最簡單的就是不斷的學習,讓自己的知識增加以及認知提高。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不斷地降低欲望,做到平凡的生活,不去貪圖享樂和錢財。可以說是一方面要增,一方面要減。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今天我們就來看老子是如何說的。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求學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其欲念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治理國家的人,要經常以不騷擾人民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繁苛之政去擾害百姓的生活,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老子在這裏主要表達了為學和為道的不同,提倡人們應該奉行無為所提倡的不妄為,合乎道的德性,合乎自然規律的不妄為也就是無所不為。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王羲之大約五六歲的時候,就拜衛夫人為老師學習書法。他的書法進步很快,7歲的時候,便以寫字而在當地小有名氣了,很得前輩的喜愛和誇獎。王羲之在11歲的時候,就讀了大人才能讀懂的【筆說】。他按照【筆說】中所講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寫呀,練呀,簡直都入了迷。過了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寫的字,與以前寫得比較,果然有些變化。一天他的老師衛夫人看了後吃了一驚,對人說:「這孩子必須是看到書法秘訣了,我發現他近來的字,已到達成年人的水平了,照這樣發展下去,這孩子將來在書法方面的成就必須會淹沒我的名聲的。」王羲之並沒有因老師稱贊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他臨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到達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擡,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致誌地看帖、寫字。飯都涼了,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羲之手裏正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裏送呢,弄得滿嘴烏黑。原先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裏也在想這個字怎樣寫才好,結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母親看到這情景,憋不住放聲笑了起來。王羲之還不明白是怎樣回事呢!聽到母親的笑聲他還說:「這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堅持數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紮實的功夫,這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的觀點為學日益,希望我們每天都能堅持學習,每天都能進步,讓自己在不斷地提升和前進,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同時也表達出為道日損的觀點,讓我們降低欲望,盡可能達到無為的境界,其實平凡的生活未必就是壞事,人生也就短短幾十年,平平凡凡的生活,同樣也是一種理念。

看起來這是一個增加一個減少,其實代表了老子的合乎大道的觀點,我們自身要積極向上的拼搏,但是不要為了欲望去讓自己偏離了社會的正常規律,減少私念會讓你生活的更加快樂,並且擁有更廣闊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