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學什麽?學習佛在經中講的真實殊勝義理,學以致用呀,所以佛經不懂不明白,那就是學佛再多年,也沒用。學佛不能離開佛經,自己讀不懂,那就要找能夠明白這部佛經真實義的明師,明白的明,不是出名的名,所以佛給我們講了,學佛四依法。
四依法這四句話看似簡單,卻含藏著無比正確的真實義理,只有依據四依法,才不會在學佛念佛的菩提道上心外求法,盲修瞎練走錯路,更不會上當受騙,決定能修到真實功德,得到自性之中與諸佛如來一樣相同的真實利益,圓成佛道。
依法不依人。
法是指佛法,也就是佛經,佛經是佛依據自性說出來的,是自性的流露與展現,所以說佛經就是自性,佛經就是佛的真身法身,是中道的理體,佛經是佛對法界眾生慈悲的教戒,佛經就是我們眾生的根本老師,我們的根本就是真如本性(自性)。離苦得樂,永脫輪回,走上菩提大道正確的方法都在佛經之中,離開了佛經就開不了智慧,修不到真實功德,得不到真實利益,這是我們每一位佛弟子必須要清楚明白的。
所以學佛、念佛、修行一定要依據佛在經中的教戒,把佛經當作自己的導師,皈依處,座右銘,起心動念不違背,真正做到以戒為師。無論遇到什麽人,只要他講的內容脫離了佛經,不是依據佛經所說,就決定不是正法!聽經明理有智慧的佛弟子,是決不會聽從采納,上當受騙走錯修行的道路,誤入歧途的。真正如理如法做到了「依法不依人」,就能開啟與自性相應的真實智慧,回歸自性。
依義不依語。
義是指佛在經中講的真實義理。無論講經法師來自哪裏,是什麽身份,用什麽地方的言語講解佛經,只要佛經講得正確,能把佛經中的真實殊勝義理,如理如法地依據佛經說清楚講明白,我們就應當接受聽從,依教奉行,真正運用在學佛念佛修行之中,落實到實處。這樣就是做到了「依義不依語」,就能回歸自性,修到真實功德,化解災難,增福增慧,離苦得樂。
佛門中說道:「依文解義,三世佛喊冤。」講經說法用四相具足的意識心依文解義地去講,住到文字相上,就不是如來真實義,佛法的真諦了。不明白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離世間法,不壞世間法,沒有把佛經之中真實殊勝的微妙義理講出來,說明白,就不能幫助眾生開啟智慧,修到真實功德,得到殊勝利益。學習佛經若做不到隨文入觀,只執著於表面的文字相,就是心外求法,就不會把佛法融入到處事待人接物、生活工作之中廣度眾生,做不到借假修真,不但修不到真實功德,還會空過此生。所以一定要知道,大乘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是為實質服務的,如果只有形式而無實質,就不能幫助眾生開啟智慧得到真實利益。
要想做到「依義不依語」,必須要一門深入,專精修學,在聽經明理上多下功夫,透過佛經表面的文字語言,做到隨文入觀,領悟如來真實義,開啟與自性相應的真實智慧,從而真正做到舍識用智,「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了義就是要依靠一個明了如來真實義的人做自己的善知識(老師),因為他真正契入了你所受持佛經的中心,懂得明白了你所受持佛經裏面的真實殊勝義理,是一個有真實智慧的人。所以學佛一定要找一位明師,一位明白佛經的人做我們的老師,依靠這樣的善知識,才能真正幫助自己節省時間,快速明白佛在經中的教戒,契入自己所受持的大乘佛經中心,掌握住學佛念佛修行的綱領,開啟與自性相應的真實智慧,回歸自性,修到真實功德,化解災難,消除業障,走上菩提正道,永出輪回。不依不了義,就是決不依靠不明了佛經義理的人做自己的學佛老師,因為他不能給你指引修行的正道,經雲「譬如盲人恒處暗,不能開導於他路」。念佛人佛弟子一定要明白,開啟了真實智慧,懂得了如來真實義,明了了我們所受持的佛經之中真實殊勝含義的人,才有資格做我們的學佛老師,才是我們的善知識,依靠這樣的善知識學佛念佛修行,決不會心外求法走錯路,學佛就容易成就,走上菩提正道。這才是真正做到了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智不依識。
依據依靠大乘佛經把「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都落實到了實處,就是做到了依智不依識。也就是說學佛念佛修行所依據依靠的都是真實智慧,不是用凡夫的意識心(分別執著,感情用事,心外求法)。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學佛遵守「四依法」,修行不會走邪路。
佛在【大集經】中說道:「末法時期,凈土成就。」【無量壽經】是凈土法門,念佛法門的中心,能幫助廣大眾生走上一生圓滿成佛的菩提大道。念佛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的廣大同修,一定要盡自己全部的力量受持、護持弘揚這部一生成佛的【無量壽經】,真正做到用真誠心念阿彌陀佛,修無量真實功德,把「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據依靠【無量壽經】都圓滿落實到實處,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決定往生,一生圓滿成佛!